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目前通行的西方音乐通史著作版本有:国内学者的编著有《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以下简称《通史》),《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等主编,以下简称《简编》),《西方音乐史略》(李应华著)…;外国学者的编著有《简明牛津音乐史》(英国杰拉尔德·亚伯拉罕著,顾犇译,钱仁康杨燕迪校,以下简称《牛津》),《西方音乐史》(美国唐纳德·杰·格劳特著,汪启璋等译,以下简称《西方》),《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美国保罗·亨利·朗著,杨燕迪等译,以下简称《文明》)…由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属于音乐文化史的范畴,其他的论著都应看作音乐风格史。  相似文献   

2.
沈炼之是我国法国史研究的开路人和重要奠基人。他翻译了许多有价值的法国史论著,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法国历史的作品以及法国一些著名历史学家的著作;他撰写和出版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法国史著作,如《法国通史简编》和《法国革命史讲话》;他还组建了法国史研究机构,是中国法国史研究会首任名誉会长,并为我国培养了许多法国史研究人才。沈炼之在史德、史识和求学治学精神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玉的国家,远在新石器时代,如河南裴李岗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内蒙古兴隆洼文化层中皆有玉制品出土,距今已有7000—8000年的历史。古国玉史启文明,中华民族文明伊始,便与“玉文化”结缘,正如我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之一的章鸿钊先生,在所著《宝石说》中指出的那样:“世人爱玉之风亦真如中国为甚,爱之者贵其德也,贵之斯比之。又推而行之以成民族之美德。由是,玉与吾民族愈相与团结而有不可分离之观。凡研究中国民族史者必兼详玉之始末,盖有由也。”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宝玉石传奇是和氏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玉石传奇,半部中国历史”。和氏璧的发现,最早见于《徇子·大略》篇,其学生《韩非子·和氏》中记载甚详:“楚人和氏得玉璞楚  相似文献   

4.
近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揭晓 ,本刊姚远编审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一书荣获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是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专著 ,并首次采用文、理融通的方法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 ,从而开辟了新的新闻史研究的学科分支。该著出版 3年来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新闻出版署主办的《中国报刊月报》、中文出版核心期刊《编辑之友》、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编辑学报》,以及英国李约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和我国台湾合办的…  相似文献   

5.
说玉     
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中这样写道:“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其实。我国古代的优质玉,均是来自新疆昆仑山北麓的于阗,于阗后来也叫和阅或和田。和田  相似文献   

6.
王桂珍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139-139
原国家版权局局长宋木文先生发表在《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上的《当代中国版权制度建设的历程——〈中国当代版权史〉·序》近日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20期全文转载。该文认为,中国版权法学经过世纪之交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气派。它和其他众多社会科学的发展一样,既需要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的研究,也需要历史发展研究。版权法学的发展,如果没有历史研究,就会底气不足,缺乏后劲,而由李明山编审主编的《中国当代版权史》,不仅继承了中国的修史传统,也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欠。正所谓,鉴古知今,见微知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世界现代史”是世界历史研究或世界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在我国史学界引起广泛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开出版的“世界现代史”著作,已有20余部之多。“世界现代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首先是如何认识世界现代史的理论体系,因为这个问题不仅直接涉及到世界现代史的研究思路,涉及到对世界现代史主线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国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灾荒史,中国的灾荒史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饥饿中艰难挣扎的生活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特别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吴小凤著的《明清广西商品经济史研究》2005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大量丰富而翔实的资料为基础,从明清广西商品经济的综合考察入手,逐一论述了明清广西商品经济的历史基础、发展原因、交通发展与市场网络、商人与商业资本、货币流通等,试图揭示中国传统的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轨迹。该书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资助项目。定价18元。吴小凤著的《明清广西商品经济史研究》出版@于玉莲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里,把《史记》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地评价了《史记》在中国史学界和文学上的地位。这已成了定论。《史记》中的传记,是“藉人以明史”的,不同于后世的“藉史以传人”,前者以写人为主,后者以叙史为主。《史记》为了说明人物的荣辱和升沉,辨事之成败与是非曲直,司马迁在先秦诸子散文与历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刑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535年,为郑国大夫公孙侨(子产)所著。公元前511年,又有了晋国赵鞅所铸的“刑鼎”,鼎上铸刻的是赵盾所著的《刑书》。《刑书》和“刑鼎”的出现虽然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但严格地说,它还称不上是完整的法典。  相似文献   

