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技术及病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技术及病因研究现状,如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基因的突变、缺陷的研究现状以及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某些酶的活性情况等。  相似文献   

2.
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高,占新生儿同期住院患者的45.3%.现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病因广泛,本组病例已知病因10余种,部分病例不明原因,分析可能与4种因素相关.深圳是移民城市,高胆红素血症仍以G-6-PD缺陷为首发因素,围产因素其次.台疗方面提倡以无创性光疗为主,必要时及时换血.  相似文献   

3.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护理要点并及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本院出生且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分析,观察组采取强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在蓝光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的例数、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费用降低、住院天数缩短、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无核黄疸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前、光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兆萍 《甘肃科技》2022,38(2):120-122
研究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护理中的运用及安全性.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到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医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患者共9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模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基础的干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对两组患儿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退黄时长等数据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新生儿黄疸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随机抽样方法,对是否实行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两组患儿进行胆红素峰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黄疸消退时间进行对照,探讨其意义。结果干预组、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分别为6.25%和3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黄疸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可积极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拍照监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访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笔者所在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7例,将所有患儿的末梢血采集下来,15min内运用末梢血TB、TcB、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对其总胆红素(TB)值进行测定,然后统计分析3种方法检测不同类型新生儿胆红素值比较,并分析AIB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TB、TcB、AIB检测早产儿胆红素值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但检测足月儿、不同日龄、蓝光照射新生儿胆红素值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TcB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2、85.0、81.0,AIB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42、81.0、60.0。结论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拍照监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访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红蛋白A(HbA)、F(HbF)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表达特点,探讨HbA、HbF及G-6-PD的浓度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科住院的2 932例新生儿的性别、G-6-PD活性、Hb、HbA和HbF的质量浓度与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住院新生儿中G-6-PD缺乏患病率为10.0%;G-6-PD缺乏患儿中高胆红素血症患病率男性(5.3%)明显高于女性(2.3%);G-6-PD重度缺乏新生儿血清TBIL浓度(245.0±126.9)μmol/L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的血清TBIL浓度(224.1±114.0)μmol/L(P=0.016 2),而中度缺乏新生儿的血清TBIL浓度(217.5±126.7)μmol/L与G-6-PD重度缺乏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98 9,P=0.657 0);高胆红素血症患儿HbA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胆红素正常组(P0.000 1),而Hb和HbF浓度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0 1,P0.000 1).结论:住院新生儿G-6-PD缺乏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其中男性新生儿G-6-PD缺乏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新生儿,并且男性更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Hb及其组分HbF质量浓度明显减低.G-6-PD重度缺乏不一定会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但G-6-PD重度缺乏患儿体内会发生轻微的红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围产相关危险因素及胆红素脑病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产科出生资料完整的22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回顾性分析,回归分析其病因构成和围产相关危险因素,比较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的血清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占同期出生新生儿的11.1%,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37.9%)、感染因素(30.3%)、溶血因素(16.1%)、母乳性黄疸(7.1%).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的血清胆红素及B/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处理孕期疾病、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围产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可以有效地控制并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血清间接胆红素/白蛋白比值可评估胆红素的毒性,用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0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生理性黄疸组和高胆红素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排便时间及性质等。结果生理性黄疸组排胎便及排粪便时间明显早于高胆红素组;且哺乳次数也明显高于高胆红素组。结论正确的哺乳方法和频繁有效的吸吮是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患儿张某,女,2日龄,血型为A型,为正常产第一服。患儿出生后12小时皮肤出现黄染,并进行性加重,面部和手足心均出现黄染,无抽搐。于1991年6月21日在吉林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检验结果:总胆红素359μmol/L,Hb138g/L,RBC4.10×1012/L,肝功能正常。经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证实为ABO血型系IgG抗A所致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经临床给患儿用白蛋白、兰光照射及换血治疗,痊愈出院。讨论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ABO血型不合,母体的IgG抗A或抗B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所引起的,多见于O型母亲所生的A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双歧杆菌、蒙脱石散三药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91±22.40)μmol/L,对照组为(38.61±21.6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腹泻、发热、皮疹等较多不良反应,治疗组除个别嗜睡、便秘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苯巴比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三药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依据研究需求,将90例新生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等分成抚触组、常规组,各组都有45例新生儿,接受护理的时间2013年9月~2015年12月,常规组以常规护理模式为模型实施护理,抚触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施抚触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排便情况、每日奶量、睡眠情况及护理前后经皮黄疸指数、血清蛋红素等.结果:抚触组护理后每日奶量和睡眠时间明显比常规组多,每天排便次数明显比常规组多(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经皮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均下降,组间比较,抚触组患儿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不仅能有改善其高胆红素血症,同时还可改善其消化系统,增加奶量,促进新生儿排便以及睡眠,无论是应用价值还是推广价值,均颇高.  相似文献   

