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提高环境质量,这就要求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走发展循环经济。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意产业是一种推崇创新,强调依靠人的创造力、技巧及天赋来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形式,是具有明显后工业化时代特征的朝阳产业.发展创意产业,符合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定位,将对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政府应给予创意企业以财税等方面的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创意产业,促进创意产业快速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志国  邹庆勇 《科技信息》2007,(34):21-21,80
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同时参照西方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验,为黑龙江省政府创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府治理环境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需求出发,从企业规模、融资能力和研发经费、体制和观念、产权清晰度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提出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18,(10):4-9
以两个时段上中部老工业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估计方法,对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产生的环境和能源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环境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污染排放强度。(2)承接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等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而对老工业城市工业烟(粉)尘的排放缺乏显著影响。(3)中部老工业城市"倒U型"能源库兹涅茨曲线在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两个层面上存在。(4)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老工业城市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缺乏显著影响。(5)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均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简要解释了研究的相关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 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等政策的提出, 掀起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浪潮, 东北各地都希望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来发展本地经济, 但在具体操作上却出现很大问题, 各地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 对这种现象的危害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技》2014,(12):25-25
由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和上海太敬集团主办,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哈尔滨市教育局、共青团哈尔滨市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哈尔滨市委员会承办,黑龙江省工信委、黑龙江省科协、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共同协办的第三届“上海太敬杯”全国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于2014年7月15日在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顺利召开,并得到了国际知名赛事ROB0一ONE委员会、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大赛于7月16日圆满闭幕。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城市既是老工业基地。同时经济基础又相对薄弱,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老城市的不少传统产业和城市功能、地位和中东部地区相比。相对薄弱。在西部城市化进程中,从美国西部开发和德国北威州老工业基地研究中,我们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域比较视角的哈尔滨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欣  于渤 《科技与经济》2011,24(2):20-24
以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4个区域核心城市为研究背景,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样本城市的创新要素和能力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哈尔滨的剖析可知,其优势在于:区位优势和对俄合作;经济基础和城市综合服务后发优势;国家级园区对科技创新强势带动作用。其不足在于:多元投融资体系未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少;自主创新能力弱,品牌竞争力不强;对人才吸引乏力;产业集群与技术链条缺失;对创新缺乏宽容持续性。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信委之窗     
《上海信息化》2014,(11):83-86
<正>上海2014智慧城市体验周、信息安全活动周同步启动以"智慧城市,走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4年智慧城市体验周暨第四届上海市信息安全活动周"于10月27日在上海拉开帷幕,体验周通过180余项活动,邀请百万市民共同体验智慧城市的最新发展。本次体验周活动分为三大部分:面向市民的"百兆流量送万家"优惠促销、智慧城市建设十大优秀应用评选、大数据开发应用创意大赛、信息安全技能竞赛和首届信息安全创意大赛等"综合活动";围绕智慧生活、智慧经济和信息安全三大主题开  相似文献   

11.
在振兴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及黑龙江省持续经济下行背景下,针对土地资源非均衡分布等现实问题,构建AHP-TOPSIS评判模型综合测度黑龙江省1990-2014年间土地资源异质性,结合ArcGIS揭示了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异质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矛盾问题突出,呈现差异蔓延化,同类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不同时期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资源差异化程度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变化;基于土地规划指导,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完善土地管理机制等,对于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韶关市,在广东省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大背景下,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即:一要调整发展思路、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二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示范区;三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四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壮大老工业城市的市域经济。  相似文献   

13.
从当前东北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东北老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制约着东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即产业转化、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快速进步。尤其是"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调节区域经济发展、整合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营改增"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辽宁科技参考》2004,(4):16-16
为配合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国家科技部组织欧洲15国驻华使馆科技外交官于3月22日来东北三省省会城市及大连市进行参观考察,进一步了解东北三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思路和设想,考察投资环境和市场,寻求参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老工业基地普遍存在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为此,鞍山市在传统产业中加大科技投入,实行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即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突出发展绿色产业,以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杭州科技》2010,(6):43-44
<正>科技打造"智慧绿色"南京南京市"十二五"工作指导思想是: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突出"富裕、和谐、智慧、绿色"的发展导向,推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城市升级、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加快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航运物  相似文献   

17.
探索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若干建议,包括进一步探索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推进经济转型、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整合资源以释放存量等,就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给出了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方法方面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典型老工业基地城市为例,以所有制创新为重点,针对当前老工业基地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所有制改革,实现老工业基地所有制结构优化与创新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振兴韶关华南重工业基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毛泽东主席当年的指示精神,国家选择韶关作为华南地区的重工业基地来建设。在计划经济时期,韶关曾两次出现社会主义工业建设高潮。韶关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对广东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韶关工业基地的地位逐渐丧失。文章在介绍韶关工业建设历史辉煌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工业基地地位丧失的制度原因,并着重提出了借势国家区域开发扶持政策、做大产业集群"航母"、做强粤北交通枢纽、做优上市企业、打造人才培育"高地"、营造创业型发展环境等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物流业不仅涉及领域较广、吸纳就业人数众多,而且具有促进生产、拉动消费等功能,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产业部门.大力发展物流业,既是东北三省物流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产业计划.基于东北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基础和《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15)》,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物流需求、物流供给、物流环境3个一级指标及其20个二级指标测评东北地区四大中心城市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长春、哈尔滨在第一主成分排名中靠后,沈阳、哈尔滨在第二主成分排名中居前,综合测评的排名顺序为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