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是目前业界公认实现FMC(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最佳技术,文章详细阐述了IMS的体系架构及各功能实体,重点分析了利用IMS实现网络融合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IMS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蓝贤桂  宁星 《科技信息》2007,(36):99-99
IMS(IPMultimedia Subsystem)是多媒体业务控制和网络融合平台,是一个在PS域上的多媒体控制/呼叫控制平台,支持会话类和非会话类多媒体业务,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平台,而会话发起协议(SIP)是IMS的基本控制协议,它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在固网和移动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迈进的过程中发挥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本文就SIP在IMS中的关键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的3个层次,介绍了IMS的主要功能,将IMS与软交换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的中国电信网络融合的策略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现行网络融合的业务对QoS支持不足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IMS的QoS技术,提出了在网络融合中IMS的QoS体系结构,并详细地介绍了体系结构的各模块具体完成的功能,最后分析了在网络融合中引入IMS的必要性及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韩涛 《科技资讯》2011,(35):24-24
随着3G网络的大规模商用,目前下一代网络也变得清晰且触手可及。IP多媒体子系统(IMS)所具有的分布式、与接入无关以及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实现融合、开放的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IMS作为固定和移动业务网络融合平台的优势;然后介绍了IMS的业务生成环境和特点,提出了IMS全业务网络融合架构,最后给出了多媒体视频通信应用方案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潘德海 《科技资讯》2011,(36):27-27
本文首先介绍IMS技术发展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IMS继承现有传统固话网络的技术方案、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方案,最后总结IMS的引入将推进全业务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宋振亮 《科技资讯》2012,(18):26-26
本文主要介绍了所谓NGN(NEXT GENRE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网络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NGN的两个核心技术:软交换和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做了简要的对比和说明。最终提出IMS在未来我国网络融合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陶飞 《科技资讯》2007,(26):83-85
以IMS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目前备受通信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它即将成为三网融合方案的核心技术.由于IMS系统自身应用的灵活性和场景的多样性,导致IMS系统中用户相关数据相当复杂.而这些用户相关数据在IMS系统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几乎每一个IMS过程(如注册,会话等)都与它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有必要找出这些数据的相互关系,对他们的系统实现作一些研究,找出一种比较合理的,高效的数据组织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CSCF项目,首先介绍IMS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即用户上下文,然后介绍内存数据库的概念以及它在系统中的应用,最后重点探讨一下利用分布式内存数据库技术来实现IMS系统用户数据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志瑜  骆怡 《科技信息》2012,(13):96-96,95
关于软交换、IMS以及NGN的关系,目前业界的主要观点认为二者是向NGN演进的不同阶段。NGN描绘了融合网络的一个美好前景,而在向NGN的演进道路上,软交换是传统电话网络向分组网演进的初始阶段,IMS将主要完成多媒体业务的功能,随着IMS成熟性的增加,两者的应用将长期共存。本文主要从软交换、IMS、NGN展开分析,分别介绍了三者目前的发展、应用情况,最后介绍了可能的网络融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目前尚不支持媒体多径中继传输模式,提出一种支持媒体多径中继传输的IMS会话协商管控机制.将多径传输功能以一种业务形式引入至IMS系统,将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框架MPTS-AR与IMS系统相结合,使得IMS网络侧能够对媒体传输进行多径管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最大程度地重用IMS现有的网络架构,保护IMS系统的已有资金投入,提高方案可实施性;而且使得IMS网络侧有能力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媒体传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全膜法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的发展。阐述了全膜法理论以及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在火电厂的应用,指出采用全膜法工艺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产水水质优良,完全满足锅炉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某型笔记本电脑前盖板的注塑成形过程模拟为例,采用Moldflow对比分析了网格模型的简化对注塑成形流动、冷却和翘曲变形模拟结果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除了被删除小几何特征处的充填不足、气穴和熔接线模拟结果外,模型简化基本不影响其他模拟结果,但可以缩短70%的模型准备时间和50%的计算时间,从而快速提高整个分析进度。  相似文献   

14.
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释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及其有效性的内涵,提出了其有效性的评价原则,并且针对以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这三个管理体系整合为基础的三元一体化管理体系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以实例探讨如何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与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系统的观点,讨论了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内涵,对智能制造若干基本问题提出了认识上的见解.指出智能制造系统的本质特征是其整体的自组织能力与个体的自主性,其基本格局是分布式多自主体协同求解系统,并且具有层次性及层次自相似特征.最后讨论了智能制造系统的现实性,探讨了智能制造系统的两种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中间综合征(IMS)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经过,提出其治疗经验。结果32例IMS患者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29例存活,放弃1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识别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并尽快采用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离子迁移谱信号受到噪声干扰的现状,本文提出利用小波阈值降噪的方法对离子迁移谱原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建立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降噪模型,以图谱中的1ng TNT信号为实验对象,对阈值计算原则、阈值处理方法以及小波基的选择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sym5小波,将原始信号进行3层分解后,根据固定阈值原则(Universal)获得的阈值,按照软阈值方法对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并重构,原始信号中的噪声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