13.
探讨新生儿听力受损的相关因素,寻找积极的干预方法。新生儿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宫内感染为新生儿听力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BAEP是一种比较客观评价新生儿听力损失及脑干功能的可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肾小管功能损害与α1—M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62例正常新生儿和6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尿α1-m含量测定,以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肾小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肾小管功能无明显影响;(2)高胆对新生儿肾小管功能的损害与血胆红素浓度密切相关,严重高胆对肾小管功能影响较大;(3)高胆对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最早可于发病24-48h发生,而以2-7d最为明显,因而测定尿α-M对高胆引起的肾小管损害具有早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G-6-PD缺陷症及其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对新生儿进行G-6-PD筛查,测定患儿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GT和GDT。结果65例G-6-PD缺陷症患儿均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者达64.6%,核黄疸发生率为27.7%。无诱因黄疸发生率15.4%。感染、窒息缺氧、空内窒迫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是黄疸的重要诱因。结论G-6-PD缺陷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积极合理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拍照监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访中应用探讨。方法选取4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在笔者医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进行治疗。分为胎龄、蓝光和日龄3组,临床行末梢血总胆红素值(TB)测定,按照患者的病情决定,选择下述3种方式,在采血后15min之内,对新生儿进行胆红素测定。对新生儿选择3种方式对素值进行对比。结果 IB、TcB和末梢血TB总体无显著差异,因此(P0.05);而依据胎龄所分的早产儿和足月儿组,其中早产儿组IB、TcB和末梢血TB对比无显著差异,因此(P0.05),而足月儿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对比TcB与末梢血TB,以及AIB与末梢血TB,不管是否存在蓝光照射,对比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日龄分成3组,7d、3d,3~7d,Bland—Ahman分析,末梢血TB和生后日龄7d的AIB有很强一致性,尽管生后日龄7dAIB值较高(P0.05)。结论末梢血测定总胆红素值(TB)和自动拍照检测胆红素值(AIB)有较好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同时有良好一致性,不失为一种全新的、能够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访监测中的方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核黄疸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并发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的胆红素中毒性脑病。一、发病原因1、与血内胆红素的质和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方法 治疗组中除基础治疗外加用生大黄粉、熊去氧胆酸片、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前列腺素E1。结果 治疗组6周内有效率97.8%,对照组6周内有效率79.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张拍摄于新生儿重症病房里的照片.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蓄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常见的新生儿临床问题.由于新生儿时期的免疫系统及肝胆系统发育都不太成熟,所以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差,黄疸常常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不退.滥用药物会加重肝损害,所以蓝光照射成为了治疗新生儿黄疸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62例正常新生儿和63冽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尿a_1-M含量测定,以探讨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对新生儿肾小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理性黄疽对新生儿肾小管功能无明显影响;(2)高胆对新生儿肾小管功能的损害与血胆红素浓搜密切相关,严重高胆对肾小管功能影响较大;(3)高胆对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最早可于发病24~48h发生,而以2~7d最为明显,因而测定尿a_1-M对高胆引起的肾小管损害具有早期诊断价值;(4)动态观察表明:高胆对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是可逆性的,多数恢复较好。尿a_1-M亦可作为反映肾小管功能恢复的敏感指标,但对高胆所致肾小管功能损害的预后判断尚需进一步观察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