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磷钼钒多阴离子[PMo11VO40]4-、[PMo10V2O40]5-、[PMo9V3O40]6-为构建基元,分别和1-辛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三种多金属氧酸盐。以这三种多金属氧酸盐为氧化性催化剂,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应用于淀粉氧化实验并比较它们的催化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三种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其中用[Omim]4H[PMo10V2O40](OPMo V2)作催化剂时氧化淀粉中的羧基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磷钼钒多阴离子[ PMo11 VO40]^4-、[ PMo10 V2 O40]^5-、[ PMo9 V3 O40]^6-为构建基元,分别和1-辛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三种多金属氧酸盐。以这三种多金属氧酸盐为氧化性催化剂,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应用于淀粉氧化实验并比较它们的催化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三种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其中用[Omim]4H[PMo10V2O40](OP-MoV2)作催化剂时氧化淀粉中的羧基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钒取代磷钼杂多酸喹啉荷移盐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 Keggin结构的钒取代磷钼酸为电子受体 ,喹啉为电子给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电荷转移配合物[C9H7NH]4 H[PMo10 V2 O4 0 ]· C3 H7NO(配合物 ( 1 ) )和 [C9H7NH]6H3 [PMo6V6O4 0 ]· 2 C3 H7NO(配合物 ( 2 ) )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子自旋共振以及热重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有机电子给体与杂多酸阴离子 ( POM)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 ,光致变色后 ,配合物 ( 1 )、配合物 ( 2 )中有机物和杂多阴离子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 ,导致杂多阴离子中 V 还原为 V ,同时喹啉被氧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四帽杂多化合物H11[PMo12O40(VO)4]·[V2O7]2·3H2O.用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在苯甲醛氧化制苯甲酸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苯甲醛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酸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修饰型的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化合物,并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等进一步佐证了化合物的结构.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969 4(11),b=14.025 0(11),c=24.518 0(19),α=86.511 0(10)°,β=83.033 0(10)°,γ=62.777 0(10)°,V=3 936.4(5)3,Z=1.配合物是一种特殊的双帽双支撑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它是由双帽假Keggin[PMo7ⅥMo5ⅤO40(VⅣO)2]4-单元,{Co(2,2′-bipy)2(H2O)}和[Co(bipy)3]2+部分组成.其中,两个金属有机阳离子{Co(2,2′-bipy)2(H2O)}和两个盖帽的钒原子上的末端氧原子通过共价连接在[PMo7ⅥMo4ⅤVⅤO40(VⅣO)2]上,并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12-钼磷酸和吡啶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电荷转移盐. 通过C,N,Mo和P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其组成为[C5H5NH]3[PMo12O40]·4.5H2O,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括号内为理论值)C 8.82 %(8.42%),N 1.69%(1.96%),P 1.40%(1.45%)和Mo 52.98%(53.78%);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X射线粉末衍射和循环伏安法等分析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新型电荷转移化合物的杂多阴离子保持Keggin结构特征;相对于H3PMo12O40·xH2O,[C5H5NH]3[PMo12O40]·4.5H2O中由于离域π键的存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从紫外区拓展到可见光区,并且在波长为370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其还原电位为0.21 V,较H3PMo12O40·xH2O的还原电位(0.32 V)低,故其还原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无机-有机杂化钼磷、钒钼磷多酸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通过对V2 O5 ,Na2 MoO4·2H2 O ,HF ,Ni(NO3) 2 ·6H2 O ,H3PO4和吡啶体系水热反应的研究 ,合成并表征了无机 -有机杂多酸化合物 [C5 H6 N] 3[C5 H5 N][PMo12 O40 ] ( 1 ) ,[C5 H6 N] 4[PVMo11O40 ] ( 2 )和 [C5 H6 N] 4[HPV2 Mo10 O40 ] ( 3 ) .化合物( 1 )属单斜晶系 ,C/ 2c空间群 ,a =2 .1 867( 6)nm ,b =1 .3 978( 4)nm ,c =1 .663 3( 3 )nm ,β =1 0 5.73 ( 1 0 )°,V =4 .893nm3,R =0 .0 60 4 ,Z =4 ;化合物 ( 2 )属单斜晶系 ,C/ 2c空间群 ,a =2 .1 858( 4)nm ,b =1 .3 971 ( 3 )nm ,c =1 .663 5( 3 )nm ,β =1 0 5.83 ( 3 )°,V =4 .8873 ( 1 7)nm3,Z =4 ,R =0 .0 4 63 ;化合物 ( 3 )属单斜晶系 ,P2 1n空间群 ,a =1 .1 1 2 2 ( 2 )nm ,b =1 .94 1 2 ( 3 )nm ,c=1 .2 4 84 ( 3 )nm ,β =99.89( 3 )°,V =2 .6565( 9)nm3,Z =2 ,R =0 .0 690 .  相似文献   

