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了基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个人视频通信技术,包括国际电信联盟关于综合业务数字网的I系列建议框架,H.32x建议所涉及的视频和音频编解码方案,三种视频通信产品的技术指标和四家公司的视频处理器芯片。设计了一个基于个人电脑的ISDN视频通信设计方案。对基于ISDN的个人视频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对于非专业的家庭用户和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用户应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向。这为视频通信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1 实现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ON)的必要性电信业务发展到今天,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话音通信,一些非话业务(如:数据、传真、可视图文、电子信箱,会议电视等)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满足用户需求,人们已研制出传输某一业务的网络,如电话网,计算机网,共用天线电视网等,这种网络独立,业务独立的状况对用户而言,需申请不同的业务服务,即增加了用户负担又在很多方面重复投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通信事业发展,话音、数据、多媒体等综合业务急骤增加,由于以往光缆线路割接采用中断业务方式进行,已无法满足及时、高效的信息化要求,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带业务割接技术.本文通过分析光缆带业务割接的概念及必要性.针对其实施过程中应掌握的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进一步加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使广大通信用户得到高效的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4.
潘家华 《今日科技》2002,(10):42-4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息息相关。由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已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一种需求,而结构化布线是网络实现的基础,是现今和未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环境。一、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是一套开放式的布线系统,可以支持几乎所有的数据、话音设备及各种通信协议,同时,由于PDS充分考虑了通信技术的发展,设计时有充分的技术储备,能充分满足用户长期的需求,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因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各种设备位置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张薇 《科技信息》2012,(33):31+67-31,67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数据、话音、视频等新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通信业务,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也成为各大运营商的工作重点。通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发展的过程中,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之一备受关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IP承栽技术的软交换方案,此方案提升了网络的利用率和网络投资的效益,充分发挥了软交换和IP承接网络技术的优势。满足了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综合业务数字网及其标准用户-网络接口的基本概念;对用户网络接口的体系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给出了具体的软件实现方法和硬件接口电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SDN标准数字话音终端和基于基本接入能力的多功能数字终端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姚臻昊 《科技资讯》2010,(23):29-29
IP城域网作为通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承载着各种用户业务及运营商业务的应用。而3G时代的全业务运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对运营商城域网的多业务承载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探讨了当前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城域网多业务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文介绍了高级智能网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该管理系统提供综合操作系统,对AIN和B-ISDN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标准用户──网络接口的基本概念;对用户网络接口的体系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给出了具体的软件实现方法和硬件接口电路(SNIC).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SDN标准数字话音终端和基于基本接入能力(2B+D)的多功能数字终端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震 《科技信息》2007,(1):154-156
近年来,Internet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世界除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以外的第二大国际通信网络。随着用户容量增长、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渗透密度与深度不断加大、网络业务不断繁荣发展;以及网络本身传输容量不断扩大、网络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发展。IP电话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利用Internet进行话音通信的通用技术,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IP电话技术的高速发展。但是随着IP电话的应用及迅速普及,电信运营商对电信级的IP电话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增值业务的出现也成为IP电话系统取胜的强有力的优势。据调研,1998年到现在,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增值业务。如:IP800号业务、通用个人通信、虚拟专用网、呼叫转接、呼叫前转、呼叫保持、呼叫等待、号码显示/限制、呼叫完成、呼叫意图、呼叫插入、IP电话会议、短消息业务、点击拨号(CTD)、点击发送传真(CTF)、网络互动游戏、可收听网页等等。正因为如此,IP电话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电话技术。  相似文献   

11.
具有多优先级虚通道的ATM网络综合自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以ATM技术为核心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中,对网络的生存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分析了ATM网络中的各种自愈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多优先级虚通道的综合自愈策略,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12.
铁路交通向高速化与标准化方向的迈进,对通信业务支撑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铁路通信网络的升级。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就需要组建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的、技术更加先进的通信网络。文章就无线技术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超导技术等几个方面。目前的主要发展动向是: (1) 作为信息技术核心产品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已基本上完成了微电子化的过程,正在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 信息载体(声音、数据、图像、文字等)的传输、存储、处理和交换过程,实现了在同一通信网络中以同时、高速、宽带、综合化的方式完成,即综合业务数字网  相似文献   

14.
齐中文 《山西科技》2006,(5):119-119,F0003
文章通过介绍、分析现有高速公路通信综合业务数字网以及基于SDH的千兆以太网的网络结构及特点,提出基于SDH的千兆以太网在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光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传输、交换、终端等硬件设备与网络结构、编号计划、信令方式、网路软件等构成的通信网正迅速以听觉(话音)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于程控交换技术的普及,通信的数字化方向已成为通信网建设的唯一选择,即便是在发展中国家通信网的全数字化电路比例已高达50%,对于发达的欧美日等国家其比例则更大。因此,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作为世界电讯总发展方向已被各国所认识,是公用电话网当前与未来建设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16.
《杭州科技》2000,(2):22-24,11
宽带网络是相对传统网络而言具备较高通信速率和较高吞吐量的计算机网络。一般来讲 ,宽带网络支持的单一信道速率可达T1/E1(1.544Mbps/2.048Mbps)以上 ,这一指标所带来的要求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例如传输介质。就目前来看 ,使用光纤进行高数据传输显然是太贵、太奢侈了。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帧中继FR和异步传输模式ATM)、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和高速调制解调技术登场亮相 ,它们正是宽带网络技术的典型代表 ,涵盖了通信技术、协议实现技术、组网和互连技术等各个层次。一、帧中继FR与异步传输模式ATM以X.2…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其关键技术同步数字传输(SDH),异步转移模式(ATM)交换,光纤用户环路等已日趋成熟,它们所依赖的传输通道的稳定和可靠,是整个通信网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对通信线路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通信光缆线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及各种高速带宽业务的飞速发展,对承载这些业务的光纤传输网络在功能及网络灵活性、扩展性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必须在实现大容量、超高速传送的同时实现网络智能化转型.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技术被视作具有颠覆性的网络革命技术,必将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网...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话音和数据业务各自不同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提出了一种综合话音/数据业务的码分多址(CDMA)系统接入控制方案,设定话音业务优先级高于数据业务,且限制话音用户最大可用码道数量,以保证数据业务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充分利用了通话间隙,从而避免浪费有限的频带资源,提高了数据业务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除了基于互联网固定通信模式以外,还广泛应用于手机终端、车载导航、移动电视等移动通信模式,需要分别建设各自的垂直系统的信息服务平台,而基于移动通信模式用户大幅度地超过固定通信模式用户。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一代多媒体融合业务已成为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一方面用户对操作简单、安全、个性化业务、移动与固定无缝融合通信方式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多媒体融合业务也为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商保持并提高市场份额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一个业务与承载、控制与承载的分离,实现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固定与移动通信网融合、开放的IMS下一代网络新模式将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