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鼠种群生态学研究(Ⅱ)——繁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山西省隰县地区花鼠(Eutamiassibiricus)种群的繁殖特征.对繁殖期、年繁殖次数、性成熟速率,不同年龄组的性比、怀孕率、胎仔数和繁殖指数等做了分析研究.花鼠种群的总性比(♀/♂)为1.07,雌性略多于雄性,但是也随季节和年龄的不同而变化.刚出生的仔鼠性比为1.00,而幼年组则升为1.41,到成年组Ⅰ、Ⅱ组则降为0.92和0.88,老年组则为1.33,说明雌性仔鼠的成活率较高,怀胎、产仔等行为会增加成年雌鼠的死亡率,但雌鼠比雄鼠寿命长.花鼠年繁殖一次,交配、妊娠时间在3月-6月上旬.当年鼠越冬后(从出生开始计算月龄10个月左右)参与繁殖.成年Ⅱ组繁殖力最强,繁殖指数(5.50)高于成年Ⅰ组(4.17)和老年组(4.16).花鼠胎仔数3~7只,平均为5.04±0.13只.  相似文献   

2.
花鼠种群生态学研究(Ⅰ)——种群年龄结构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鼠(Eutamiassibiricus)第1上臼齿(M1)的磨损程度,将花鼠种群划出4个年龄组,对黄土残塬沟壑区花鼠的种群年龄组成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花鼠种群年龄结构的季节变化显著,4、5月份种群中活动的全为成年鼠,种群平均年龄较高;6月中下旬开始,当年鼠加入到种群中活动,种群平均年龄开始下降;7月份以后,当年鼠数量超过成年鼠,种群平均年龄进一步下降.花鼠的生态寿命在3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从1989年4月到1991年10月在呼和浩特平原对(Eremiasargus)繁殖生态作了研究,其性腺活动随季节而变化.多数雌性成年个体7月份产卵,年平均产卵3枚.卵在沙土中自然孵化,孵化期1个月左右,幼体8月份孵出.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无翼坡垒种群调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无翼坡垒种群的两个高度类群的个体群的高度与密度关系,以及种群生物量与种群稀疏规律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种群的调节规律.该种群3m高以下的个体群高度与密度的关系为D1=0.791026H1(-1.18716),3m高以上的个体群相应的关系为D2=1.83252H2(-2.26782),种群生物量基本上符合Logistic增长,种群稀疏规律Bmf=0.0248D(-1.4204).说明无翼坡垒种群调节的因素是种群密度,稀疏过程主要是自疏过程,他疏程度小,但却是一个必须引起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RAPD标记在大连湾牡蛎种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对四个不同地点(莱州,荣成,青岛和日照)的大连湾牡蛎(Crassostreatalienwhanensis)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相邻两种群的遗传距离不明显。地理相距越远,遗传距离较大,莱州种群具有OPK11-685标记,日照种群具有OPK11-780标记。上述两地之间的青岛和荣成种群中,62.5%的个体同时具有这两个标记:只有20%的个体为OPK-780标记,莱州和日照种群间的基因流动有一  相似文献   

6.
太原市南郊区喜鹊种群数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喜鹊遍布于全国,分化为4个亚种。作者于1961~1990年连续30年,在太原市南郊对喜鹊的种群数量进行了研究。选定4条调查路线,采用数量统计法,表明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以5年对种群数量比较,结果差异也不显著。但30年间种群数量呈不规则的波动。种群数季节消长规律以5月份最低,与自然死亡,天敌伤害和雌鸟卧巢关系密切。繁殖后比繁殖前的种群数量指数增长65.13%。影响喜鹊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是食物和气候。  相似文献   

7.
豫西黄土塬农作区棕色田鼠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月—1995年4月,作者在河南灵宝程村黄土塬农作区对棕色田鼠种群数量进行了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其种群数量的季节变动明显,表现为春季3,4月份数量高,夏季7,8月份数量低,而秋季10月份数量又高,然后又降低,呈典型的双峰型.这主要和鼠类的年龄结构、繁殖、气候因素及农事活动有关.在不同的季节,农田和果园的种群密度高低出现时期不同,农田内由于农作物的不同,样方密度也不同,这与食物条件有关,说明食物影响着棕色田鼠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1997年3月~7月,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Crosoptilormantchuricum)的繁殖力进行了研究。已知其性成熟周期为365d,发情与配偶期在每年3月下旬,营巢与产卵期在4月,窝卵数8.02枚,孵卵期27±1d,孵化率96.00%,成活率96.67%,每年参加繁殖的个体数占种群数量76.20%。繁殖力为2.85只/年。  相似文献   

9.
预西黄土塬农作区棕色田鼠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月 ̄1995年4月,作者在河南灵宝程村黄土塬农作区对棕色田鼠种群数量进行了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其种群数量的季节变动明显,表现为春季3,4月份数量高,夏季,7,8月份数量低,而秋季10月份数量又高,然后又降低,呈典型的双峰型。这主要和鼠类的年龄结构,繁殖,气候因素及农事活动有关,在不同的季节,农田和果园的种群密度高低出现时期不同,农田内由于农作物的不同,样方密度也不同,这与食物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0.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种群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丝梨(Sycopsis sinensis Oliver)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进行研究。水丝梨种群大小、高度级结构研究表明,幼苗、幼树数量严重不足, 中成树成高频分布,个体之间竞争激烈,整个种群表现为一不稳定的成熟类型。幼苗、幼树的低频分布将是影响种群稳定的限制性因素。对水丝梨种群的保护作者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蓝矶鸫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1997年的4月~9月,在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蓝矶鸫(Monticolasolitariusphilipensis)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已知该鸟每年4月中旬陆续迁来,9月中旬先后迁离。其栖息环境为悬崖峭壁多岩石依山傍水地带。种群密度为每公里遇见数:在繁殖前的4月为1.36只,繁殖后的8月为2.15只。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窝卵数4枚~6枚,孵卵期为14天,孵化率93.10%,巢内育雏14天,巢外育雏6天~8天。  相似文献   

