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玛纳斯河灌区作为全国五大先进灌区,其渠首玛河红山嘴引水枢纽一直以来年受灌区用水影响难以保证冲砂用水,同时也影响了工程的安全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玛河灌区以国家实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为契机,利用国债资金修建了冲砂水回收工程。它突破灌区改造项目一般在原址改建的传统形式,是灌区改造项目中一项利用水利工程进行有效节水的措施,很好的解决了冲砂水利用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红山嘴电厂渠首引水枢纽工程位于玛纳斯县境内玛河上游,始建于1975年,后经多次改造,由22孔泄洪闸,7孔冲砂闸、3孔排砂闸、2孔进水闸和引水便渠组成。原引水便渠位于整个枢纽东侧,为冬季引水工程,全长320m,为梯形明渠,渠底宽1.5m,渠深2.8m,入口在进水闸前280m的河床中,出口在进水闸后40m处接入引水主干渠。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5月玛河流量在20m^3/s,这段时间,均从便渠引水进行发电,便渠使用率达到51%。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发现便渠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经过论证、分析,对便渠进行改造,便渠改造工程于2002年8月开工,11月竣工后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3.
滇中引水工程输水总干渠以隧洞、倒虹吸等引水建筑物共穿越16条活动断裂,其中全新世活动断裂5条,晚更新世活动断裂11条;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工程建筑物布置要避开活动断层并与之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云南地区活动断裂十分发育,断裂走向以近南北向为主,次为北西向、北西西向;断裂延伸长度大,穿过地域广,滇中引水总干渠线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布置,经多次方案比选仍无法绕避诸多活动断层,这给工程的抗震防震、断层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评价及设防措施研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本文根据穿过引水工程断层的位错和地震活动特征,提出长距离引水工程建筑物穿过活动断层防震抗震主动设防和被动设防措施的思路,为工程建设、运行和用水区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科技》2006,(12):25-25
“开天门,辟地穴,越津通流,成就几千年好事,功盖秦川,光照日月千秋;凿祁连,穿走廊,跨河引水,滋润百万亩良田,德泽陇原,惠及子孙万代”这就是引大入秦工程的真实写照。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利用外资和运用国际先进技术最有成效的跨流域引水工程。1976年开工,后因经济形势及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于1981年停工缓建。1985年省政府决定重新开工兴建,并重视外资和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和运用。参加建设的有日本熊谷组、意大利CNC公司等国外大型工程公司,于1994年建成总干渠。引大入秦工程设计总干渠87公里,其中有隧洞33座,长75公里;引水流速32秒/立…  相似文献   

5.
一“三遥仪”概述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在巴彦淖尔盟境内,西起磴口,东至包头,北依阴山南临黄河,可灌溉780万亩土地,是我国的一个大型灌区之一。总干渠是主要的输水工程。最大引水流量500立方米/秒,每年引水量为35~50亿立方米。群闸多水位遥测遥控遥信(简称三遥仪)是总干渠水量调配而设计的系统装置。目前,  相似文献   

6.
巴音沟河引水枢纽是集引水、拦沙和排沙功能为一体的较为复杂的引水枢纽,由于运行后排沙不利,给工程运行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本文对巴音沟河引水枢纽现行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玛河灌区是全国大型先进灌区之一,历经40余年运行,业已严重老化和破损,本文从玛河灌区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改续建工程的必要性、改续建工程施工步骤、以及改续建后取得的成果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一、夹河子水库概况夹河子水库位于玛河出口下游31公里处,为一拦河式平原水库,调节受益面积200万亩、是玛河流域的骨干工程之一,是保证玛河东、西两岸灌溉用水平衡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历年八师、兵团和自治区的防洪重点.  相似文献   

9.
刘晓峰 《甘肃科技》2000,16(1):24-25
1概述甘肃省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是一项将发源于青海省水量丰富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至庄浪河 ,然后进入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难度最大规模居首的大型自流灌溉工程。盘道岭隧洞是该工程总干渠的控制性工程 ,长15.723km ,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引水隧洞之一。盘道岭隧洞由于地质条件复杂 ,稳定性差 ,遇水软化崩塌 ,成洞难 ,施工难度大 ,按当时国内的施工水平 ,完成该隧洞工程需耗用时间很长 ,也有人对盘道岭隧洞能否凿通把握不大。引大工程从1976年上马建设到1986年的十年间 ,由于资金紧缺 ,…  相似文献   

