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杜德银 《科技信息》2013,(24):212-213
汽车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被盗的汽车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汽车防盗报警器的防盗性能太差,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本设计不但提高了汽车的防盗性能,还实现了远程防盗报警。在本设计中键盘主要是为了输入车主电话;LCD液晶显示屏主要是为了显示键盘输入的信息;摄像头是为了拍摄照片,并将拍摄的照片储存到存储器AT24C02里;传感器负责采集信号,把采集的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采集的信号做出相应的判断,如果是危险信号单片机控制应急系统对汽车进行断油断电,单片机再利用TR800模块通过GSM网络将图片和报警短信发送到车主的手机上,这样无论车主在哪里都可以通过手机得知汽车受到危险,及时的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车辆防盗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低功耗、易隐蔽、免安装的防盗定位系统.该系统的防盗定位报警终端不用汽车本身蓄电池,可放置在汽车任何位置,误报警率低,并能在汽车被盗第一时间内及时定位报警.实测结果表明,误报警率小于1%,报警响应时间小于3min,定位终端电池待机时间大于1个月,市内定位半径50-300m.  相似文献   

3.
以PIC18F458型单片机和西门子公司TC35IGSM手机通信模块为核心,设计出基于GSM网络与单片机控制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实现了汽车安全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控,以及防盗报警信号的动态采集分析和防盗功能的闭锁远程控制等功能,有效提高了汽车防盗报警水平,确保汽车具有较高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4.
卜令奇 《科技信息》2013,(22):231-231
本文设计出基于GSM网络和单片机控制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以PIC18F458型单片机和西门子公司TC35IGSM手机通信模块为核心,实现了汽车安全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控,防盗报警信号的动态采集分析和防盗功能的闭锁远程控制等功能,有效提高了汽车防盗报警水平,确保汽车具有较高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
王丹 《科技信息》2011,(13):443-443,444
建立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借助于车载终端实时导航、实时指引、超速报警、安全报警、报警求助等功能,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安全意外的发生。对于公司所营运的车辆的防盗防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TC35型号GSMMODEM为核心的防盗传感器的设计,通过利用单片机控制GSMMODEM收发短信,最终实现了远距离实时报警,车主可全程参加报警控制,对车辆实现警报声、监听、熄火等各项操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市场常用汽车防盗系统存在功能单一、可靠性低及非智能的不足,提出一种既防盗又防抢、实现远程监控的网络智能型汽车防盗抢系统——基于CAN和GPRS技术汽车防盗抢智能系统。当车辆被非法移动和破坏时,系统利用CAN技术及GPRS网络技术将被盗抢信息、图片和GPS定位信息发送给车主,车主即可对车辆实施远程控制并报警,挽回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从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系统硬件的研究及系统软件的设计三部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汽车防盗系统,汽车遭受非法开动,能实时发出警报。相对GPS汽车防盗系统,本文设计的防盗系统具有价格低、精度高、报警快,同时,系统能进行经度和纬度定位,便于追踪。  相似文献   

