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地球》双月刊以内容丰富多彩、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为最大特色,它为广大读者开辟了十多个专栏。“山水名胜”、“大自然的魔力”等专栏的文章在尽情描绘让人心醉的名山胜水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它们的地质成因,让读者知道更多的“所以然”,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地球本质的认识。“宝藏”、“岩矿世界”、“珍闻小品”等专栏的文章向读者展示了光怪陆离的宝石、矿物、岩石,让大家在玩赏之余了解它们各方面的特性和用途。  相似文献   

2.
根据 B·弗兰克林和其他一些人在十七世纪中叶所做的试验,闪电才第一次被看作是宏大的静电现象。而且,试验者立即认识到弱电性是大气的一种永久特性,即使在晴天也是如此。曾经发现地球表面带负电荷,而空气带正电荷,晴天时在靠近地面的大气中存在着约为每米100伏特的垂直电场。对这种现象,先是从静电的角度作了解释,早期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大气电场是地球上固有负电荷的产物,这些负电荷也许  相似文献   

3.
跨世纪的优秀人才──访上海首届十佳科技启明星许晓鸣教授“启明星联谊会”云集了上海科教领域的各路英才,通过前几期“今日启明星”的介绍,读者对此当已有所了解。本期今日启明星专栏要推出的许晓鸣是一位在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领域成绩卓著的专家,这位36岁即出任上...  相似文献   

4.
如果电场看得见的话,那么即使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地方也会呈现出一幅令人畏惧的景象。站在山顶上,你将会看见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电场线从四面八方的地下冒出来,一直延伸到电离层你可以观看电力线越过地平线在暴风雨下聚集起来的情景事实上,比起地球的磁场来、地球的电场更加易变得多,对于我来说也更加有趣得多。  相似文献   

5.
预计一年后,西班牙一家公司开发的一种氦气球将把游客带到地球同温层。这种直径为128米的气球将爬升至离地35千米的高空,每人每趟5小时的旅行需花费人民币约90万元,但游客能体会到“太空旅游”的滋味,并且将有机会一瞥地球的曲线。乘坐这种“准飞船”应该会相当舒服,因为充压的吊舱直径达4米,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12,(6):5-5
2012年3月25日,电影《泰坦尼克》和《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伦乘坐深潜器抵达地球最低点——10843米深的“挑战者深渊”,成为单人成功挑战地球最低点的第一人(请参见本刊2012年第2期《再度挑战“挑战者深渊”》一文)。  相似文献   

7.
《科学24小时》2010,(1):52-52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最近报道,根据一支国际小组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恒星爆炸能够在太空中扮演超大功率粒子对撞机的角色,进而创造宇宙射线。宇宙射线实际上是指一直以来“轰击”地球的高能亚原子粒子。在这些轰击地球的微小粒子中,能量最大的相当于一个以时速每小时157千米飞行的棒球。  相似文献   

8.
挑绷子游戏这一历史悠久的技艺吸引了许多游戏数学家,尽管它并不是显而易见属于数学领域。我在最近一次论述挑绷子游戏的数学游戏专栏中(见本刊1998年第3期),用了“挑绷子游戏的算法挑战”作为该号栏标题,以期增加开发出一种描述其复杂几何性质的系统的可能性。我相信这一课题的确是属于数学领域的,我的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哈佛大学加布里埃尔斯教授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电场对反氢原子进行了“撕裂”实验,首次观察到反物质原子内部结构。这一实验类似于“将反氢原子放到一个电池旁边,反质子会因此而被吸引到电池的一极,正电子则将被吸引到电池的另外一端”。当外加电场电压等达到足够高,反氢原子就会被拆散,通过测量拆散反氢原子所需电场的大小,就知道反氢原子内部反质子和正电子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从而得以首次“瞥见”反氢原子的内部状态。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物理评论通讯》杂志上发表。在过去几年中,一些科学家成功地制造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0.
吴家睿 《科学》2004,56(6):23-25
当科学家温伯格(Alvin Weinberg)在1950年代发明“大科学”(big science)一词时,他指的是大型火箭和高能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显然,在那个时代,只有高能物理学被科学界公认为是大科学。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大科学也成为了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在《科学》上的“后基因组时代的思考”专栏就是围绕着“大科学”展开的。最近,笔者有机会读到蒲慕明教授为英国《自然》周刊撰写的一篇评论——“大科学,小科学”,感到该文提出了许多值得讨论的观点和问题。因此,笔者借此专栏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供蒲慕明教授以及其他关心此事的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06,(5):41-41
201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美国将在201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释放2个固定着陆器收集岩石样本,之后返回地球。此次任务命名为“月光”,它将在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南极艾肯盆地着陆,其目的是研究盆地形成的时间并将该地的土样带回地球进行分析。美国的科学家将为这2个着陆器确定盆地内最佳的着陆点。每一个探测器将收集1kq的岩石和碎片。“月光”任务将有助于了解盆地形成的独特过程。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9,(8):12-12
美国宇航局Terra卫星绘制了一张令人吃惊的新地球地图,展示了地球上几乎每一个地区的高程。据悉,这张名为“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的地图是利用Terra卫星上一架日本照相机拍摄的近130万张图片绘制的,由2.3万个拼贴组成的巨型网格构成,每一个高程点之间相隔约30m。  相似文献   