10.
巴音沟河从源头至整条河道流径自然地理复杂,河床由粗沙、卵石组成,洪水期挟带大量泥沙,而该水枢纽具有引水、拦沙和排沙为一体的综合功能。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给工程运行带来诸多困难,针对巴音沟河引水枢纽综合功能进行浅析,保证河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潇河灌区位于潇河下游,灌区目前尚无调节工程。为解决潇河灌区的严重缺水问题,规划在松塔河上兴建调蓄控制工程,经过区间引水量计算可知,水库建成后水的利用率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罗建云 《江西科学》2004,22(5):386-389
西总干渠是赣抚平原水利工程流入南昌县一条较大的具有灌溉、防洪、排涝、航运、发电、工业、城市供水等综合功能的人工引水渠道,是南昌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本文通过2003年8月1日和12月7日南昌县环境监测站分别对西总干渠水质的监测,就两次监测的结果对西总干渠水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得知NH3-N、石油类、粪大肠茵群三项指标在有些断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并就西总干渠水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潇河灌区引水枢纽工程的概况,分析了灌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古交工矿区引水工程是国家计委和煤炭部批准的国家重点引水项目 ,从汾河水库引水 ,通过引水管道送往古交矿区的各个用水点。管线全长 47km ,设计最高日供水量 10万t输水管径 1.2 -0 .5m ,供水保证率 95 %。穿越汾河及沟河等其他障碍物多次 ,共有各类镇墩 314个。在设计中 ,充分利用了原状土的被动土压力作用 ,使镇墩设计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峪道河灌区引水枢纽工程的概况,分析了灌区目前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了灌区采用管道输水方案优于渠道输水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槐河(一)渠道倒虹吸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邢石段的一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穿越槐河(一),该文介绍了工程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一、概述莫索湾灌区是玛纳斯河流域石河子垦区五大灌区之一,开发于五十年代.莫索湾灌溉总干渠由玛纳斯河跃进水库引水,到150团场止,全长61.8km,设计流量35m~3/s到12m~3/s.控制五个团场、二个乡区灌溉面积85万余亩.渠道为土渠,上段33km流经泉水溢出带,地下水位高,渗漏不太严重,每公里损失约为0.00114~0.00199;下段进入冲洪积平原带,渗漏较为严重,约为0.00284.  相似文献   

18.
曾湘英 《科技信息》2009,(18):329-329
黑泉水库是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及大通县重要的水源涵养及居民生活用水供给源地。随着宝库河流域水电站工程、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察汗河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水库水面养殖等人类活动的加剧,黑泉水库上游宝库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加强宝库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全面、科学防治,对促进水库上游水源涵养的良性运行和发展,科学综合开发宝库河流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南通市典型污染河道——通甲河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夏季采集引水期、引水后与引水前水样.对水体中各种形态氮磷及环境因子与叶绿素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运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对通甲河3个不同采样点的富营养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总氮浓度都在引水前达到最大:龙王桥总磷浓度最大值出现在引水前,其余2个采样点(法伦寺桥和通海交汇处)总磷浓度最大值都出现在引水期:3个采样点总氮和总磷浓度都在引水后出现最小值,说明引水可以降低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叶绿素a含量与总氮、硝态氮和化学需氧量具有正相关性;引水期、引水后和引水前,通甲河综合营养指数分别为73.74,71.04,74.91,都属于重度富营养.此外,从龙王桥到法伦寺桥和通海交汇处,综合营养指数有逐渐降低趋势,龙王桥综合营养盐指数最大,水体属于重度富营养级别.法伦寺桥和通海交汇处属于中度富营养级别.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倍受国内外关注。其中线方案的区位优势和全程自流输水的优点是其他方案所不及的。中线工程基础工作扎实 ,施工条件较成熟。若能立足于直接在长江干流三峡水库自流引水 ,加宽总干渠 ,可使输水量达到4000m3/s。这不仅可以有力地解决长江洪水分流问题 ,而且可大大缓解京津及黄淮海地区缺水危机 ,解决黄河、海河断流现象。只要坚持汛期调水 ,就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争论至今的长江河口海水入侵影响和长江有无水可调的难题。还有 ,中线加宽后南北水路交通优势将胜过京杭大运河 ,在开发中西部中更具有战略重要性。中线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