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有preS抗原决定簇的乙肝表面抗原的DNA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3种融合了preS抗原决定簇的乙肝表面抗原的表达质粒。在COS-M6细胞中暂时表达的结果显示,在CMV启动子转录调控下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有效地分泌至细胞外,并且同时具有HBsAg,preS1和preS2抗原性。带有preS抗原决定簇顺序的质粒DNA直接免疫BALB/c小鼠后,能诱发小鼠产生抗S抗体,抗体滴度高于仅带有S基因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2.
IL-2与HBV前S抗原融合蛋白的真核细胞分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完整的HBV前S抗原能在真核细胞中分泌表达,构建了新型真核表达克隆,以人白细胞介素-2的前导序列为分泌信号肽,在IL-2C端与preS1AgN端之间以高亲水性氨基酸片段相连。由此构建的质粒转染COS-7细胞能分泌表达IL-2preS融合蛋白,其表达效率与表达天然IL0-2分子一致。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一系列携带有人凝血因子Ⅸ突变衍生物基因(hⅨR338A)及不同调控元件的腺相关病毒 表达载体,并经体外转导不同的细胞系,筛选、优化,挑取高表达质粒及其转导稳定细胞克隆,然后, 以一个携带有腺相关病毒包装蛋白的rAAV/HSV杂合病毒包装系统介导进行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大量制 备,建立了可进行产业化制备的技术路线及高滴度、大量制备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技术方法,所获得的重 组病毒滴度达 1.25 × 1012病毒颗粒/mL,然后,利用这一重组病毒,对rhFⅨR338A进行离体及在体表达, 获得了 rhFⅨR338A在肌细胞系 C2C12及血友病 B小鼠体内的高效表达,表达峰值分别达(2551.32± 92.14)ng·(106细胞)-1·(24h)-1及463.28ng·mL-1,与野生型Ⅸ因子的表达水平(2565.76±64.36)ng· (106细胞)-1·(24 h)-1及453.92 ng· mL-1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其凝血活性却成倍增加,约为后者的 2.46倍..将人凝血因子Ⅸ突变衍生物基因引入血友病 B基因治疗研究之中,同时,探讨了一个新的包装 系统──rAAV/HSV杂合病毒包装系统──在重组AAV载体大量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导致田间烟草曲叶病的又一病毒(非中国烟草曲叶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病毒分离物DNA序列分析的结构表明,除曾报道的中国烟草曲叶病毒,还存在另一种能引起我国广西地区烟草曲叶病的双生病毒。该病毒DNA-A由2734个核苷酸组成,与TbLCV-CHI的已知的部分序列不同。其大基因间隔区(LIR)长269nt,病毒链有两个ORF:AV1(115aa)和AV2(外壳蛋白基因,256aa);病毒互补链有4个ORF:AC1(复制酶基因,361aa)、AC2(反式激活蛋白,13  相似文献   

5.
利用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已有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研究其抗炎机制及确定有效的抗炎成分,利用凝胶过滤层析、肝素亲和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蜂毒多肽,并观察蜂毒多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因子合成及IκBα(蛋白磷酸化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离得到的蜂毒多肽BVⅠ-2H为单一对称峰,电喷雾质谱检测结果表明BVⅠ-2H是蜂毒多肽混合物,其主要成分的分子量为644.8 u.BVⅠ-2H可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1合成,可使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呈现明显的G2/M期阻滞.此外,BVⅠ-2H可抑制PMA诱导THP-1细胞合成TNFα,抑制TNFα mRNA的表达及IκBα蛋白磷酸化.实验结果提示,蜂毒多肽BVⅠ-2H是蜂毒发挥抗炎作用的重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6.
TMV-RNA 非翻译区对外源基因在整体植物中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US基因及TMV-RNA非翻译区序列构建了4种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即pBG437,pBG438,pBG440和pBG440△NOS。在这4种表达载体中带双增强子的35S启动子的下游分别由GUS-NOS,Ω-GUS-NOS,Ω-GUS-3’UTR-NOS和Ω-GUS-3’UTR组成4个不同的表达框架。转基因烟草GUS活性检测表明,转PBG440植株的GUS活性是转pBG437的5倍,是转  相似文献   