9.
由RFID、GSM模块与单片机相结合,组成一个实时的基于RFID的智能防盗系统。主要介绍了RFID模块AS3992、GSM模块TC35i与单片机的接口,给出了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软、硬件接口设计。防盗系统能采用现场声、光报警,同时还能通过短消息发送模块向用户手机或特定的其他电话报警。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GPS/GSM的车辆定位防盗系统.系统主要由GPS模块、GSM模块、微处理器和手机客户端四个部分组成.系统一旦检测到车辆被非法移动,立即发送短消息向手机客户端报警,同时报告车辆所处位置等信息,实现了一种具有盗车实时报警及盗后跟踪定位功能的车载防盗报警系统.文章最后给出了系统实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的安全性也日益重要.目前市场上的集装箱监控装置大多采用GPS+GPRS的模式.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定位导航系统,同时具备定位和短报文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拥有北斗/GPS组合定位、北斗短报文通信、手机蓝牙交互功能的集装箱监控终端.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移动式心电监护系统,该系统由STM32嵌入式心电采集模块、串口蓝牙模块、Android智能手机组成.嵌入式系统采集心电数据,通过蓝牙传输到Android智能手机终端,在手机端实现心电数据的显示、存储,并通过百度云客户端实现心电数据上传,以实现与远程医疗中心的交互.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手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较高及传统方法的进程监控问题,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ndroid 开发平台的手机言行记录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手机通讯录信息、文件加密操作、应用程序监控以及日志监控等方式实时监控分析手机用户的言行记录, 方便用户的自我监控与管理。该方法主要运用Intent 和日志监控实现软件监控功能,通过类FileEncrpter 对文件系统加密, 对录音加密则使用流加密, 运用MediaRecord 类和ACC(Advanced AudioCoding)编码实现音频录制。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效果, 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高轨道静止卫星系统(high orbit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system,GEO)具有波束覆盖大、信号传输时延长、星上资源受限等特点.当前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算法不能满足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降低卫星通信系统切换时延算法,该算法利用卫星通信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和历史测量信息获得切换位置区域,根据规划导航路径是否经过切换位置区域进行切换预判,结合移动终端移动矢量和移动速度对可能跨越切换位置区域进行更精确切换判决.与现有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利用了移动终端的功率测量和接收信号质量等传统参量,而且综合考虑了移动终端位置以及移动矢量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可以大幅降低卫星波束切换的时延,而且降低切换的乒乓效应.  相似文献   

15.
移动终端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智能手机,良好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是移动终端正常稳定工作的基础.溯源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背景.分析主流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及其发展趋势,对我国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进行剖析,以便为我国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小车的远程监控,使其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精确驶向设定的定位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安卓操作系统和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可定位智能小车。系统使用安卓手机作为远程监控设备,采用Eclipse集成编译环境,利用百度地图服务,设计了操控小车的APP。实际测试表明:手机通过小车携带的GPS传感器识别定位点,采用自行设计的控制策略得到小车的控制量,并下发命令至单片机,对小车的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已经步入一个以移动终端为主要通信工具的移动信息时代,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更多的隐私信息都存储在移动设备上面.而近几年来,Android手机更是成为移动设备中占有较大份额的设备.随着Android用户的爆发性增长,由丢失手机造成的隐私泄露的问题愈发严重.相对于个人电脑,移动终端设备更具有隐私性,存储在移动设备上的信息大多是个人最隐秘的信息,如往来短信、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等.而这些信息在手机丢失后就处于不可控状态,手机中的信息随时可能会泄露.为了降低Android用户的隐私泄露风险和减少用户的损失,本文设计实现了一个防盗追踪与隐私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为了合理调度车辆、为车辆选择最佳行车路线、对车辆故障提前预警,如何更加方便、可靠地获取汽车的实时状态信息,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运行在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上的汽车状态感知系统的客户端,通过手机蓝牙对汽车状态数据进行采集,同时获取GPS位置信息,通过3G网络实时的将这些数据上传服务器,实现了状态实时显示、历史旅程查看等功能。该系统可以替代昂贵的车载终端,有效地降低汽车状态感知的成本;通过手机作为通信终端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使用3G网络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可靠性高等特点。通过实际的运行测试该系统可以实时地获取汽车状态信息,可以使监控中心对车辆的故障进行预警,还可以优化车辆的调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手机防伪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移动通信手机终端防伪验证方法,并设计实现了基于短信平台和手机数据库的防伪验证系统。系统通过手机预置短信和开机超时自动发送的方式,实现对已售手机信息的主动采集,并利用基于数据加密保护和数据库查询校验的信息双向核实机制进行防伪确认。与传统方法相比,系统大大提高了手机防伪的可靠性,便于对销售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采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智能手机和移动公司GPRS的前提下,设计了一个基于GPRS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并采用MEPG-4算法来压缩视频进行传送;由于智能手机在本系统中既作为监控前端,又作为监控者,还兼有手机的基本功能,本文重点解决了手机响应这些服务时的优先级、相互切换以及重连问题(利用中断技术);最后,把本系统应用于校园的安全中,结果证明此系统在很少投资的条件下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并预测智能手机终将有一天会集成移动视频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