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稼轩词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现有的研究多着眼于辛词中的战争和军事意象,而对辛词的自然意象关注不够。辛词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这些意象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味,与作者的人格交相呼应,集中体现了作者高洁、坚贞的个性特征。文章以稼轩词中的竹意象为切入点,分析其词竹意象的内涵,探讨竹和作者人格精神的契合点,并进而梳理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由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创造而转化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传递是指以意象为载体传达独特情感活动的过程。作为词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巅峰,宋词以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的明喻方法,赋予词极强的情感表现力和审美意义。柳永词将风、月、酒、泪、柳、云、黄昏等作为意象符号,在意象传递中注重情与景的融汇、虚与实的结合,注重对韵与味的追求,对整个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宋词中的"雨"意象是词人心灵的产物,展示着多层次、多侧面的内在蕴涵,渗透出词人难以言表的情感流程。"黄昏潇潇雨"、"愁云恨雨"则是常见的复合意象,通过"雨"的这两种复合意象能将词人心中的人生短暂、时光流逝、情感相思、闲情逸致、人生坎坷、壮志难酬、国破家亡等情愫灵活的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
"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与功能的建筑形式,它凝缩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形式美的精华,集实用价值与观赏性能于一体,因而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亭"逐渐变成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的意象。宋代词人频繁地以"功用性亭"意象入词,并以之为核心载体,巧妙灵活地组合诸多传统意象,或写离别之痛,或诉相思之苦,或抒羁旅思乡之愁,或道行人不归之怨,营构出了种种凄婉动人的词境,展示出了丰富的悲剧美学内涵,从而使宋词更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稼轩词数量之多、题材之广、风格之多样堪称宋词之冠.他善于创造性地融汇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稼轩词雅俗相济、灵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其中对话方式的巧妙运用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文章拟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对稼轩词中的对话描写及其表达功能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张燕 《科技信息》2013,(23):160-160
姜夔,宋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词调音乐创作于公元1176~1201年。在他的词中,有反映爱国情绪和对金统治者压迫下的中原人民的同情的,如《扬州慢》等,而更多的是自伤身世、咏物酬唱与恋情相思之作,如《长亭怨慢》、《杏花天影》等。他的17首宋词调音乐,词体清空冷隽、高燕凝重,词乐协调,从容雅静。本文从创作背景开始到词乐的配合来着手研究宋姜夔的词调音乐。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唐宋词的语言特点、以及意象在唐宋词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并归纳出中英文意象的四种对应关系,阐述了每种关系的意象宜用何种翻译方法,最后指出了这两者间的规律性应该与源于意象复杂性和诗词译文较高诗性的灵活性相结合,才能在唐宋词意象翻译中既减少意象的意义损失又保证语境的完整、统一和顺畅.  相似文献   

8.
在简单分析意象及现代陶艺内涵的基础上,从意象生成之客观素材,意象生成之身心体验及意象生成之艺术表达形态三个方面分析意象思维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影响,并对意象思维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一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9.
张炎词简论     
宋元之交,张炎的词学理论和创作较全面地体现了宋词发展的水平。《山中白云词》三百首,多写黍离之悲、兴亡之感,贯穿于对江南山水与落魄飘零之模写中。词风深婉雅净、清丽疏朗,融合北宋词之浑化与南宋词之骚雅,集婉约词之大成。清初词坛“家白石而户玉田”几半天下。《词源》理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7,(5):83-86
柳永送别词《雨霖铃》中反映出,在宋代人们采用的出行方式之一为水路舟船出行。由于受到天气、水流、季节、传统习惯等影响,水路远行多选择在秋天并且是白天出行。词中所描述的傍晚出行的情况应是宋代送别文化中的"摇装"传统,切不可误以为古人真的在傍晚乘舟远行。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天津港大沽沙航道通航安全畅通,对该航道通航环境和交通现状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大沽口港区和南疆南港区泊位及到港船舶情况,通过分析通航时间和通航密度,计算了航道实际通航能力,指出该航道交通组织优化的必要性.依据港口发展规划,对港区货物吞吐量及到港船舶数量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沽沙航道交通组织优化模式和安全保障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居民出行特性,探索在出行链过程中移动互联交通信息对出行方式特性的影响。通过RP-SP(revealed preference-stated preference)融合调查获取出行者基本属性、实时交通信息属性及出行特征属性,建立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巢式Logit模型,对桂林市居民展开出行方式选择特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出行链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个体的出行活动和交通行为与移动互联交通信息关系愈发紧密;移动互联交通信息对居民出行方式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对私家车出行影响最大,其中实时路况信息属性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拥堵延误时间;交通信息获取的满意度越高,越能促进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该结论能够作为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推动移动互联交通信息下的路径选择与交通出行诱导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3.
