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自然科学课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学,强调教师在此过程中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同时也分析了中学自然科学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改革中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立呼唤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高师培养中学理科分科教师的一贯模式必须要打破,自然科学专业的设立或理、化、生分科院系互选课程是高师培养科学教师的两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温十二中初中《自然科学》合科教学的实施状况.温十二中的综合理科教学是温州市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典型.中学的课程改革涉及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化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等问题,具一定的参考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了温州地区初中《自然科学》课程改革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学生和教师对《自然科学》课程的适应性,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在课程较少的研究生教育以及思政元素相对较少的自然科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深入探讨。以研究生自然科学课程微生物与发酵技术为例,通过对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将思政元素“基因式”嵌入课程中,从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及教学反思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执教能力以及在其他相关自然科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北京大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现状,说明北京大学在交叉科学研究领域有良好基础。在对国内外高校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北京大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策建议:构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的氛围与环境;设立校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领域学科专家委员会;从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管理制度方面的保障;在学生课程设置上体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建立北京大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11月10日,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向省内各大企业发出《关于设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专项的通知》,并颁布了有关《暂行管理办法》,国内第一个省级自然科学基金企业专项正式宣告成立。 而在此前进行的山东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作为改革一项重要内容的自然人自由申报科研课题,首批选择的便是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博士基金)。至此,以管理体制创新为核心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新政"已见端倪。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由于其自身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抽象性与局限性,成果转化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主观渗透的强烈性,其准确性与自然科学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对此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即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准确性的不足主要是由于社会科学的特性,而不是其本身科学性比自然科学差。  相似文献   

9.
技术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工科大学教育中,技术科学居于核心地位并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趋势的加剧,导致以“社会-人-技术-自然”综合体为对象的两大交叉科学诞生。社会科学研究的精确化和定量化趋势催生了社会技术科学的繁盛,出现了一系列社会技术科学学科。这不但丰富了技术科学的知识体系,也使得理工类院校课程设置有了新的参照体系。知识产权课程作为新兴的课程门类,兼具了社会技术课和公共技术课两重特征,应成为理工科高校重要的技术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与知识产权课程的定位相适应,课程的设置也需要随之变革。应由原来只作为了解的辅助类课程,成长为学生必须掌握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在20世纪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正在引起生物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尤其是与化学、物理学等有关自然科学发生高度的双向渗透和综合,使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对象性质不能截然划分,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化学、物理学研究与生命现象的联系,同时也引发了综合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综合自然科学教育,使一些跨学科的教育内容,以综合课程形式开设,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避免割裂科学知识,使学生学会主动求知的方法,增强他们对世界的整体认识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在基础教育中,科学综合课程内容所包含的人口教育、青少年性教育、生态平衡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内容是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或本身就是生物科学问题。因此,在重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潮中,科学课程的综合,生物科学知识内容往往起着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