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评陆荣廷     
本文从“义盗”与“反骨仔”,功臣与罪人,拥袁反袁,前进与倒退四个方面对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作了全景式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夕这一历史时期,广西先后被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旧桂系和新桂系两个军阀集团所统治。陆荣廷是广西旧挂系军阀头子,他原是清朝官吏(广西提督),后来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充任广西都督,他网罗了一批亲信,如:谭浩明、陈炳煜、莫荣新、马济、沈鸿英、韩彩凤、林虎、林俊廷、韦荣昌等,形成了以他为首的旧桂系军阀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护法失败后,孙中山移居上海,在他直接赞助下,以驱逐陆荣廷、建设新广西为目标的“改造广西同志会”于一九二○年成立。孙中山令陈炯明粤军从福建打回广东,十月底攻克广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兵败逃回广西。孙中山返穗,重组护法军政府,主要目标是进行北伐,打倒北洋军阀,统一全国,“拔乩返治”,“发展实业”,“保护平民”。(注一)为此,首先要肃清负隅顽抗的旧桂系残余势力,以免它为患广东,牵掣后方,一九二一年五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桂系兵分三路,进攻广东。孙中山下  相似文献   

4.
(1)广西新军的创办;(2)广西新军成立伊始,同盟会革命党人就在新军中发展组织,开展革命工作。辛亥革命时期广西的独立,实由广西新军促进;(2)广西新军不能通过武装起义夺取广西政权的原因:新军中同盟会领导人对夺取政权、掌握政权缺乏认识;革命党人政治上的短视,没有明确革命目标;领导新军的同盟会广西支部没有建立一个全省性的统一领导机构;广西革命党人缺乏对会党的正确认识,加上广西旧官僚、旧军阀势力的强大,广西独立后的政权终于落于桂系军阀陆荣廷手中。  相似文献   

5.
桂系军阀民族政策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桂系军阀在“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下。对广西少数民族实施保甲制,发展交通、文化教育、改良风俗,禁止滥用夷等名称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评价。  相似文献   

6.
宋教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思想和反袁斗争骆顺森宋教仁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在反对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政治、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本文着重探讨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政治见解及社...  相似文献   

7.
李济深与新桂系的崛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从维护广州革命政府的利益出发 ,为早日实现两广统一 ,完成孙中山北伐的遗愿 ,自 192 3年起就对新桂系采取了军事上援助、政治思想上引导、财政经济上支持的策略 ,使新桂系在 192 5年消灭了旧桂系 ,统一了广西。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成南京临时政府,但为时不久,却拱手把临时大总统的桂冠让给了袁世凯,因而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对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史学界众说纷云,《团结报》1986年第769期发表冯伯恒的文章中,认为孙中山让位袁世凯“是因当时革命派与反对派力量对比悬殊而采取的一种权宜策略,目的在于把旧派中的实力派分化出来。”接着他又说:“若以北伐用武力消灭清朝以袁为首的旧派武装,徒然延长内战,苦了百姓,且伤元气。由此可见,争取袁世凯,使他转向共和,还是比用武力解决好一些。我认为让袁是有策略性质的。”对冯文中所提出的“权宜策略”说,我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陆荣廷二次兴兵图粤与孙中山援桂讨陆之战是粤桂战争的延续,导致了陆荣廷政权的全面覆灭,促成两广统一,奠定了北伐基础.本文结合史实对战争的起因、社会背景及失败原因进行评述、分析.陆荣廷的跨台,是曾经作为革命同行者的军阀势力被革命者所取代的历史写照.  相似文献   

10.
王甲本(1898—1944),字立基,云南富源县中安镇人。其父王国栋曾任滇军某部团长,参与过推翻清朝及讨伐袁世凯的活动。 王甲本青年时代就读于云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受到革命思想熏陶。毕业后毅然投笔从戎,考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军事。 1918年,王甲本从云南讲武堂毕业。此后在滇军范石生部担任连长、营长等职。1922年,曾随范石生将军参加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之役及攻打广西军阀沈鸣英之役。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在朝鲜与日本激烈冲突,日本一再强烈要求惩办他。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内,大量聘用日本顾问,使直隶新政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在"卄一条"交涉前后,袁再次与日本激烈冲突,日本朝野一致认定袁世凯是日本在华占有优势的障碍,大力支持中国各种色彩的势力反袁,终于将袁世凯推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建立了军阀武装,从而出现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在历史上起着反动作用,因此人们对其评价往往是全盘否定。但从中国军队近代化的角度来看,袁编练新军,在军制、兵种、官兵的要求、训练与考核、奖惩、军事教育、军纪等方面,都同以往的军队不同,标志着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所以,袁世凯及其新军在近现代军事史上的影响和历史地位不能否认。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一生最为人诟病的有这么几件事: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他告密、出卖维新派;1912年,他窃取革命果实,成为民国第一个总统;1913年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暗杀,传闻是受袁指使;在生命最后时刻称帝,更是将他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相似文献   

14.
新桂系在治理广西的过程中,实施了“特种部族教育”,这是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新桂系在创办和实施“特种部族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质———创建特师、编辑乡土教材、推行多元文化融合、突出实用性等。“特种部族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考察其得失,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宋教仁遇刺,其元凶究系何人,实际上从当时时局进行分析,可以显而易见地排除袁世凯。宋教仁是南北矛盾的协调者与牺牲者。他积极推动的政党内阁政治,其实使国民党与以袁世凯为首的旧势力相妥协,从而阻碍了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初,广西省内政局逐渐稳定,新桂系集中精力建设“新广西”。在文化建设上,新桂系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开创了“特种部族”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广西社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蒋翊武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9个年头,但他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蒋翊武出生在一个城市平民家庭,20世纪初投入到革命潮流之中,先后加入了华兴会和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前,他加入湖北新军,组织革命团体,策划武装起义,被革命党人推举为起义总指挥。“二次革命”失败后,蒋翊武遭到袁世凯的通缉,最后被广西都督陆荣廷的部属枪杀于桂林。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斗争中,蒋翊武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被孙中山誉为“开国元勋”。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青年时代就是一个中国民主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并且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前后我国思想政治战线上尖锐激烈的斗争。在辛亥革命发生期间,鲁迅抱着极大的热情,参加了他故乡绍兴的光复活动。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软弱,对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妥协退让,致使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篡夺而告失败。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了鲁迅一个很深的刺激。他的理想和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迎来的一线光明立即被乌云遮住,这使他感到很失望。一九一二年五月,鲁迅到了北京。在那里,他“耳闻目睹”了“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和封建势  相似文献   

19.
1913年3月“宋教仁案”发生后,黄兴与孙中山在如何对待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原因以及中华革命党党章等方面分歧日益严重。孙中山建立中华革命党,而黄兴则加入欧事研究会。黄兴与欧事研究会不是与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分庭抗礼,有意分裂革命队伍,而是始终维护革命队伍的团结。黄兴与欧事研究会成员联络各方讨袁势力,为讨袁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在护法运动中孙中山的局限性和陆荣廷的民主性是两人关系的基本联结点,陆荣廷的封建性和孙中山的革命性是两人关系的根本对抗点,而孙中山反帝反军阀新三民主义纲领的确立使两人关系彻底敌对和决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