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月11日中国农历除夕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国牛年春节相互拜年,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拜登向中国人民拜年,祝愿中国人民春节快乐、繁荣发展。习近平再次祝贺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并祝中美两国人民新春愉快、牛年吉祥。  相似文献   

2.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2,(5):8-9
□习近平访问美国、爱尔兰、土耳其应美国副总统拜登、爱尔兰总理肯尼、土耳其总统居尔邀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月13日~22日对美国、爱尔兰、土耳其三国进行正式访问。访美期间,习近平在首都华盛顿和艾奥瓦州的马斯卡廷、得梅因、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四个城市停留,共出席了27场正式活动,同奥巴马总统、拜登副总统等美国政要举行了会谈,并多次公开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3.
赵萌 《世界知识》2023,(24):58-59
<正>2023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主席表示,基辛格博士是世界著名战略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基辛格1923年出生于德国南部。1938年,他和家人逃离纳粹德国,辗转到美国定居。二战期间,他曾在美军服役,战后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他从学术界走向政界。1969年,尼克松总统任命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至1977年,他先后在尼克松和福特总统任内担任国务卿。  相似文献   

4.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13,(24):6-12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2013年12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一致认为,中美双方要加强对话、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习近平表示,今年我同奥巴马总统两次会晤,一致同意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明确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方向。近来,双  相似文献   

5.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2017年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祝贺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感谢特朗普2月8日来信就元宵节和中国农历鸡年向中国人民致以节日祝福,对特朗普表示愿意努力拓展中美合作、发展惠及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双边关系表示高度赞赏。特朗普对此表示感谢,再次  相似文献   

6.
外交小灵通     
正【习近平就佛罗里达州枪击事件向美国总统奥巴马致慰问电】6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奥巴马总统、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和诚挚的慰问,并向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1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墨西哥并出席北美领导人峰会途中造访了美国得克萨斯州边境城市埃尔帕索,这是拜登就任总统两年来首次造访美墨边境。自去年4月拜登政府宣布废除特朗普颁布的“第42条”公共卫生令以来,大量移民穿越边境涌入埃尔帕索,再次引发南部边境的移民危机。如何应对南部边境非法移民问题正在成为困扰拜登政府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凌胜利 《世界知识》2020,(24):53-55
近期,美国大选已基本尘埃落定,拜登即将入主白宫。对于拜登的当选,美国的盟国反应不一。相比于亚洲的日韩等盟国而言,欧洲盟国的反应更为积极。在美国主流媒体11月7日宣布拜登当选之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基本上在第一时间送上祝贺,并就各自与美国的联盟关系阐述了看法。出于稳妥考虑,日韩等盟国对拜登的祝贺则相对要晚一些。  相似文献   

9.
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并很快公布了其内阁和白宫官员人选等,拜登政府开始启程。鉴于拜登在美国政界长期从事专外交相关的事务,外交是其最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因此,其组建的外交核心团队,以及将开启何种外交和安全战略,颇为引人瞩目。外交团队核心成员曾任奥巴马政府副国务卿的安东尼·布林肯出任拜登政府国务卿。  相似文献   

10.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2018年12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向习近平和中国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愿。特朗普表示,美中关系很重要,全世界高度关注。我珍视同习近平主席的良好关系。很高兴两国工作团队正努力落实我同习近平主席在阿根廷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有关对话协商正取得积极进展,希望能达成对我们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有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3,(10):8-9
<正>韩国总统尹锡悦访问美国4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举行仪式,欢迎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双方举行了双边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尹锡悦此访是韩国总统时隔12年再度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对美国而言,尹锡悦是继法国总统马克龙之后,拜登政府以国事访问规格接待的第二位外国领导人。双方欲借此访纪念两国正式确立军事同盟关系70周年。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新总统上台,总要给世界各国领导人打电话,全球各国也要评估美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尽管经过特朗普四年的折腾,美国这匹"骆驼"已经显得越发瘦弱,但架子还在。中东尽管不是拜登政府的优先外交目标,但一听到美国"打喷嚏",就已开始"发烧",多个热点明显升温。近20年来,美国换总统对中东的影响都是很直接的,拜登当政也不会例外。  相似文献   

13.
2021年2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以线上形式出席了慕尼黑安全会议特别论坛,这是首位出席该论坛的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在演说开篇高调宣布:“美国回来了,跨大西洋联盟回来了!”向全世界宣示美国修复与欧洲关系的决心。拜登刻意回避的事实是:美国并没有离开,只是他的前任特朗普曾严重伤害大西洋联盟的其他伙伴,跨大西洋联盟也一直存在,只是内部增添了更多裂痕。  相似文献   

14.
4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通过一则三分钟的短片,宣布将参加2024年大选,谋求连任。而早在半年前,特朗普就已宣布参选2024。随着民主、共和两党各自内部政治生态的发展变化,2024年大选越来越可能成为拜登与特朗普的再度对决。想要“继续干”的拜登和准备“再出发”的特朗普将如何延伸丑陋对抗,其结果将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外交小灵通     
<正>(摘自外交部网站)【习近平就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致慰问电】10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美国拉斯维加斯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向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向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受伤者表示真挚的慰问。祝愿受伤者早日痊愈。【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一、免去杨燕怡(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欧盟使团团长、特命全权大使职务;任命张明为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6.
袁满  王波 《世界知识》2023,(15):65-67
4月11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了拜登总统纪念《公平住房法》通过55周年的声明。拜登正式上任总统后第一周,便指示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继续推进《公平住房法》实施。至今为止,拜登已在白宫官网各类声明中提及住房问题500余次。尽管该法令从颁布起到现在已实施55周年,但美国住房领域的不平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2,(5):8-9
<正>美国公布被冻结阿富汗资产使用计划遭多方谴责2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就所冻结的阿富汗中央银行在美资产签署行政令,计划将其中一半资产用于赔偿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害者。阿富汗塔利班方面随即对此行政令表示谴责。阿富汗塔利班驻多哈政治办事处发言人穆罕默德·纳伊姆谴责美国“窃取”阿富汗人民的财产。2月12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爆发抗议活动。抗议者表示,美国无权这么做,美国这是“窃取”阿富汗人民的财产,这些冻结的资产属于阿富汗人民。  相似文献   

18.
张磊 《世界知识》2020,(8):56-57
凭借3月份在多个州初选中的出色表现,美国前副总统、2020年大选民主党总统参选人拜登确立了党内"一枝独秀"的地位。尽管佛蒙特州联邦参议员桑德斯仍未退选,但《时代》周刊等媒体已在宣称,拜登将获得民主党党内提名,从现在起到11月投票前将是拜登和现任总统特朗普对决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这次访问恰值美国大选和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的"政治敏感年份"、中美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国际格局加速调整的震荡期。2月13到22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爱尔兰和土耳其,开启了2012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其中,对美国的访问是此访的一个重点。这次访美既是对美国副总统拜登去年访华的一次回访,更是落实2011年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达成的中美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共识的一次重要访问。这次访问广受关注,在于  相似文献   

20.
张洁 《世界知识》2021,(7):24-25
2021年3月12日,美日印澳“四边对话”以线上形式举行首次峰会,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菅义伟、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出席。这是“四边对话”机制创立以来举办的最高级別会晤,也是拜登就任总统后美国着力推动的结果。从会议公报看,“四边对话”作为美“印太战略”的支柱性机制,未来会以集体方式更多参与地区事务,从而加剧中美在地区层面的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