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永文  德萨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2):15-23,31
随着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近代报纸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清王朝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政府的腐败必然导致强敌对主权的践踏或领土的侵占。在清王朝的衰败过程中,西藏也成了英、俄等国家觊觎的对象。晚清众多的报刊对与西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报道,而这些报刊中《神州日报》及时报道关于西藏的重大政治事件、全面介绍政府的筹藏方略及其民间对西藏问题的关注、转译外国报纸对西藏问题的介绍。梳理研究这些报刊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舆论导向、批驳现实中分裂西藏的错误舆论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2.
雍正元年,清王朝在丽江进行改土归流,知府改为流官,木氏土司降为虚有其名的土通判。丽江改土归流是滇西北地区的一件大事,对以丽江为中心的西部纳西族地区社会发展影响重大。丽江没有在顺治、康熙年间改土归流,也没有在雍正四年高潮兴起之后才改土归流,而是在雍正元年初进行。其主要原因,与清王朝逐渐定型的稳定藏区的治藏大战略有关。丽江地处滇西北,紧邻滇西北藏区,为滇藏交通要冲,在清王朝治藏大战略和相关战略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军进藏驱逐准噶尔军队后,丽江在确保西藏和康区稳定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丽江的改土归流实为清王朝在罗卜藏丹津叛乱前夕为确保滇藏交通畅通和藏区稳定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之所以要在雍正元年初进行,主要原因是要及时作好防止罗卜藏丹津叛乱波及藏区和影响藏区稳定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西藏民主改革前,川铸藏元是藏区货币流通领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银钱。它是19世纪帝国主义觊觎西藏,并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清中央政府为了捍卫国家主权,保护藏汉商民的经济利益,并有效抵制英印卢比在中国货币流通领域中的再扩展而铸造的国家法定货币,摧毁了英国企图以经济为先导,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野心。  相似文献   