8.
镧钼钒磷杂多化合物氧化甲苯制苯甲醛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含稀土元素镧的钼钒磷四元杂多配合物K15[La(PMo9V2 O3 9) 2 ]·6H2 O的合成及对甲苯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醛的催化活性 ,探讨了该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锌镀层表面,磷钼矾和铈硅钨三元杂多酸(盐)具有较好的配位成膜能力,获得多种具有金属光泽的不溶性彩色配合物膜,膜层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Na6(PMo9V30Oo)xHzO和K15[Ce(HSiW9O34)2].xH2O与锌镀层反应时,形成两种新型的杂多酸盐金黄色配合物膜耐蚀性最佳。XPS和AES分析表明,Na6[(PMo9V3O40].xH2O膜层中钼在膜表面的价态为 6,而在膜内层则以 6、 4价共存,其它元素的价态分别为:Zn( 2)、P( 5)、V( 5),从其AES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的组成为:Zn 19.7%,Mo 29.3%,V21.2%,P16.1%,O 13.5%,膜层的厚度为160nm。K15[Ce(HSiW9O34)2],xH2O膜层中元素的价态分别为:Zn( 2)、Ce( 4)、Si( 4)、w( 6),组成为:Zn11.3%,Ce13.7%,Si 21.5%,W 26.9%,O 28.8%,膜厚230nm。  相似文献   

10.
在乙醇溶剂中合成得到了有机多金属氧酸盐复合物(DMAH)3PMo12O40.3C2H5OH,该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24 54(4),b=1.474 97(5),c=1.876 53(8)nm,α=79.918(4)°,β=79.371(4)°,γ=67.513(3)°,V=3.057 43(19)nm3,Dc=2.528g/cm3,Z=2,μ=2.502mm-1,Mr=2 327.01,F(000)=2 236,R=0.045 3,wR=0.106 7以及GOF=1.040.结构解析表明,每个[PMo12O40]3-杂多阴离子与3个质子化的DMA分子以及3个溶剂分子C2H5OH发生配位,且在较强的氢键力作用下,形成稳定的超分子体系.IR以及ESR图谱表明杂多阴离子[PMo12O40]3-和质子化的DMAH+之间发生了明显的电荷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1.
催化合成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治平  卢维奇 《江西科学》1997,15(2):119-121
报道了以水溶性的KAl(SO4)2·12H2O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并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从新型催化剂、新型催化剂载体以及新的催化剂固载化方法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国内外轻质油品脱臭催化剂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BS在光氧化过程中,光强度、光照射间、催化剂用量、pH等因素对分解速度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DBS处于嫩江自然水环境中,于阳光照射下分解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相似文献   

14.
Fe_2O_3-K_2O双组份催化剂在反应温度580~640℃,液体空速0.5~2.5h~(-1),水/乙苯(体积比)1~3范围内乙苯脱氧反应动力学数据。列出主副反应单位或双位吸附的各种反应类型,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判别以确定反应模型和估算各参数值,进一步用数值积分法优化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度率常数,吸附系数,频率因子和活化能。结果表明:双组份催化剂活性高,但苯乙烯选择性差,副产物苯和甲苯同时从平行反应和联串反应产生,其中大部份来自联串反应,主副反应均用双位吸附单分子反应模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性树脂型的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于乙酸/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的优良特点。在催化剂用量为2%(wt),酵/酸比为1.2的条件下,反应45分钟,醋酸转化率可达99.5%。色谱分析表明没有副反应发生,使用工业原料连续运转500小时,催化剂活性基本稳定不变。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an effective wet-chemical route was developed in an aqueous solu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spindle-like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Pd NPs). Spindle-like Pd NPs in high-yield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using cet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CTAC) as surfactant and ascorbic acid (AA) as reduction reagent.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clud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TAC, AA, and NaI, as well a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for synthesis of spindle-like Pd NP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pindle-like Pd NPs wa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Spindle-like Pd NPs with high density of twins and sharp edges exhibit enhanced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the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相似文献   

17.
不对称合成是当前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本文简要综述有机不对称合成在医药、材科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及近年来催化不对称合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无水三氯化锑与聚苯乙烯反应,合成了一种稳定的高分子载体Lewis酸催化剂。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S—SbCl_3复合物在1650cm~(-1)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并在制备过程中小球变为淡青色。通过酸碱滴定法研究了该催化剂在酸化反应中酸转化率与反应时间、温度及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关系,并与PS—AlCl_3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丙酸的酯化反应,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PS—AlCl_3更好。并对高分子载体Lewis酸催化剂的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用红外光谱法筛选聚氨酯体系的催化剂。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既能够提供催化剂催化能力方面的可靠信息,又是研究固化反应的某些动力学参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含贱金属组分的低铂复合氧化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讨论了不同贱金属涂层、氧化铝涂层层数、双金属氧化物涂层以及改变载体组分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配气评价实验,筛选出三种催化剂。它们的催化剂性能与瑞典的Kiruna催化剂相当,净化CO95%以上。净化∑CH90%以上。而其中铂含量仅为Kiruna催化剂的十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