预约出行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出行模式,为了确保预约出行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实施,交通控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因此对面向预约出行的车路联网与协同交通控制前沿工作进行综述。以交通控制为研究主线,对面向预约出行的需求适应性交通控制方法、保障预约出行效益的车辆控制,以及控制与服务协同3个方向的前沿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出行方式,预约出行对于出行时间可靠性要求较高,交通控制需要保障预约出行的行程时间可靠性。同时,还需要构建既有利于提升路网整体运行效益,又能保障预约出行车辆优先通行的控制方法。最后,需要推动交通控制技术和服务型交通管理技术的融合,实现交通控制与出行服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恰当地统计时间单位是调查和分析航道交通流的基础.基于非线性随机理论和数理统计理论,提出航道交通流分析中统计时间单位的选定方法,并以京杭运河为例,检验了统计时间单位方法正确.研究方法的基础具有普遍性,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包括随机、混沌在内的各类交通流相关问题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三维一体航标监测系统,对航标灯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内河航道的安全畅行.通过航标现场单元将监测到的信号与遥控指挥中心通过3G无线通讯网络联系起来,结合计算机软件服务平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遥控中心的监控平台上能对航标灯实时监测,保证航标的正常工作状态、航道的畅通.该系统将航标现场单元重要参数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清晰地显示出航标工作现场情况,为内河航道的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节约了航道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6.
:在交通流模拟体系中 ,为了模拟智能交通中用户在出行时能够获得当前交通状况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出行路径选择的情况 ,提出了一个新的微观用户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包含认识更新模型和出行路径选择模型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基于游客出行轨迹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旅游目的地交通结构已成为研究交通可达性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通过筛选、挖掘网络游记文本中的时空信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可达性模型、耦合模型等,以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黔东南州为例,分析了州内自助游网络结构特征与州内交通可达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州内自助游发展水平与交通可达性的耦合协调关系,为民族地区自助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 通过网络游记数据挖掘,州内自助游旅游节点主要有27个,且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经过的县(市);2) 黔东南州自助游网络整体密度较低,边缘与核心节点联系较弱,互动性差,网络结构整体呈现出不均衡性;3) 27个旅游节点中平均最短出行时间179.67分钟,其中肇兴侗寨可达性最佳,加车村及加榜梯田可达性最差;4) 旅游节点与所在县(市)自助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可达性耦合度与协调度整体较低,其自助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可达性存在一定错位.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活动分析法建立慢行交通出行二元Logit选择模型,根据慢行出行方式的特性,对慢行活动类型进行划分,确定慢行活动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变量的计算,得到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慢行活动类型下的慢行交通方式选择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影响因素对慢行活动的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弹性需求和短途交通活动条件下,慢行交通出行具有较大的优势。以陕西省渭南市慢行交通出行现状调查数据为例完成实证分析,表明慢行交通行为研究中应用活动分析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汽车靠右行驶的国家或地区(如荚固,中国大陆等等),在多车道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须遵循以下交通规则:司机必须在最右侧驾驶,除非他们正在起车。超车时必须先移到左佣车道后再超车并返回到原车道。谈文运用计算机璃程方法,研究在车辆严格遵守以上规则的情况下,道路车流量,车辆密度以及在限速条件下速度均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密度较小时,车流量和车辆密度几乎成正比;随着车辆密度的上升,车流量在达到峰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该文的研究成果对合理有效管理高速公路的运营承成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快速路实时交通状态估计和行程时间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和监控系统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实时估计和预测城市快速路上交通状态和任意两点间动态行程时间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理论引入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结合快速路上的固定检测设备,实时估计和预测未来几个时段的交通状态,并利用“虚拟车”法预测动态的行程时间.通过对上海市快速路典型实测数据的实例分析,发现交通状态估计模型具有良好的跟踪能力,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在畅通状态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几乎完全重合,拥挤状态相对误差基本维持在10%以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适用性和精度都令人满意,可为城市快速路交通控制和诱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