13.
地球气候的历史,就是寒冷期(冰期)和温暖期(间冰朝)互相交替的历史。在1万年前的上一个冰期里,冰川覆盖了地表的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星球最终逃过了被完全冻结的厄运?这对于气候学家来说是个谜.因为他们认为,在过去的2400万年里,气候的变化应该会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急降,使地球越来越冷,最后变成一个大“冰球”。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9,(6):23-23
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一颗名叫赛德纳的行星,拥有和地球差不多的体积和质量,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它就好像是地球的“姊妹”一样,让地球在宇宙中不再孤独。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认为在奥尔特云区域可能还有更多的地球“姊妹”存在。奥尔特云围绕在太阳系周围,在冥王星轨道外面存在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冰库”,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云团”。  相似文献   

15.
《科学24小时》2011,(1):52-52
意大利天文学家凯文·里尔登最近拍到一张太阳的特写照片,展现了太阳表面持续喷出的快速移动超热气体形成的喷流。在照片中,一种被称为“针状体”的扭曲管状结构从太阳表面向上喷射,速度可达到每小时7.2万千米,远远超过音速,而其直径可达482千米,长度与地球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6.
1999年2月7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星尘”号太空探测器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准备与周期性彗星“王尔德2”进行历史性的约会。“星尘”号此行雄心勃勃的目的,就是收集星际空间的尘埃,并在2004年拦截“王尔德2”彗星和捕获彗星的尘埃,于2006年把这些尘埃带回地球,供科学家们研究。“星尘”计划是自欧洲航天组织的“吉奥托”探测器于1986年定点飞过“哈雷”彗星和于1992年飞过“26P/GS”彗星之后,人类的探测器首次与若彗相会的任务。不仅如此,该计划也是人类首次尝试把星际尘埃和彗星样本带回地球。这是一项任务期长达7年、需要…  相似文献   

17.
第六感觉     
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法伊曼断言说:“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生命自然现象不是同电同时产生的”。如果把这一设想缩小一下,那么也可以断言,没有电效应就不可能有生物的生命。而这个结论已通过一系列出色的研究得到了证实。但是,在地球上所有的动物种类中,能够感觉到电场的存在,看来只有鱼类。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Gore  AI 《世界科学》1998,(10):2-4
技术创新的新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存储、处理和显示有关我们行星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大量的信息构成了“地理坐标”,它涉及地球表面每一个特定的地方。利用卫星对地面遥感形成“地球空间”(轨道)信息流,并将其中未经加工但有用部分的数据转变成为可供使用的信息。今天,我们经常发现我们能够得到比我们所能利用的更多的信息。陆地资源卫星(haha)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的环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陆地资源卫星每两星期对地表进行一次完整的成像,而且它已持续收集了20多年。尽管对这类信息有着巨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周俊 《世界科学》1997,(8):13-16
1993年,笔者曾在《世界科学》(1993.[2])上发表了“地球原始有机圈与生命起源同源说”一文,其中重点有三:一是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原始有机圈的起源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主题进行研讨,即‘以“地球原始有机物(圈)及生命的起源”这一命题来代替传统提法“地球生命的起源”’;二是提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的诞生不仅仅是原始(太阳系)尘云物质的凝聚、集结,而且是自前地球尘云时期起,到地球形成,直至生命出现,形成生物圈,其中有机物与无机物都是同源共生、同步演化和相关发展的”,即“地球由原始弥漫态星云到凝聚态星球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 《大自然探索》2012,(12):4-4
运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探测数据,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颗新型的钻石行星——距离地球仅40光年的“55巨蟹e”星。这个岩石世界的大小是地球的两倍,质量却是地球的八倍.科学家因此称之为“超级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