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甜瓜病害,由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F.oxysporum(Schl) f.sp. melonis(Leach et. Currence)Snyder et Hansen)所致。近年来,随着甜瓜市场需求量和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之栽培方式的多样化,甜瓜枯萎病危害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2.
2004年5月重大毁灭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在云南德宏州发生,云南省科技部门立项资助“危险性病害松树萎蔫病的监测、预防和防治技术”(2005NG03)对松材线虫病治理相关技术进行科技攻关研究。按照合同要求,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土传病害问题严重影响农林园艺作物生产,生物防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粘帚霉属真菌是重要的真菌病害生防因子。“十五”国家863计划“真菌生物农药研发”课题(2001AA246010),围绕这一极具应用潜力的生防因子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如下成果:  相似文献   

4.
1项目介绍 设施蔬菜生产易造成土壤中病原生物大量累积;同时,由于过多的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传病害的日益猖獗。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 我国防治土传病害主要是化学防治,线虫病害防治主要是利用一些高毒农药。  相似文献   

5.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节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vat.Chieh-qua How.)均属于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种,其中节瓜是冬瓜的变种。二者均是我国特色蔬菜,也是华南地区的主要蔬菜作物。镰刀菌枯萎痫是节瓜、冬瓜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制约其生产的发展。由于冬瓜、节瓜遗传背景狭窄,现有资源中可利用的抗枯萎病育种材料极其有限,限制r抗枯萎病育种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18-18
黄淮麦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小麦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1.5亿亩以上,总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的五分之二。筛选、创制高抗小麦主要病害和逆境胁迫的育种材料,探索小麦广谱、持久抗病抗逆育种新途径,培育适合黄淮麦区的高产、多抗、持久抗病抗逆小麦新品种是产区生产实践的迫切需求,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是黄淮麦区生产上最主要的小麦病害,常年受灾面积在4亿亩次以上,损失的粮食总量可达50亿公斤。胞囊线虫病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威胁巨大的新型病害,发病程度逐年加剧、受灾面逐年扩大,目前已在河南、河北、山东等13个小麦主产省发现该病,仅河南省普查发病面积就达1700多万亩,可能造成20%~40%的产量损失。选育抗病品种是从源头上保证黄淮麦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然而黄淮麦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多数易感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和胞囊线虫病,无高抗赤霉病品种。除病害外,逆境胁迫也是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小麦育种缺乏优良抗逆种质。  相似文献   

7.
1立项背景 枣疯病被称为枣树的癌症,是枣树(Zizyphus jujube)上的一种植原体(phytoplasmas)病害,是枣树生产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病害。枣疯病连年来持续在我国发生蔓延,已成为毁灭性的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区已有70%~80%的树株染病或死亡。仅河北省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万至上亿元,全国则高达数亿元。  相似文献   

8.
种带病原菌是结球甘蓝苗期病害的主要诱因。采用PDA培养基检测结球甘蓝种带真菌,发现芸薹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ae)和甘蓝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是结球甘蓝种带优势菌,并直接引发苗期黑斑病;选用7种化合物,研究了在离体或活体条件下对黑斑病原的抑制作用及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结球甘蓝种传黑斑病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文研究了用蒙脱土作催化荆,合成MicNer'shydride(5),无色结晶紫(4)和结晶紫(5)的新方法。在蒙脱土催化下,3由N,N一二甲基苯胺(1)和多聚甲醛反应制得,收率达到98%;再以它和1作原料合成4,收率为58%-64%;结晶紫用1,NaCI,CuCl2作原料来制备,收率95%。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15-17
该课题针对热区危险性有害生物和危害较大的香蕉枯萎病、病毒病、穿孔线虫病和槟榔黄化病等重要病原物开展诊断鉴定,建立有效的分子诊断检测技术,开发成套的高效、灵敏、快速的诊断试剂,通过集成创新不断完善检测技术手段和方法,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建立我国标准化检测体系;针对海南发生的重大植物疫情,如椰心叶甲、红综象甲、螺旋粉虱、橘小实蝇、刺桐姬小蜂等,采用GIS、生物信息学、种群动态模拟等技术与方法,监测其发生与发展趋势,定量研究入侵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和时空扩展蔓延模式,建立监测技术参数模式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38-38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玉米病害对玉米生产产生了极大影响。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病是世界性玉米病害,在我国,该病毒目前已波及19个省,给我国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2.
甜(辣)椒疫霉病无害化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辣)椒是城乡居民普遍喜爱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甜(辣)椒病害很多,其中辣椒疫霉病是具有毁灭性的严重病害。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的情况 《舎密開宗》(初篇、天宝八年(1837),宇田川榕蓭)中将硅音译为“悉里叟母”(silicium的氧化物),但在“160章珪土”中,将“SiO2”译为“珪土”。有人误以为这里的“珪土”是日本原有的词语,但事实上这个词是榕蓭新造的。换言之,虽然日本也有人将二氧化硅译为“石英”或“水晶”,但榕蓭却将荷兰语中的Keiaarde(kei是玉石之意,读音与珪(日文读kei)相通,aarde是土之意)直译为“珪土”,由此创造了这个词。其后的元素名“珪素”就源于“珪土”,但《舎密開宗》中并未出现“珪素”一词。  相似文献   

14.
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应用多学科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联合攻关,率先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干旱环境下土遗址病害的形成及演化模式;建立了土遗址病害的分类和综合评估体系;阐明了PS材料加固遗址土的微观机理,集成、规范,并细化了PS渗透加固土遗址的成套技术,研发了加固效果无损或微损监测方法和设备;研发了土遗址锚固、灌浆材料和施工工艺及保护效果的评价方法;研发出1套土遗址基础信息系统及网络发布系统;开展了多种加固材料应用于潮湿土遗址保护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79-80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1500多种,年发生面积达4.67亿hm^2,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已造成严重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木霉生物杀菌剂是我国农作物病害生物防治应用普遍的活体生物农药之一。本项目在国家863计划等课题支持下,在木霉菌生物防治作物病害和修复环境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小浪底(大坝)库区上游风化砂页岩地貌分布面积约645km^2。该区成土母质为砂页岩类风化物,颗粒粗大、风化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年均侵蚀模数为4000~6000t/km^2。文章主要研究凤化砂页岩岩性特征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侵蚀特征与水土流失规律、防治布局与优化配置技术和水土保持治理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甜(辣)椒是城乡居民普遍喜爱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甜(辣)椒病害很多,其中辣椒疫霉病是具有毁灭性的严重病害。 辣椒疫霉病系真菌植物病害中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所致。该菌生存有明显的两栖性,在土壤中潜伏期长,对辣椒侵染途径多,且辣椒植株一经危害不易治愈,对世界辣椒种植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4):15-15
1课题简介 本课题以长江中下游稻区普遍发生的主要水稻病害——纹枯病的抗性遗传为主要研究对象。水稻纹枯病属于上传真菌性病害,是世界性的水稻3大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9.
经典曲面建模方法包括反距离差值法(IDW)、三角网(TIN)、克利根法(KRIGING)和样条函数法(SPLINE)。由于这些经典方法的理论缺陷,误差问题一直是困扰曲面建模的疑难问题(见表1)。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新天地     
棉花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预测分析,200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棉花行业的7大类病害尤其应引起种植者的重视。第二代棉铃虫:发生面积2600多万亩,冀、鲁、新、辽河棉区发生4-5级,豫、陕、晋、湘、川棉区3级,其他各省棉区一般为1-2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