7.
新型钙钛矿ABO3 型B 位含铋混合导体透氧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与合成了系列新型的钙钛矿型B位铋掺杂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对其结构与透氧性能进行了测定.发现BaBi_(0.2)Co_yFe_(0.8-y)O_(3-δ)(y≤0.4)及BaBi_xCo_(0.2)Fe_(0.8-x)O_(3-δ)(x=0.1~0.5 )都可以形成立方晶相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透氧测定表明此系列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氧渗透能力.BaBi_(0.2)Co_(0.35)Fe_(0.45)O_(3-δ)导体膜,在膜片一端为空气氛另一端为氦气氛情况下,900℃时透氧量高达0.77 × 10~(-6) mol/(cm~2·s)以上,远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其他的含铋透氧膜材料.并发现透氧量随着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与铋含量无简单的关系.O_(2)-TPD测定表明,材料具有优良的氧吸附脱附可逆性.长时间透氧测定表明,BaBi_(0.2)Co_(0.35)Fe_(0.45)O_(3-δ)BaBi_(0.3)Co_(0.2)Fe_(0.5)O_(3-δ)导体膜在875℃下都具有较稳定的氧渗透行为.  相似文献   

8.
部分抑制CDK4基因的表达导致V79-8细胞的G1期的延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79-8细胞是一个没有可测定G1和G2期的变异细胞株,其母系细胞V79有G1期但没有G2期,为了探讨V79-8的G1期缺乏是否与CDK4的调控有关,研究了CDK4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构建反义CDK4质粒转染V79-8细胞筛选得到V79-8-asCDK4细胞,通过研究V79-8-asCDK5与对照组细胞2的细胞2生长曲线,测定其细胞的GT(细胞倍增时间)用FCM测定细胞2周期中各个周期时相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9.
白鲫鱼金属硫蛋白全长cDNA: MT-A, MT-B的克隆及其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宏伟 《科学通报》2000,45(14):1520-1525
应用阻抑性RACE方法克隆得到白鲫鱼的两个MT全长cDNA(MT-A和MT-B),它们可读框间的同源性为92.3%,用封闭式充氮层析系统得到高纯度的两个白鲫鱼肝MT蛋白,并用Edman法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据此证明了MT-B是表达MT-2蛋白的基因,MT-A是表达MT-1蛋白的基因。此外测序过程中发现MT-1的N-端被封闭,而MT-2则是非封闭的。这提示它们在转录及翻译后调控机制的不同。白鲫鱼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马铃薯中病原诱导GO基因的表达及其对晚疫病的抗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甄伟  陈溪  梁浩博  胡鸢雷  高音  林忠平 《科学通报》2000,45(10):1071-1075
利用PCR技术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中扩增并克隆了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简称GO)基因,并将马铃薯病原诱导型启动子(Prp1-1基因启动子)与其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GO。经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了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显示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整合进马铃薯基因组。该基因的表达及所引起的H2O2的生成由淀粉-KI的显色反应得到证实。用马铃薯晚  相似文献   

