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明矾对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PCE)为指标,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检测明矾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60mg/ml浓度的明矾所诱发的微核率为7.67±1.97‰,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1),但低于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各实验组以细辛0.4g/kg、半夏5g/kg和附子3g/kg给小白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12天,可增高微核出现率。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出现率分别为10.3‰、16.0‰、19.1‰,对照组为1.1‰。外周红细胞微核出现率分别为1.14‰、1.62‰、1.99‰。对照组为0.05‰。结果表明,上述三种中药致微核作用及升高淋巴细胞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各实验组动物的肾上腺与对照组相比,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差异非常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赤松花粉以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测试,在赤松花粉LD50〉13000mg/kg的情况下,对微核数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阳性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环磷酰胺(40mg/kgBW)诱导昆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微核率均值雌性为31.68,标准差为9.41;雄性为28.32,标准差为7.67,阴性对照组微核率均值雌性为1.78,标准差为0.55;雄性为1.68,标准差为0.45,环磷酰胺组(40mg/kgBW)微核率与阴性对照同性别微核率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F检验,环磷胺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雌,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离子型~(211)At和~(211)At—Te胶体对小鼠一次腹腔注射后,对其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在1.15微居里/克·体重Na~(211)At同样剂量水平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其微核率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离子型~(211)At在0.23微居里/克体重~1.15微居里/克·体重,~(211)At—Te胶体在0.23微居里/克·体重~1.38微居里/克·体重剂量水平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其微核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离子型~(211)At从9‰增至33‰,剂量一效应回归方程为Y=1.51+0.8104D(Y—微核率,D—剂量),相关系数r=0.9562;对于~(211)At—Te胶体,微核率从16‰增至37‰,回归方程Y=11.43+0.8263D,r=1,二者书相关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颍河水质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周口市颍河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全部受试水样均能引起微核率上升,二板桥采样点水样的微核率为17.71‰,胜利桥、地区医院、孙嘴桥、沙河口桥和周口大闸上游各水样的微核率分别为12.45‰,10.06‰,9.35‰,8.47‰和7.11‰,提示水体含有遗传毒性物质,并对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测定了常州市主要工业废水和两种有机毒物对罗鱼非(Tilapia massambica Peters)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效应。测定结果,1.68%和1.28%的染料废水的微核率分别为1.00‰和0.50‰;17.8%和15.0%的印染废水的徽核率均为0.53‰,18.2%和10.4%的石油化工废水的微核率分别为0.50‰和0.53‰;43%和37%的化工厂有机废水的微核率分别为0.55‰和0.60‰。由此表明,常州市主要工业废水可能具有细胞的诱变作用。两种有机毒物的微核测定结果无重现性,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秋水仙素、氨基甲酸乙酯、丝裂霉素C和苯连续4或5天腹腔注射小鼠,观察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出现率均值相应为5.625‰、4‰、8‰、7.2‰,与对照组1.5‰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微核出现率均值应为0.85‰、1.25‰、5.5‰、0.42‰,与对照组0.215‰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利用人、哺乳动物外周血成熟红细胞胞浆中所出现的微核作为对辐射损伤、药物及食品中毒、环境污染等研究中的一项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大葱花蕾为材料,以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CP)为诱变剂,测定其四分孢子的微核率.结果表明:1.0μg/ml、10.0μg/ml、50.0μg/ml各浓度组诱发下,微核率分别为8.20±1.30.‰、15.60±1.82‰、10.40±1.14‰,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0.
胭脂红对泥鳅红细胞微核的形成和核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测试法,研究胭脂红对泥鳅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形成和核异常影响。泥鳅在胭脂红试验液中染毒24h后,采血制片。三种胭脂红均不同程度地引.起泥鳅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率等遗传指标的上升,这种致变效应与胭脂红的浓度及种类有关,各种胭脂红在其半致死浓度时微核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胭脂红对泥鳅红细胞具有一定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毒性实验 ,对海带提取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昆明小鼠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蓄积毒性实验、Ames实验以及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结果  (1)小鼠经口给予海带提取物LD50 >15 0 0mg/kg;在动物体内亦无蓄积毒性作用。 (2 )Ames实验为阴性。 (3)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海带提取物属无毒物质 ,不具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用微核测定法,检测3种昆虫病毒包涵体及其降解物对小白鼠骨髓多染红细胞染色体的损伤程度。证明对脊椎动物体细胞是否具有致突变性。结果表明,3种昆虫病毒对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没有损伤作用。可以认为3种昆虫病毒对哺乳动物体细胞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菇口服液毒理安全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多菇口服液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大鼠30d喂养试验对多菇口服液进行检测。结果小鼠经口LD50>21.5g/kg,属无毒级物质;致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大鼠30d喂养试验表明各剂量组体重增长、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病理检查主要脏器未发现与实验有关的病理性改变。结论多菇口服液为无毒、无致突变作用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浓度气态甲醛诱导昆明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4,12,36 mg/m3剂量组,采用静式呼吸道染毒,连续染毒4d,每天6h,染毒结束后将小鼠处死,测定微核率.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骨髓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剂量组微核率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F检验,受试物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雌雄两性微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环磷酰胺组(40 mg/kg Bw)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同性别微核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雌、雄两性微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认为气态甲醛对小鼠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黄芪等对CP诱发小鼠染色体畸变,SCE和微核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染色体畸变、体内 SCE 技术和微核测定法研究了黄芪、当归和丹参对环磷酰胺(CP)诱变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黄芪等3种中药本身对小鼠无诱变作用;黄芪、当归对 CP 的诱变有明显防护作用,丹参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工程稻大米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与致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cry1Ac/sck双价抗虫基因工程稻MSA4、KF6-304、21S/MSB与II-32A/MSB大米为材料,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精子畸形试验与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研究,检测转基因稻大米对小鼠表观体症行为、脏器系数、血常规、精子畸形与微核率等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价转基因工程稻大米的食品安全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工程稻MSA4、KF6-304、21S/MSB与I-I-32A/MSB大米各剂量组灌喂小鼠,小鼠的行为、姿势、呼吸、毛色均正常;解剖观察其肝、脾、肾、心脏、胃、肠、生殖腺等主要脏器的外形、颜色、大小比例等无异常;血常规分析也显示受试鼠与对照材料组小鼠没有显著差异.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与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显示转基因工程稻没有明显诱发小鼠精子畸变与骨髓细胞产生微核.其结果是:转基因工程稻MSA4、KF6-304、21S/MSB与II-32A/MSB大米未引起小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对小鼠无明显的致畸与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评价和比较了3种汽油增氧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无水乙醇(AE)和碳酸二甲酯(DMC)的致突变性.采用Ames实验研究3种汽油增氧剂的致突变性;采用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检测3种汽油增氧剂对小鼠睾丸染色体的致畸作用.Ames实验的阴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MTBE、AE、DMC具有致突变性.在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中,虽然实验结果为阴性,但随着MTBE剂量的增加,染色体分离有增加趋势,表明其可能存在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经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分析,以及致哺乳动物的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试验,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生化灭鼠剂对人和小鼠体细胞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无论生化灭鼠剂是否具生理毒性,对人和小白鼠体细胞均不具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