12.
试论张舜徽的文献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舜徽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文献学家。他认为文献的含义,包括典籍与学者的言论,因而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张舜徽认为,文献工作者还应努力撰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以方便读者。他所著《中国文献学》一书,是我国现代文献学的奠基作,而其力作《中华人民通史》,则是一部体例独特、通俗易懂的通史新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日益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因素.2006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交通运输业”列为重点领域之-,其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纲要》中交通运输业的优先主题.自《纲要》实施以来,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形成了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培育并促进了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党历史上曾忠实执行了王明“左”倾路线的博古,是王明“左“倾路线的倡导和执行,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博古担任《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社长期间,严格遵循党中央的指示,对《解放日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新华社的机构建设和业务管理。为我党早期新闻事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我国新闻理论和新闻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衡阳的第一部“通史”——《衡阳历史文化丛书》,近期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6卷,分别为《历史风云》、《经贸史述》、《城邑沧桑》、《文化史论》、《教育史略》、《风物荟萃》,共计140多万字。  相似文献   

16.
镇江英才录     
马建忠 (184 5 - 190 0 ) ,清末语言学家。字眉叔 ,又名斯才 ,单名乾 ,江苏镇江人。维新先驱 ,语法泰斗。青年时代赴法留学 ,毕业于巴黎大学 ,获博士学位。回国后积极推进经济改革 ,曾赴印度、朝鲜处理外交事务。他精通英文、法文、希腊文和拉丁文。所著《马氏文通》 ,是我国第一部体系严整的汉语语法著作。全书征引经、史、子、集等古文辞近八千例句 ,详究我国汉语的结构规律 ,打破了 19世纪西方语言学家博布和施来格所谓中国语无语法的无稽之谈 ,深得后代名家推崇。梁启超说 :“中国之有文典 ,自马氏始。”孙中山说 :“中国向无文法之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传媒话语历经政治话语、经济话语两个阶段,现在正向人文话语转变,这正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由政治社会转向经济社会和人文社会的历史过程。本文仅以1950年至1977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改造”(或“社会主义改造”)为例,通过情景分析,深刻揭示中国当代传媒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同时展现中国当代社会经历政治社会这一阶段时所留下的历史印迹,说明中国当代传媒就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中国当代传媒至今也没有超越“党报时代”。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史料记载,由英国人美查(Ernest M ajor)于1872年4月创建的《申报》,在日本侵犯中国台湾和中法战争等重大战争活动中派出了自己的记者,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战地记者。方汉奇编写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和《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都记载了这一新闻事件。1874年6月,“日本  相似文献   

19.
关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史所”)的创建及其50年发展历程,席泽宗院士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40年》[1],廖育群所长发表了《回顾与展望》[2]。郭书春、陈美东、华觉明、罗桂环、王扬宗、汪前进、袁江洋等先生将在这次会上回顾和讨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学科史研究。他们的论文和报告已经很充实。在此,我仅简要地汇报一下自然科学史所最近十年(1997—2007年)的学科建设与研究课题。自然科学史所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的专题研究、学科史和通史研究,发掘、整理、研究和总结中国科技遗产,形成了注重内史的严谨考证、…  相似文献   

20.
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use)是我国石斛属植物中一个特有物种,也是我国传统、名贵石斛类中药材中享有国际声誉的一种药材,为稀世之品,并有“软黄金”之称。它最早被记载于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及其弟赵学楷所著《百草镜》中。据赵学楷记述道:“石斛近时有一种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