12.
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乔木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样地个体数为基础的方差/均值比率,Morisita分散指标,以及以个体距离为 最近邻体法,复合个体-距离分析法对海南岛五指山山地雨林10个主要种群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个各中4个为随机分布,其余6个用4种不同方法有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油松种群的生命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是九寨沟森林生态系统次生演替的先锋树种之一.本文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样地资料为基础,编制了九寨沟不同群落类型中油松种群以径级代替年龄级的生命表来阐明油松种群的结构动态特点.结果表明:①油松林中,油松种群的生存与死亡,死亡密度与危险率存在着波动起伏的特点.生存率与积累死亡率单调下降与上升,下降或上升的幅度是前、后期大,中期平缓.表示种群幼树幼苗死亡率高,老树稀少.种群动态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②由于种间竞争,青木千林与落叶阔叶林中,油松种群衰退,幼树幼苗死亡率极高,生存率很小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内对种群水平上的多刺秀体(D.sarsiRichard),隆线(D.carinataKing)和多刺裸腹(M.macrocopaStraus)进行了耐盐力的测试,用多刺秀体种群作相关影响因素的测试,包括盐价,温度和种群年龄结构引起的差异,并用该种群中成活;昏迷;死亡个体作染色实验,确定盐在体内沉积的部位,结果表明:盐对多刺秀体种群的半致死浓度为0189‰;隆线种群1125‰;多刺裸腹种群2828‰.盐价和温度对种群的半致死率起着协同作用.盐水被枝角类吞食后沉积在肠道内,死亡个体全部因为无法排出盐水而涨破肠道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5.
对2001—2008年间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数量动态及其栖息地现状进行了记述。遗鸥繁殖种群数量从2001年的87巢增长到2007年的5036巢。成为目前已知全球范围内最大遗鸥繁殖种群。2008年下降为3875巢。环志观察结果显示,不少于8.6%的遗鸥个体于出生后第3年参与繁殖。2008年红碱淖南北两侧各有4个湖心岛,总面积约80000衍均有遗鸥繁殖。未来红碱淖湿地仍将是遗鸥重要的繁殖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冷箭竹(Bashaniafangiana)无性系繁殖竹笋的种群消长规律;建立了冷箭竹活笋数、死笋数、总发笋数的消长预测模型;找出影响冷箭竹种群消长的主要因素;得出当年生活笋数与一年生成竹数对第2年的成活竹笋数有显著影响,二年生与多年生成竹数对第2年的死笋数有显著影响的结论.了解冷箭竹的种群发展和竹种资源数量是预测对大熊猫承载能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晰自然演替下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种群的数量动态特征,为南京紫金山地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南京紫金山南麓受人为干扰较小的固定样地中枫香种群为研究对象,记录样地内所有枫香个体的胸径、树高、冠幅等指标;根据调查样地内枫香个体胸径的大小,划分为9个径级(以0~7.5 cm径阶为径级Ⅰ,后每间隔5 cm划分径级直至径级Ⅸ),用径级来对应种群个体的龄级,绘制枫香种群年龄结构图,并用结构动态指数定量描述种群数量动态。通过编制植物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率、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利用生存分析函数和线性平稳时间序列对该种群的结构特征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1)枫香种群个体年龄结构为“金字塔”型,在干扰下种群整体的龄级结构数量变化指数为0.02,表明种群个体数量在当前演替阶段能够维持正增长。(2)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种群个体生存率逐渐下降,死亡率、消失率、累积死亡率和危险率总体上逐渐上升,死亡密度则趋于稳定。(3)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枫香种群能够在未来较长的演替时间内仍呈增长趋势。(4)枫香树在胸径达到≥3...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植被下土壤酵母菌的数量及种群多样性.从大围山采集的8个样点分离到131株酵母菌,分类鉴定为6属5种:隐球酵母属(Cryptococus)3个种,33株;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1个种,19株;假丝酵母属(Candida),毕赤酵母属(Pichia)1个种,1株;锁掷孢酵母属(sporidiobolus);拟威尔酵母属(Wiliopsis).未定到属的10株,鉴定到种的53株,占总菌株数的4046%.该地区的种群多样性表现为隐球酵母属在数量占优势,假丝酵母属分布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毛腿沙鸡Syrrhoptes paradoxus(Pallas)在吉林省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冬候鸟。2000年4月10日在吉林省镇赉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滞留种群,并找到1巢,内有3枚卵。从而证明此鸟有部分个体在本省西部地区繁殖。由此可认为毛腿沙鸡是吉林省冬候鸟和部分留鸟。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对太岳山七里峪白桦林种群进行了年龄结构分析、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并对该种群的四个函数(生存函数、积累死亡函数、死亡密度函数、危险率函数)进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①七里峪白桦种群龄级分布,不同环境下种群结构稍有差异:种群A、种群D为增长型种群,种群B、种群C、种群E趋向于稳定型.②白桦种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③积累死亡率单调上升,生存率呈单调下降,上升或下降幅度前期大于后期,说明白桦种群在前期死亡率高,而种群后期则相对稳定.④在未来20年、40年、60年和80年中,白桦种群将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后减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