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科学家不久前发现,在希腊东南的爱琴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淡水。经科学家们研究分析,这些淡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海底有一处“海泉”。“海泉”每昼夜大约能流出100万立  相似文献   

2.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5,(3):27-28,26
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在深约300米-500米的洋面下,广泛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其中有一种被称为“头足类”的海洋经济动物(通常俗称为“鱿鱼”),是海洋生态系统链中独特的一环,这种一年生海洋动物既是鲸鱼、金枪鱼、鳕鱼等的捕食对象,而其本身又是诸多海洋浮游生物的捕食者。  相似文献   

3.
龙夫 《科学之友》2007,(2):30-31
古希腊神话中虚构的那些妖女的歌声,是古人对于那些不时由深海中传来的奇异的声音的惟一解释。那时,海洋的深处被视为一片永远寂静的国土,在里面生活的都被认为是“哑巴”。两千年过去了,人类学科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海洋声音学。人们于是知道,海一点也不“哑”,它能用千万种声音“讲话”:宏亮的、甜蜜的,甚至还有人耳根本听不见的。在每一个懂得这种语言的人听来,这种声音是在讲述一篇关于海洋深处生活的真实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赵勇 《科学之友》2005,(9):18-18
“土卫六”上虽然不存在海洋,但是很可能有火山活动的迹象。科学家们称,尽管来自“土卫六”上的图片似乎展示出了该星球上存在着一些河流、三角洲和海洋的迹象,但是事实上“土卫六”却是一颗非常干燥的星球。研究者们已经认识到了在这颗卫星的大气中确实存在着甲烷气体。他们据  相似文献   

5.
从今年4月开始,太平洋中部的气温一直就偏高.预示着“厄尔尼诺”现象将再次降临。“厄尔尼诺”指的是太平洋水温升高从而引起全球天气形式变化的现象。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的专家库斯基说:“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注意到整个太平洋赤道附近和南美洲附近的海洋的水温上升很快,同时,低水平的东风比正常情况有所减弱。这就预示着‘厄尔尼诺’将在太平洋出现。”太平洋上的其他种种迹象也表明,“厄尔尼诺”正在步步逼近。往常,有“厄尔尼诺”现象时,雷雨的位置会有所改变。正常情况下,雷雨的活动位置位于印度尼西亚附近,…  相似文献   

6.
黄埔     
《科学之友》2004,(8):80-81
在黄埔村,每走一步都踩着古巷的一段历史,每喊一声,都震荡着古韵的回响。这里的每块青砖,都承载着这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一段辉煌,每片瓦砾,都掩盖着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7.
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微生物资源,是21世纪亟待开发和利用的巨大宝藏。海洋中存在着许多自然条件特殊的环境,如低温、高温、高压、高盐、强酸、低营养和低浓度溶解氧等环境,一般的海洋生物无法在其中生存;只有某些具备特殊生理和遗传特性的微生物,如嗜冷微生物、嗜压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酸微生物、寡营养微生物和嗜热古细菌,才可以在这类环境中生长和代谢,产生独特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3,(12):7-7
在智利和秘鲁的海岸上,生活着一种与海岸石头天然融为一体的海洋动物。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了这种活着的“石头”,它就会爆开,显露出一团血红色的动物。这种被称作“皮乌拉”的怪异动物属于海鞘类。作为一种被囊类动物,皮乌拉体表覆盖着一层动物纤维素。它也是滤食动物:吸入海水,吃掉其中的藻类和微生物,然后吐出海水。但皮乌拉最惊人之处在于它的繁殖。  相似文献   

9.
南极好冷     
地球的寒极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很多人都能比较轻松地猜到——南极。确实,冰天雪地的南极堪称地球的“寒极”南极有多冷呢?在南极极点处,美国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的队员竖着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气温华氏-56度”(折算成摄氏温度即为零下79度)但这还算是南极非常“温柔”的温度在南极的孚斯多克湖上的冰面,前苏联的科学考察队员曾测对地球上有记录的最低气温:摄氏零下88.3度!这样低的气温意味着什么呢?在这样的气温下,把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的却是一阵冰雹;一块坚硬的钢板掉在地上,你会发现它竟然像冰一样摔裂了…  相似文献   

