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市场化进程纳入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体系中来,其中,重点探索市场化进程对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影响。根据我国1978--2008年相关数据,运用具有交叉项的回归方程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改革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正在发生变化,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提高使通货膨胀从不利于经济增长转变成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间就表现出三类关系,一类是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间呈现出的负相关关系,一类是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间呈现的正相关关系,而四川、宁夏、新疆等地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间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所致.因此,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必须要考虑地区特点,对不同地区实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为数据资料来源,借助计量经济学中相关系数、标准差等分析方法,以格兰杰因果检测为主要分析手段,对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问存在显著因果关系,高经济增长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且两者之间的时滞大约为一年。但是,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则不具有类似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种经济问题,通货膨胀对各个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界不同学派经济理论的研究,了解通货膨胀的内涵,分析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温和的通胀率相对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而高通胀则有损于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通货膨胀自身和与经济增长的初步关联性对于一国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健康增长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分析我国1995年到2016年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当期对通货膨胀有一个正向影响,但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对通货膨胀有一个负向的影响;而通货膨胀滞后一期对经济增长有一个正向的影响。预测的结果表明,随后五年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从统计特征角度对基于差额统计量法、C-P概率法和时变参数法测算的预期通胀率做出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实际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预期通货膨胀对实际通货膨胀几乎没有影响,而实际通货膨胀是预期通货膨胀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量的观察分析数据,并通过建立通货膨胀的最优模型,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效应。通货膨胀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善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下,政府为了优先保证经济增长速度,使用货币政策和投资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以保持适度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趋势分解和条件异方差方法检验并描述了通货膨胀与我国经济增长及波动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相互的正向影响关系,而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相互影响关系。验证了我国实施通货紧缩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不振,美国经济虽然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欧元区经济在英国脱欧的冲击下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欧美经济波动对中国有较大影响,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特别关注欧美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增加带给我国宏观经济的不利后果。本文从经济增长、物价波动、失业状况和制造业发展等层面对欧美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欧美经济未来走势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业属于金融业的一部分,对经济发展起到风险补偿、降低生产的不确定性、提高劳动者素质等作用。近几年来,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方面的文献很多,但是大多主要集中于讨论关于银行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对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山东省1991-2008年保费收入与山东省GDP这两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可以看出,山东省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协整且互为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经济的回升力度在继续增强,美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但缩表、加息及政策的不确定性使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风险;欧元区经济复苏基础稳固,其成员国经济形势依然严重分化。欧美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重大,应重视欧美经济和 政治的不确定性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后果。本文从经济增长、物价波动、失业状况和制造业发展层面对欧美的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基于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结果对经济未来走势进行判断,并针对欧美政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M1/M2是评价货币供给流动效率的一个具体指标,也可以作为判断经济发展态势的指标之一.M1/M2的值趋大,往往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经济过热;反之,则经济趋冷,通货紧缩压力增加.从今年5月份开始,由于M1增速加快,M1/M2开始上扬,通货膨胀加剧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经济增长从过快转向过热的几率将会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供给冲击与新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释低通胀与低失业并存的现象与菲利普斯曲线所提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交替关系的不一致,研究了菲利普斯曲线经典模型萨缪尔森-索洛模型,发现其是建立在“工资成本惟一”这一假设基础上的,而忽视了其他成本,包括生产资料成本.本文对此模型进行了修正,在产品价格中加入了生产资料成本,并提出了一条新的菲利普斯曲线.新菲利普斯曲线解释了低通胀与低失业并存的现象.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产品价格指数,指出了信息技术投资对低通胀、低失业、高增长的新经济有贡献,即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生产投入,其价格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有利的供给冲击.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货币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与收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2个重要经济变量,即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其中,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比例不同以及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不同,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也不同,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合理界限的分析和国际比较,得出了在较低通货膨胀水平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货币供应量基本约束条件,货币当局应按经济成长的速度,长期稳定地增加货币从应量,即可保持物价稳定,使失业率保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又可使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这对合理制定经济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进入了正常区间。但自1997年以后,中国经济却跌入通货紧缩的低谷: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零售物价水平也出现负增长。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五年中取得较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GDP增速保持在8%左右,继续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化为过热,防止结构性价格上涨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的意义,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存在不确定的特点,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引入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综合评价模型。从实际地质条件出发,考虑影响成矿有利度的7 项因素,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该模型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信息熵理论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成矿有利度进行了等级判定,并对其进行了排序。将该方法应用于青海虎头崖矿田3 个矿带的成矿有利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意义明确,为今后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