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河南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本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部其他省份的激烈竞争.通过分析,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产业聚集区位的选择,培育产业集群适应产业转移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加快和范围的扩大,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其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和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促进产业集聚,提升经济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在对产业转移模式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产业转移模式中的注意点,以促进各地顺利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有地方政府力量、转移地区的离心力和承接地区的吸引力.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力量所起的作用明显强于国际产业转移中市场力量所起的作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临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能源短缺、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企业规模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而欠发达地区承接地在以上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在转移地区的离心力和承接地区的吸引力共同作用下,发达地区部分产业逐步向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欠发达地区承接地政府应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找准产业承接方向,打造产业承接载体,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在思想观念、产业、政策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地进行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和我国产业结构的区域布局调整,国际产业承接和国内产业承接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继续采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兼并收购两种产业承接手段外,承接跨国公司项目外包逐渐成为新兴的产业承接方式。目前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仍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仍面临诸多障碍和困难。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并没有按理论分析那样如期出现大规模转移现象,而是出现的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滞阻作用和中西部地区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与争夺产业转移的盲目竞争进而规模偏小、分散转移等现象,经过对两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与建议,以推进中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东部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创造条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韶关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区位优越、劳动力成本低廉、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配套产业不足、政策边缘化、第44号文件限制等一些劣势。韶关市要想抓住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产业外移的大好机遇.同时规避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环境威胁,就必须扬长避短,采取吸引产业整体转移,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规划,发展生态产业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首先利用区位商指数对东部10省区需转出的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其次利用改进后的梯度系数,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转出产业的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基于AHP分析方法对中西部产业的对接进行分析,提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之后,在外需萎缩和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的双重压力下,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加快了向内地迁移的步伐。中西部地区面临承接转移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承接到适宜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将关系到中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走势。从成本因素、市场化程度、产业设施配套能力、经济外向度、技术创新能力、环境承载能力6个方面构建了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指数。此外,利用该指数分析了产业承接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承接能力每提高1%,则导致经济增长0.843%。因此,产业承接能力的提高对于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培育产业承接能力。有利于中西部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9.
王鑫  杨延哲  董冰 《河南科学》2014,(11):2399-2402
针对目前对中西部地区意义重大的产业转移承接问题,对比研究了河南省及周边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构建了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括河南省在内共9个省份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以充分了解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情况,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并对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十余年来,由于西部地区固有的比较优势,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转移也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政策导向与承接对策两个方面,对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就是“要素西进”的过程,其前提是要素首先必须迁移出产业集群。东部产业集群具有的强大集聚效应使东部对各类要素的“极化效应”增强,该效应存在极强的路径依赖和正向强化作用。产业集群的内在竞争性促使集群内企业就地升级,加上西部的地缘劣势和恶劣的投资环境,东部已形成的产业集聚群阻碍着要素西进,西部必须挖掘自身潜在竞争优势,围绕西进要素培育产业集聚区,促使要素西进。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贵州高等教育 迎接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迎接西部大开发,贵州高等教育必须加快发展.首先要确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功能观、发展观、产业观、改革观、质量观、人才观);其次要创造性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第三要大幅度提高高校规模效益,加快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3.
成都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西部重要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佥融中心。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西部地区赶超了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区,成为中国GDP增速最怏的区域,中国西部的巨大发展潜力已经得到国内外认同。而作为西部经济中心兼旅游之都的成都吸引了大量外商与外国游客,但其各地多语标识却存在许多问题,给国外友人带来了许多疑虑与不便,有损成都城市形象。本文就此展开一系列讨论,以期反映问题,解决弊端,从而优化成都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4.
国家对百色的发展定位为,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百色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新兴铝工业基地,其发展始终离不开土地。因此,在实施工业兴市的战略中,由此产生的工业基地建设,包括矿产基地建设、能源基地建设、交通运输、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等,都涉及到土地流转所产生的问题。协调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对实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动态控制模型 ,分析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对策和策略。得出为了优化西部产业结构 ,需要大力发展关联度大、吸收劳动力强的第三产业 ,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 ;加强对西部的投资 ,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设施和更新改造投资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技术水平 ;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吸收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 ,有条件的省市应实现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到劳动密集型工业再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  相似文献   

16.
用线性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发现东西部地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其GDP差距并不大,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其GDP差距逐渐加大,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1991—2000年的十年间,东部GDP增长速度都远高于西部地区;另一方面,自从2000年以后,从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以来,特别是2004、2005、2006这3 a间,西部地区无论是人均GDP或总量GDP增长速度都反超东部地区,显示出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带来的绩效和由此带来的西部腾飞契机;通过神经网络数学建模预测分析得出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正处于双S曲线模型的中部时期;因此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契机,缩小差距,充分利用后来居上的发展规律,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油菜在我国西部农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西部是油菜的原产地,作物生长期内的气候特点,同春油菜的生物学特性恰相适应。春油菜作为冷凉气候区的优势作物,对西部多发的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有减避功能,其自我肥田固土效能和产品的工业开发增值潜势大于其它作物。菜籽油是最佳佐膳油和后备燃料油,菜籽饼是优质蛋白类饲料源,市场广阔。在西部开发中加大油菜生产比重和产品的高科技开发力度,可取得以农业发展促加工业发展的双重效果。在我国东部适粮西部适油的大生态格局中,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是《电工学》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活动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传统的课件通常是使用Office组件——PorwerPoint制作的静态画面,具有难以接受用户交互、难以实时反映电路状态等缺陷。介绍了《笼型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的电气控制原理》课件的设计过程,讨论了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Visual Fox-Pro6.0)编程手段,实现CAI课件的鼠标智能交互技术,使课件具有能够最大限度接受用户鼠标交互、实时反映电路及电路元件状态等优点,变静态为动态,变单媒体为多媒体,有效化解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