10.
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群让人难以捉摸的小精灵——海马,在它们的世界里,只有爸爸能够怀孕生子、繁衍后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马王国,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1.
1963年9月24日,一头约5.5米长的海洋动物在美国加州马里布海滩搁浅。一位正在海滩上溜狗的女士无意中发现了这头怪物,立即大惊失色:“沙滩上躺着一头大怪物!几分钟之内,“海怪”死在了海滩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马里布。一位过路人将“海怪”放到车顶上,打算把它交给当地有关部门。他的车开出不远就被两名警官发现。他们对“车顶上那头巨型动物”产生了警觉,于是夹击追赶“可疑”汽车。弄清事情原委后,警官和那位有心人决定请专家来。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动物学家博伊德·沃尔克闻讯后迅速赶到马里布,并将那头死“海怪”带回了他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大海中鲸的歌声使海洋科学家和海洋研究爱好者为之沉迷,鲸白勺声音在我们听起来很像是美妙的音乐。但是无论是陆地上的鸟儿,还是深海中庞大的鲸,它们的“歌声”是否也承载着某些情感信息,是否也表达了它们的喜怒哀乐呢?为什么我们管鸟儿、鲸,以及各种昆虫发出的声音称之为它们的“歌声”呢?因为在它们发出的声音里传送着某种信息,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之美,我们能感受到它们流畅悦耳的韵律,令我们为之动容。多年来,科学家们谨慎地求证着,试图解开动物的歌声之谜。人类逐渐认识到动物发声中内在的音乐特性,以及动物的“音乐”对动物互相之间的交流沟通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鱼是个“乐天派”,欢喜歌唱。其汛期发声频谱为400~1000千赫,峰值频率为800千赫,在100多米远的海区内,可闻其音。古代田九成著的《浏览志》云:“石首鱼每岁四月末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据科学家研究,它的发声旨在威慑御敌或寻求伴侣。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是否就存在我们人类这一种智慧动物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进入20世纪以后,根据一些科学家和探险家的考察,认为地球上还存在着另一种神秘的智慧动物——海底人。 1938年,在爱沙尼亚的朱明达海滩上,人们发现了一个“鸡胸、扁嘴、圆脑袋”的“蛤蟆人”。当它发现有人跟踪时,便迅速地跳进波罗的海,其  相似文献   

15.
星系团穿越“后发”中心一较小星系团已穿过“后发”星系团,经过其中心,现在可能正返回中心。一组美国天文学家说:“后发”正在消化着它近日的“午餐”。“后发”星系团位于后发座,是被研究得最透彻的星系团之一,是个极丰富的星团,距地球只有几亿光年,包括至少有1...  相似文献   

16.
藏在脑海深处的一张“脸” 你是否对曾遇见的每一张脸都过目不忘?如果是,那么在你的脑海中很可能储存着一张“标准面容”──听上去有点可怕,但这却是最新研究的发现。 最新的面容识别理论认为,我们的记忆深处储存着一张极有代表性的“标准面容”。我们无法知道这张“标准面容”到底是什么样子,但却可以推断出它很可能是大脑将其接触过的所有面容进行综合、平均后形成的。你正是靠着头脑里储存的这张“标准面容”去识别他人的。举个例子,你跟一位长着大鼻子的好朋友已多年未见面,某天你们在咖啡厅里邂逅,他与众不同的大鼻子立刻和你…  相似文献   

17.
挪威某公司目前研制出一款迄今世界上最微小的直升机。这款直升机的体积只有一个香烟盒大小,未来可用于间谍活动或者战场侦察。这款纳米直升机被命名为“PD-100黑黄蜂”,它由一台微型电动机驱动。直升机的发动机叶片只有10.2cm,可以携带一架微型数码照相机,飞行速度可达20km/h,可持续飞行时间约为25min。“PD-100黑黄蜂”直升机配备着世界上最微小、  相似文献   

18.
在成千上万次不停地袭击着地球的雷暴雨的补充下,地球的电荷产生了一个通常为每米高程100伏左右的电场。而当雷暴云在头顶上聚集起来时,这一电场可迅速增强为每米数千伏。本刊今年第10期的“业余科学家”专栏介绍了如何用一台名为“电场计”(field mill)的巧妙仪器来测量这些电场。该期专栏还提到,如果不是因为  相似文献   

19.
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历经艰辛和竞争,终于在10年后传出特大喜讯。参加该项目的各国科学家今年6月26日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绘制完成,这是人类科学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创举。如果将人类基因组比喻为一本由30亿个“字母”(碱基对)组成的生命天书,那么,这本天书由23章组成,每一章为一个染色体。而每一个染色体上,又包含着数千个被称为基因的“故事”。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测出人体所有染色体的30亿个“字母”的顺序,然后去读懂“故事”。6月26日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包含人体90%以上的“字母”的位置信息,这足以帮…  相似文献   

20.
侏罗纪,一个“巨人的时代”。体形庞大的恐龙在陆地上四处游荡;海洋中则游弋着鱼龙等海生爬行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