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推导粘滞系数的另一种方法。并分析了v— 和λ— 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粘滞系数实验中,小球在容器中的落点位置的不同,粘滞系数的测定值不同,本研究对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牛顿粘滞定律中粘滞系数两种推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气体处于非平衡态时,输运过程中的牛顿粘滞定律、粘滞系数及其物理意义,着重从微观角度给出粘滞系数两种较简便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推导粘滞系数的另一种方法。并分析了-/v和-/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讨论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中钢球的运动规律,为测定液体粘滞系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一般是测量粘滞系数较大的液体⒀若要测量粘滞系数很小的液体,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在实验室中进行⒀论文主要介绍如何用计算机来仿真落球法测量粘滞系数很小的液体的粘滞系数,从而对原有实验内容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7.
以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对气体粘滞现象做了定性的微观阐释,给出了一种比较简单的推导粘滞过程宏观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粘滞系数的方法,进而阐述了粘滞系数的微观实质,并对粘滞系数与气体压强的关系以及粘滞系数与气体温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此种方法避开了过多的、不必要的假设,对于低年级的大学物理热学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拓宽液体粘滞系数的测量范围,提高其实验的准确度等,对液体粘滞系数实验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即改“落球法”为“升球法”。该方法简便、适用、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从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运动特点出发,推导了滑块所受阻力和气垫层粘滞阻尼系数的表达式。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求出了气垫导轨处于水平时的气垫层粘滞阻尼系数,并求出了不同垫块高度情形下的气垫层粘滞阻尼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气垫层粘滞阻尼系数不是常量,而是随垫块高度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的量。  相似文献   

10.
王晶 《科技信息》2010,(25):I0174-I0174,I0179
采用落球法研究了蓖麻油的粘滞系数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测量小球在不同温度的蓖麻油中下落的速度,计算出粘滞系数,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处理,得出了甘油的粘滞系数与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振动盘式粘度计对混合工质的气相粘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采用相对测量的方法,测量了真空下的对数衰减率;通过氮气的粘度测量获得了工作方程的修正项,并通过测量HCFC22的粘度对实验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然后对HFC152a/HCFC22(质量分数15%/25%)的气相粘度进行了测量,测量温度293~370 K,压力0.1~1.9 MPa,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为3%,并关联了粘度、温度和密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水的粘度和扩散系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MD)研究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内能、粘度、扩散系数及径向分布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内能增加,粘度系数减小,扩散系数增大,且粘度系数和扩散系数符合Arrhenius行为.从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町知,温度升高,加剧了水分子的运动和碰撞,改变了水的微观结构,使内能增加,从而改变了水的粘度系数和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3.
振动盘黏度计的改进及R152a气相黏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已有的振动盘黏度计改进的基础上,利用高纯氮气对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标定.为了检验装置的可靠性,测量了温度为300K、压力为0.1~4.5MPa时的氩气黏度,实验结果与标准值的最大偏差为0.879/6,平均偏差为0.37%.用此装置对制冷剂R152a在温度范围为300~346K、压力范围为0.1~1.0MPa时的气相黏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所得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R152a的气相黏度方程,方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的最大偏差为0.37%,平均偏差为0.11%,可以满足其他研究和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螺旋槽干气密封润滑气膜角向涡动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螺旋槽干气密封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其槽形参数密切相关,优化槽形参数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应用PH线性化方法及变分运算干气密封螺旋槽内瞬态微尺度流动场的非线性雷诺方程,得到了气膜角向涡动刚度的解析式。继而利用复数转换和迭代法对稳态下气膜边值问题进行求解,求得了气膜涡动刚度的近似解析解。通过动态稳定性分析,获得了不同介质粘度、压力和转速下稳定性最佳的螺旋角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随介质压力和转速增大,气膜涡动刚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局域平衡条件,利用Maxwell速率分布律推导得到气体输运过程的一个普遍表达式,并对气体的三个具体输运系数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16.
渗透系数作为土的基本力学指标参数,是孔隙比和粘滞系数的函数,为了研究黏土中结合水对粘滞系数的影响,开展固结试验得到各级压力下的渗透系数与粘滞系数,并由高速离心机分离试验定量测得结合水量。结果表明固结压力增大,孔隙比减小,渗透系数随之减小,由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反算出动力粘滞系数,随固结压力增大而线性增大。压力较小时,结合水量变化较小;自由水减少到一定程度变为结合水排出为主。结合水排出会导致结合水膜厚度变薄,粘滞系数随结合水膜厚度减小而线性增大。所以,对于结合水含量较高的黏土,固结压缩过程中存在结合水排出现象,计算渗透系数时需考虑结合水膜变薄导致粘滞系数增大进而对渗透系数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According to the revisions of the MontrealProtocol,HCFCs are scheduled to be phased outbefore 2 0 3 0 . There is no single- componentrefrigerant to replace HCFC- 2 2 at this moment,although some binary and ternary mixtures havebeen proposed,e. g.,the HFC- 3 2 /1 2 5 binarysystem is considered to be a promising substituteto replace HCFC- 2 2 . HFC- 1 2 5 is included in mostof these mixture candidates,so its thermophysicalproperties should be accurately known.Sound speed meas…  相似文献   

18.
水力压裂煤层、注气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等生产工艺过程中,煤层中流体的运动是多相多组分流体的扩散渗流。假定煤层为孔隙裂隙二重介质,孔隙中只存在吸附状态气相,裂隙是气、水共存空间,孔隙与裂隙之间气体的交换量是渗流场中的质量源。试验研究了质量源与时间和煤层结构的关系,测定了吸附置换速率的衰减系数。应用多孔介质中扩散渗流理论,再运用质量连续方程,导出了多相多组分流体的扩散渗流微分方程。忽略占煤层中气体总量百分比很小的游离状态气体在微分方程中随时间变化,从而求出了单井间歇注气抽采煤层气井在注气过程注气量的近似表达式。分析解表明注入气体流量与注入气体压力和煤层气初始压力之差、竞争吸附置换速率成正比;煤层渗透率越大、煤层气和注入气体的混合粘性越小,吸附竞争置换速率越小和注气抽采煤层气效果越差;注气抽采煤层气工艺适合低透气性煤层。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膏体物料特性开展量化表征研究,通过分析膏体细观结构的物质组成,提出了一种全面描述物料特征的综合指标——固体填充率;开展膏体流变实验,基于宾汉模型对流变曲线进行拟合获得相应的屈服应力及塑性黏度,分析了体积分数、质量加权平均粒径、不均匀系数、细颗粒及水泥质量分数等因素对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从细观结构的角度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解释,最终构建了流变参数关于固体填充率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膏体屈服应力及塑性黏度随体积分数增大呈指数增大,随物料不均匀系数增大而减小,随细颗粒含量增大呈先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