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为一个多维概念.鉴于目前城市化水平测度常用的单一评价指标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化丰富内涵的现实,剖析城市化的内涵,并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等方面构建区域城市化水平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1995-2009年辽宁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首先表现为经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次表现为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但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对区域城市化的贡献正在不断减弱.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对策,强调区域城市化各个因子的均衡发展是促进辽宁省城市化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地级市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阐明主要指标法评价城市化水平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根据城市化内涵及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等4个方面共选取了14项指标构建了湖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3年统计数据和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对湖北省16个市、州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是:湖北省城市化水平大致分为5个层次,武汉城市化水平最高;鄂州、黄石城市化水平较高;宜昌、襄樊、潜江、荆门、仙桃城市化水平中等;孝感、荆州、天门、成宁、十堰、黄冈城市化水平较低;随州、恩施城市化水平最低.这充分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和层次性,因此可供各级决策部门从区域整体来把握自己的优劣势,从而供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比较分析了1995—2010年吉林省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城市化水平关系,从人口、产业结构和就业共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四平市综合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1)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15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值偏低;(2)四平市城市化人口主要为市内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这是四平市呈现“虚城市化”的主要原因;(3)四平地区工业发展的较好大环境和资源基础对综合城市化水平贡献较大,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4)四平市就业结构为“一、三、二”模式,就业结构较落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殷学永  李娜 《太原科技》2007,165(10):24-26
在建立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单元,对河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分析了河南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特征,提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合理地测度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因子-聚类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山西省省域空间上城市化水平差异显著,呈中部凸起的空间分异格局;②山西省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可以采取"片区发展,整体推进"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选取人口、经济、空间、社会4个维度共17城市化指标,构建宁夏城市化综合水平的评价体系,并用结构熵权法和逐层加权法,对2001—2013年宁夏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宁夏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宁夏城市化综合水平得分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宁夏各地市间的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差异有一定的缩小趋势.未来宁夏的城市化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市化的内涵,在建立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原城市群中9个城市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对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做出基本判断,将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化划分为3种梯度类型,并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城市化发展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因而,对城市化发展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传统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方法,由于存在赋权的主观性等问题,缺乏评价的客观性.选择了由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发展、环境发展为代表的三大类、共17项具体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中提炼出5个主成分来对四川省内18个典型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给予综合评价,把四川省城市化发展状况划分为5类.找出了各类城市的优势和差距,针对性地提出了四川省城市化发展对策在于各城市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城市发展方面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国家和四川省提供的各方面优惠政策,制定相应对策促进其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选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4个维度16项指标建立了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熵值法及GIS技术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辽宁省14个地级市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及综合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大多数城市仍处于质量提升阶段;辽宁省城市化空间分异明显,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双核"城市化特征突出;以大连、营口、盘锦等城市为主的沿海经济带是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的引擎;空间城市化直观反映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的扩张、空间的拓展、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将对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对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对11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排名并划分为综合城市化水平较高、中等、较低和很低四个城市等级。并对加快江西省城市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