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智能温室环境参数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我国温室科技含量低、产业化落后的局面,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出的基于RS-485总线的温室计算机分布式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半双工RS-485总线型通信网络和累加和校验通信算法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在采集温室环境参数的同时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CO2浓度等调节装置进行控制.利用VB6.0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Access数据库软件开发出友好的人机界面,通过实时读取历史存储温室内环境参数值,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光照和CO2浓度等参数的管理和查阅.  相似文献   

2.
为克服传统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存在的布线复杂、维护困难等不足,针对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监测应用需求,将单片机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设计了无线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实现了大规模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的监测与自动控制.该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扩展性好,布点灵活.  相似文献   

3.
利用ZigBee无线通讯技术建立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应用于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可实时或时监测并记录温室中的环境参数,根据测量的环境参数能够自动打开或关闭温室里的通气门,可以辅助农业生产者实时掌握并维护各种农作物在温室设施栽培中所需的最佳生长环境,以致获得其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针对温室水肥精准灌溉问题,以温室环境参数和土壤参数为检测对象,基于DSP搭建了温室水肥控制系统,进行参数实时采集上传.应用LabVIEW构建了上位机监控平台,对温室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显示,并对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云端存储.考虑各环境参数与水肥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各参数关系,采用三级模糊控制的方式,给出灌溉量和施肥量的预测值.利用LabVIEW和MATLAB的协同调试,将灌溉和施肥控制指令下发给下位机核心处理器,对水肥控制阀门进行控制,达到温室内灌溉和施肥之间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要素,而根据作物的生长要求调整土壤的水分是Et光温室环境控制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农业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通过研究设计了可用于温室土壤水分的测量系统。介绍了其方案设计、电路设计和传感器的选择等问题。该项研究为实现温室环境参数的自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温室大棚种植因其能实现环境条件精准控制而成为智慧农业中增产节水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温室大棚环境控制系统以计算大棚蔬菜需水量模型为依据,通过采集温室大棚的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土壤湿度等环境参数,准确计算出各个不同时间段大棚蔬菜的需水量.控制系统根据分层设计理念,采用CC2530处理器,结合ZigBee协议和局域网组网技术设计而成.控制逻辑的设计和实现使得系统能够动态调节温室大棚环境,进而实现大棚作物的最佳生长条件,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未来农业或许是这样的:大型温室里,温度、光照度、土壤温湿度、土壤水分、空气二氧化碳、基质养分等环境参数都实时呈现在屏幕上,一旦指标不符合温室内作物生长,温室的风机、卷帘、内遮荫、湿帘、水肥灌溉等自动化设备就会自动开启,将环境按照设定进行调整;养殖场内,增温、通风、水帘、灯光、饲料投喂设备也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自动控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视频和实时环境参数进行监控;种植区内,土壤温湿度、水分、养分和空气温湿度的变化,可以自动触发水肥灌溉设备,自动调节灌溉频率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
温室黄瓜环境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黄瓜温室栽培和环境控制试验中所建立的一系列作物模型、环境模型和经济模型为基础,以Delphi6.0为软件开发环境,建立温室黄瓜环境优化调控管理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兼顾作物生长和经济效益为目标,能够根据各种气象参数,给出温室环境实时控制最佳环境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高性能嵌入式系统ARM STM32F401作为控制核心,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RHD40湿度传感器及光照度、CO_2、氮磷钾NPK传感器分别采集温室内温度与湿度及其他相关参数数据,并通过Wi-Fi模块EMW3080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进行管理,并对数据分析,作为深入研究温室蔬菜生长环境参数的调控的数据基础.需要防控害虫时,STM32F401控制相关的设备,将温度和湿度调到设定值,并保持若干个小时,达到防控害虫的目的.结果表明:在温度40℃、湿度85%~90%、保持时间4 h的条件下,系统能有效防控温室种植的豆角、黄瓜等蔬菜的蚜虫,代替了农药防控害虫,实现了温室的有机生态种植,为温室防控农作物害虫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热学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温室大棚的远程智能控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远程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以ARM9的嵌入式中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温室内的环境参数,通过LCD触控屏监控温室内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并通过控制执行机构,调节温室环境变量。嵌入式中央控制器与手机APP通过PC机服务器建立TCP连接。服务器与手机APP替代触摸屏实现实时监测,控制外围执行机构,实现了远程监控系统历史数据查询、报警、设置参数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智能温室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室的智能化管理是农业自动化的重要应用领域.结合最新的ZigBee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温室监控系统,通过在温室大棚内布置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温室环境的自动监测和控制.分析了系统的体系结构,重点介绍了系统关键模块设计和上位机系统设计.系统应用测试表明,可以满足温室生产监测控制和远程管理的应用需要,为下一步研发温室生产精准监控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温室大棚在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及经济效益不高、 维护不便的问题, 提出了 一种基于集散控制理论的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以 AT89C51 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对温室大棚内的环境变量数据 进行实时监控, 具备双执行模式的特点, 既可自身处理数据并控制执行器执行操作, 也可将传感器所采集的数 据通过 RS-485 总线上传到上位机进行处理。 上位机采用 KingView 6. 55 软件开发人机界面, 既可对下位机上传 的数据实时存储, 也可对下位机参数进行比对调整, 并且可控制多个下位机, 避免了某个下位机发生故障时对 其他下位机产生影响。 实验表明, 该系统较好地实现了集散控制, 解决了温室大棚自动化程度低和经济效益不 高、 维护不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荣致斌  王大成  刘坤荣 《应用科技》2013,40(1):65-67,82
设计了换能器参数自动测量系统,以浮点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TMS320F28335为核心,具备扫频信号发射、A/D采集和通过串口与计算机通信的能力.系统能够根据显控软件设置,自动进行参数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回传至上位机.系统可以实现的自动测量项目包括:换能器发送电压响应级、接收灵敏度、空间指向性以及声学环境信噪比等.此外,显控功能还包括自动屏幕截图、Word报表生成、打印控制和错误提示等.系统的一系列测量过程能够全自动进行,在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前提下,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4.
彭元  孙卫宁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24(4):347-350,353
采用无中心拓扑结构构建WLAN环境,通过支持802.11协议的单片机设计实现嵌入式电子衡器数据传输系统.系统能够主动侦听并获取电子衡器串口(RS232)的称重数据,可以在同个网段使远程计算机与衡器设备进行联网并获取计量数据,可以通过在单片机发射端和客户机接受端都加装信号增益器和使用定向天线的方式实现在1300m的距离内有效传输数据.  相似文献   

15.
简要概述了分布式测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结合温室群环境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介绍了采用RS-485构成的总线型温室环境分布式测控系统,利用主控计算机和多个单片机的主从通信方式实现了对多个温室环境的集散控制和采样信息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6.
张进 《科技资讯》2012,(32):74-74
智能型流量积算仪具有远程控制以及传输的功能,其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构成,不仅能够对不同的输入信号进行测量,还能测量不同性质气体的温度、压力、流量以及积算流量值,可以任意设置其工作参数。不光能提供输出对应流量开方信号的模拟电流信号给记录仪等使用,还能显示测量值,还可以将通过串行口的结果,构成和上位机组成的主从分布式网络,是简单实用的智能化仪器。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的光环境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日光温室光环境的自动控制是实现温室高产高效的重要内容。笔者研究、探讨了可用于温室采光和补光的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方案设计、元件选择和控制电路的设计,为实现日光温室光照自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面向工厂机械加工生产实践,开发融合工艺装备管理与设计于一体的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要用统一的工艺装备数据库,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集成工装管是与工装CAD应用软件环境,开发规划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