11.
应用阻抑性RACE方法克隆得到白鲫鱼的两个MT全长CDNA(MT-A和MT-B),它们可读框间的同源性为92.3%.用封闭式充氮层析系统得到高纯度的两个白鲫鱼肝MT蛋白,并用Edman法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据此证明了MT-B是表达MT-2蛋白的基因,MT-A是表达MT-1蛋白的基因.此外测序过程中发现MT-1的N-端被封闭,而MT-2则是非封闭的,这提示它们在转录及翻译后调控机制的不同.白鲫鱼MT两基因的核酸序列和尾部非翻译区长度的差异(MT-A约150 hp, MT-B约360 bp),以及两 MT蛋白亚型的N-端封闭情况的不同,都为解释它们在组织中分布及其功能的差异性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2.
阿尔金茫崖地区早古生代蛇绿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证据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岩石化学研究表明,阿尔金茫崖地区基性火山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配分均为LREE略富集型,Th/Ta比值接近1,Nb/Y为0.34-0.62,Ti/Y为310-443,Ti/V为37-62,Zr/Bn为9.4-2.4,Sr/Rb为12-80,Nb/Th为7.7-16.8,显示了E-MORB或OIB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时间分辨Fourier红外发射光谱仪,对高振动激发的CO(v)向H2O的传能反应进行了研究。传能给体分子CO(v)由193nm激光光解CHBr3和O2后的次级化学反应产生。CO(v→v-1)的红外发射由TR FTIR跟踪检测。实验中没有观察到H2O的振动激发。利用光谱拟合方法,得到每一延时CO(v=1-8)的振动布居,进而求出CO各个振动激发态的相对布居随时间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恶性疟原虫DNA疫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辉  曹诚  李平  李杰之  马清钧 《科学通报》1998,43(13):1417-1422
采用遗传工程技术克隆了编码含有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期及红内期表位的基因片段,与霍乱毒素B(CTB)亚基基因或白介素2(IL2)基因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将纯化的质粒免疫Bal b/c纯系小鼠,3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CTB抗体滴度平均为1:1280,抗NANP及抗AWTE抗体平均滴定为1:1000,免疫的小鼠进行疟原虫子孢子攻击实验,保护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利用tet-off诱导表达系统研究Akt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A/F3β细胞建立了含tet-off诱导表达系统的细胞株BBT,并用对tet-off应答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实该系统中基因诱导表达的效果极其显著。随后在BBT细胞中转入了对tet-off应答的Akt表达质粒,并筛选了稳定株。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Akt可以极显著地被tet-off诱导表达。选择了诱导效果最好的单克隆BBA进行了Akt的功能研究。用MTT法检测发现Akt可以极显著地抑  相似文献   

16.
肌肉电针介导VEGF基因治疗大鼠闭塞性血管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电针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实验性外周血管闭塞症大鼠,以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VEGF基因的表达,通过血管造影技术观察VEGF基因导入大鼠体内后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7.
P15INK4b/MTS2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构建的稳定高表达P15INK4B的人肝癌细胞,研究了抑癌基因P15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首先将抑癌基因 P15的 cDNA构建到高效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 pXJ41-neo中的 EcoRI/XhoI位点,构建成 P15真核表达质粒 pXJP15.通过脂质体法将 pXJP15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进一步用 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高表达P15的人肝癌细胞模型SHT及相应的表达空载体的对照细胞模型SVXJ.通过Northern,Western分子杂交分析,表明SHT细胞中P15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证实成功地建立了P15高表达的人肝癌细胞模型,与对照组相比,P15高表达的SHT1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流式细胞光度术和MI值测定表明P15阻抑细胞由G1期向S期和由G2期向M期的转换.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癌基因c-myc,c-fos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可能是P15抑制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极低频磁场(ELF MF)生物学效应的机理研究是当前生物电磁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索 ELF MF的特异反应基因及这些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用 mRNA差异显示技术(differentialdisplay, DD)对受ELF MF辐照与假辐照的Daudi细胞内的mRNA进行了检测,筛选到一个受ELF MF诱导表达的DD片段(>1kb),反向Northern及Northern鉴定进一步证实系磁场诱导所致.经克隆测序及与GeneBank同源性比较表明该基因片段(MF-CA)是人细胞中新发现的受磁场诱导的反应基因。  相似文献   

19.
表达人类Bcl-2蛋白的L929细胞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类bcl-2 cDNA以正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LXSN并转染于L929细胞,建立了稳定表达人类Bcl-2蛋白的哺乳类细胞模型,利用模型细胞进行研究表明,Bcl-2的表达对细胞的正常增殖与存活表型无明显影响,但能增加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staurosporine(STS)两种致凋亡因素的抵抗能力。此研究丰富了bcl-2基因调控细胞凋亡的资料,为深入探讨bcl-2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其  相似文献   

20.
张晓峰  谷岩  冯志民  班立勤  丰美福 《科学通报》2000,45(24):2625-2631
研究了蛋白质酷氨酸磷酸化在hTNF-α诱导猪主动脉内皮细胞(PAEC)黏附分子E-选择素(E-selectin)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以及在增强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o)和自然杀伤细胞(PBNK)黏附中的作用,以选择性的蛋白质酷氨酸激酶(PTKs)抑制剂genistein预处理PAEC,剂量依赖性也抑制了hTNF-α增强的PAEC对PBMo和PBNK的黏附。这种抑制作用发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