4.
清代入藏驿站及西藏地方内部驿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官方文书传递、官役公务往来时的食宿交通,以及与军事物资的运输有关的邮驿体系,伴随着清王朝走完了它的全部历程,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所制定的一整套的邮驿制度,与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制度一起对国家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清朝政府为管理边疆地区,建立了一整套的行政体制,在西藏建立了驻藏大臣制度,与此同时,也建立了邮驿体制,这是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政治、军事和经济联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官方文书传递、官役公务往来时的食宿交通,以及与军事物资的运输有关的邮驿体系,伴随着清王朝走完了它的全部历程,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所制定的一整套的邮驿制度,与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制度一起对国家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清朝政府为管理边疆地区,建立了一整套的行政体制,在西藏建立了驻藏大臣制度,与此同时,也建立了邮驿体制,这是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政治、军事和经济联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情况及政策支持的效益,并对西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了西藏传统手工艺的市场化方耐。论述了两藏地区在西部夫开发中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特色和随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商机、当前所而临的挑战,以及应该明确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相应采取的措施。思考当今西藏传统手工艺市场的发展趋势,理论结合实践,运用正确的科学观来研究目前的市场状况,并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周燕 《西藏大学学报》2012,(4):113-117,153
西藏是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宗教政策也是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重要政策。清朝乾隆年间,廓尔喀人曾经两次入侵中国西藏边境,乾隆皇帝都给予很高的关注。除了在军事方面指导外,乾隆皇帝对西藏的宗教政策也特别重视。文章从四个方面列举了乾隆皇帝在两次廓尔喀战争中的宗教政策,从中凸显其通过宗教政策来实现西藏进行长治久安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从外交文化视角看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英国刚开始工业革命,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前夜;而中国正在清王朝乾隆皇帝的统治下达到一个盛世.马嘎尔尼率领的使团,为了建立贸易和外交关系,将两个王朝联系起来.英国和清王朝都基于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以往的世界观看待这次交往.在使团访华过程中,两国外交文化的差异表现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9.
18世纪,英国刚开始工业革命,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前夜;而中国正在清王朝乾隆皇帝的统治下达到一个盛世。马嘎尔尼率领的使团,为了建立贸易和外交关系,将两个王朝联系起来。英国和清王朝都基于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以往的世界观看待这次交往。在使团访华过程中,两国外交文化的差异表现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拉萨外来居民生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在西藏长居和客居的外来人大多居住在城市,特别是拉萨。拉萨的外来居民中主要有汉人、尼泊尔人和穆斯林。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大都从事商业和贸易活动,也有部分手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他们在拉萨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虽然人口数量不大,但他们对拉萨,特别是西藏社会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章试图通过对20世纪初居住在拉萨的外来居民社会生活状态的研究,展示特定历史时期西藏社会生活构成的一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清朝乾隆年间,廓尔喀人曾经两次入侵中国西藏边境,乾隆皇帝都给予很高的关注,特别是在军粮问题方面,更是关心备至。文章从五个方面列举了乾隆皇帝在两次廓尔喀战争中的军粮政策,从中凸显出乾隆皇帝对西藏边疆地区的重视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青藏铁路通车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带动了青藏铁路沿线甘肃、青海与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样的客观条件为费孝通先生"两南兴藏"设想的实施带来了新机遇。文章详细陈述了费孝通先生关于"两南兴藏"设想的论述,进一步界定了"两南兴藏"的内涵和外延,指出实施"两南兴藏"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就此设想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经历了由金属条、金属块,到铸币、纸币、票据,乃至现今刚刚出现的电子货币的发展历程。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电子化以及远距离贸易的增多,纸币日益暴露出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缺点:流通速度慢,且难以远程交换。于是,支票和现金的支付方式逐渐让位于信用卡,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相当于支付过程的“现金流动”转变成“票据流动”。80年代以来,随着数据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就是药材生产和贸易大国。药材的种植和贸易是中国封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反映了中国医学水平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学界研究集中于药材品种及地域分布、药材流通与贸易、药材造假与辨伪及药材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荫棠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荫棠为清末西藏新政的开拓者,是系统提出西藏近代化改革的第一人。他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振兴实业论,对外商战论,创办西藏银行及进行币制改革论。文章认为,张荫棠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虽然在现实层面贯彻很不理想,甚至有些思想不现实不准确,但对西藏此后的经济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西藏近代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近20年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的演变为主线,探讨世界经济增长率、国际贸易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相互关系和国际航运市场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世界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世界贸易的增长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国际航运市场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历史档案》2001年1期刊载了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提供的(清)崇德年间内秘书院蒙藏事书档案译稿10余件,这批珍贵的藏事书对大清国入关前满、蒙,藏间的朝觐聘问事记录颇祥,充分反映了清王朝统一中国前就对西藏的人地理和传统政教制度的历史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评价,为此,清太宗皇太极派遣了一支阵容壮观的通藏使节团,殷勤延请达赖喇嘛到以满蒙弘扬佛法,其次,书补证了学术界对清入关前有关藏记述方面的一些粗疏与讹舛。  相似文献   

18.
司法管辖,是研究清王朝涉藏刑事案件处理时,必须认真考察的问题。在青海藏区,由于生产方式、民族习惯、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涉藏案件的司法管辖权体现出许多民族地方的特点。同时,由于涉藏案件主要涉及藏族与其他民族间的冲突解决,也使得青海藏区司法管辖权分配更为独特。在清王朝对青海藏区的全面施治过程中,在"农牧分治"的总原则下,清王朝结合地方特点,不仅设置了专门的管辖机构,而且在分管区域内,又结合冲突主体、地域、原因等分别作出了制度上的安排。这有效保障了涉藏刑事案件的及时解决,也有利于王朝统治的巩固和藏区的秩序安定。  相似文献   

19.
民主改革前,西藏的法律表现了地方法律和中央王朝立法两套并行的特点,随着中央政权对藏政策和立法的逐步成熟和深入,最终对西藏的官员任命、管理体制、活佛转世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从而实现了中央政权对西藏的统一立法。文章认为,梳理并总结这些法律制定的经过、内容、特点及启示,在今天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对有效处理涉藏问题及宗教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欧洲人及其所追求的欧洲联合来说,刚刚过去的2002年,有个日子令欧洲人难以忘记:1月1日,欧元纸币与铸币正式投入流通,成为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中12国的共同统一货币。那么,欧元流通一年来,运行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