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顾客满意为导向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是当今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课题。从顾客满意出发,在深入探索质量成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质量成本模型,将顾客满意与质量成本的关系在一张"地图"中直观地演绎出来。最后通过仿真技术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文中的研究为企业有效地实施质量成本控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IT服务质量测度不确定性和质量成本信息不对称两种质量风险因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质量测度不确定条件下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质量成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问题,刻画了相应的能够缓解质量风险的契约,并量化比较了两种质量风险因素对IT服务质量和客户企业期望效用的不利效应。研究结论为质量测度不确定和非对称质量成本信息下的契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客户企业采取措施降低质量测度不确定性和质量成本信息不对称程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对称双寡头企业半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对称性(初始成本、创新率、溢出水平)对半合作创新模式下企业间的研发投入、产量、利润对比以及社会福利水平造成的影响.建立了该创新模式下的不对称双寡头博弈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对模型的均衡解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 具有初始成本优势的企业研发投入、产量、利润较高;具有创新率优势的企业研发投入、产量较高, 但利润的相对大小与溢出水平有关; 溢出不对称情况下, 溢出小的企业研发投入较低,产量、利润较高; 当初始成本差距越小、创新率差距越小、企业溢出都非常低或非常高时, 社会福利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质量成本分析模型,首先对质量经济性评价方法进行介绍,根据军工企业的生产特点及其产品特点,选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模型对其产品进行质量经济性评价;其次依据决策单元有效性的要求,运用灵敏度分析的思想,站在线性规划的角度,建立了质量成本分析模型;最后选择某军工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DEA分析和质量成本分析模型,计算得出了保持决策单元DEA有效的质量成本变化范围,并通过有效性验证,证明了所建质量成本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间关于质量成本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并由此可能产生的谎报问题. 建立了以批发价格契约为基础, 同时引入第三方质量成本审查策略的契约机制. 结果表明: 新的契约形式不但可以消除不对称信息的影响, 而且通过审查策略对谎报质量成本信息现象进行了有效的抑制. 下游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提高批发价格, 激励上游企业增加质量成本投入, 得到相应较高质量水平的产品, 对生产有正向激励作用. 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
绿色产品回收策略的优化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产品回收处理逆向物流链的基础上,借助于拆卸树考虑产品分拆程度,以度量产品的拆卸成本;运用基于作业的成本分析法,全面论述了零部件再用、材料再生、安全处置等产品废弃处理策略的成本与效益,建立了产品回收策略优选的0-1型目标规划模型,并以PC机的回收处理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模型求解,可以考察各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其差距,有利于指导企业改进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三次设计模型,仅在系统设计阶段粗略地考虑了产品成本选择问题,在参数设计阶段,忽略了对不同质量参数水平成本进行选择。而且,目前的参数设计模型无法将质量与成本进行统筹考虑。本文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质量-成本视角的DEA参数设计模型,通过将产品成本和质量分别作为模型的投入、产出,实现对成本和质量的统筹考虑。该模型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健性的基础上,考虑不同质量参数水平下的产品成本对参数设计的影响,从全新的视角为参数设计提供一种独特的思路和方法。最后,文章以实例验证了基于质量-成本视角的DEA参数设计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阶梯电价作为一种电力定价方式,将环境成本纳入电力成本核算体系,要求高用电量群体承担较高的电力价格。但这一定价方式违背了规模经济中平均成本随需求量增加而降低的规律。鉴于此,本文基于个人碳交易理论,构建阶梯电价的定价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不同电力消费群体间电力价格差距,研究成果为能源商品价格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双重差距模型分析 ,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企业在技术能力方面普遍存在技术水平和技术学习能力双重差距 .企业要提高总体技术能力应采取技术引进与提高学习能力并举的策略 .但由于技术引进和学习都受到一定的资金限制 ,为在一定成本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 ,本文经过数学推演证明 ,企业的最佳技术发展路径就沿着所有成本约束方程与等技术能力曲线切点的连线 (即技术扩展线 ) ,并不超过技术发展的上下脊线 .本文的分析结论还表明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能力差距越大的企业 ,越应注重通过技术引进 (转移 )来提升技术能力 .反之 ,越应注重通过学习和创新提高技术能力 .最后 ,本文在一定假设前提下还推导出有限资金在技术引进和提高学习能力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成本收益及决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成本收益进行分析,探寻农产品质量安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企业对质量安全行动经济效益的预期和企业服从管制成本与违抗管制成本之间的比较,将企业决策分为无质量安全行动、被动的质量安全行动和主动的质量安全行动3种类型。政府应该根据企业的不同行为决策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无质量安全行动和采取被动质量安全行动的决策,政府要采取严厉的管制措施,提高其违抗管制成本,对于采取主动质量安全行动的决策,政府要采取激励措施。图5,参4。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studies a production system where products are produced continuously and whose specification limits are specified for screening inspection.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du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costs associated with each quality characteristic that falls below a lower specification limit or above an 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 Due to these different costs, the expected total profit will greatly depend on the process parameters, especially a process mean. This paper develops a Markovian-based model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process mean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du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a single-stage system. The proposed model is then illustrated through a numerical example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process mean for both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Since the literature survey shows that dealing with multi-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s extremely limited, the proposed model, coupled with the Markovian approach, provides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12.
王青娥  曾磊 《系统工程》2008,26(3):116-119
运用质量成本理论,分析影响企业最终产品质量及企业生产质量经济效益的两大因素棗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与企业自身的生产系统质量水平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企业自身生产系统的质量水平的降低,由于供应商质量问题引起的损失成本增量将越来越小;总采购成本随着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的增大而变化,如何变化及最优供应商质量水平取决于单位合格产品的价格与质量水平对质量成本影响系数的大小关系.因此,企业选择供应商的质量水平时.应考虑自身的质量水平,避免盲目追求高质量供应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非线性电路方面的有关实验结果,利用混沌动力学中的Feigenbaum等比关系,提出关于n级分频(f/Z(n))信号的三个原理,进而提出与混沌电路的非线性振荡信号有关的N级倍周期演化频谱及其Fourier变换,从而为复杂系统分析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沿海运输权规制下单一海运企业的轴-辐式海运网络组织问题,综合考虑不同沿海运输权规制对航线设计的影响、多港挂靠组织模式下船舶挂靠港口限制的突破、所有起讫港口之间可能存在的航线集合,构建了一个混合0-1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以期达到航线设计与运力配置的总运营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利用拉格朗日分解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一组算例验证了所设计算法可在适当的时间内得到令人满意的解;仿真结果显示,单一海运企业的总运营成本会因各个国家实施的沿海运输权规制的放开或可利用的船舶容量限制的加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引用增广公交网络的基础上,考虑换乘次数对乘客出行时间的影响,引入换乘次数惩罚因子,给出了计算换乘费用的方法,并给出了乘客在公交出行中包括步行时间、等待时间、乘车时间和换乘时间以及换乘惩罚在内的路径费用.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随机用户均衡模型来描述城市公交O-D需求在网络上的分配问题,证明了模型的最优解满足平衡条件,采用改进的MSA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最后,用一个简单算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offer a systems approach to assist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in their cost-containment efforts. A general model of the organization which specifies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is approach is offered. Each system—technology, structure, psychosocial, managerial, and cultural—is linked to illustrative selected actions designed to improve cost performance. In our view, the key to successful interventions to contain costs lies in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both the direct and interactive impacts on all systems of the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A case example of a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s effort to curtail costs illustrates both the model and the sample actions.  相似文献   

17.
在广义矩估计法(GMM)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连续时间以及任意维离散时间多维分形过程的参数估计方法。一方面,这一方法吸取了Calvet和Fisher(2001)多维分形马尔可夫模型的长处,可以比较方便地对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和复合过程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本文模型又克服了极大似然法(MLE)和贝叶斯方法在大样本条件下其波动率序列参数估计难以用计算机实现的缺陷。Monte Carle模拟的结果显示,GMM估计在二项式模型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中具有非常优良的统计性质。实证运用的结果也证实了GMM估计方法在大样本多维度下的统计优势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运营成本是进行收费公路BOT(build-operate-transfer)合同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持续变动的运营成本引入到收费公路BOT合同中,研究三个合同变量——特许期、定价和公路容量的决策.文章合理假设了运营成本的表达式,并根据其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确定了在特定公路容量时的最优公路寿命.接着将运营成本引入到确定Pareto有效BOT合同的双目标规划模型中,分析特许期、容量以及定价的决策,得出以下结论:最优特许期为整个公路寿命;针对特定的特许期,存在相应的最优容量与定价组合使得BOT合同Pareto最优;考虑运营成本之后合同的:Pareto有效优于之前.此外,文章系统分析了折现率和合同双方谈判能力对特许期、公路容量、定价和公路服务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冰 《系统仿真学报》2001,13(Z1):33-36
给出了一种与环境有信息交流的受控记时Petri网系统模型的有关形式语言定义,把这种模型应用于具有时间约束的机组启停状态转换过程,使机组组合的动态规划法每一时段计算费用的状态数小于没有时间约束的该时段机组开停状态组合数,从而既处理了冷、热启动费用和最小启停机时间约束,又减少了计算费用的状态数,将会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存在网上直销以及实体店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实体销售商有进一步体验以及披露产品信息的情况下,制造商的两种"搭便车"效应对信息披露决策和定价决策的影响.建模描述了供应链两个渠道的终端消费者效益,得出纳入消费者关注度和信息搜索成本的渠道需求,分别得到单一和双重"搭便车"效应模式下供应链的定价策略和零售商的信息披露条件,分析了信息搜索成本、消费者关注度以及渠道间产品质量差异对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通过两种模式的对比,得到终端搭便车效应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影响.研究发现:考虑搭便车时,零售商只有在产品质量处于一定区间且批发价足够低时,才会披露质量信息;信息搜索成本增加、渠道间产品差异缩小以及消费者对渠道产品关注度提升,都将一定程度地抑制零售商披露信息的意愿;终端搭便车使得零售商更不愿意披露信息,但消费者关注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双重模式下零售商披露的信息将多于仅有批发价搭便车时的情况;终端搭便车效果系数足够高时,终端搭便车效果越好,制造商更愿意付出一定代价引诱零售商披露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