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王渝生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从此开始了他的科学史研究之路.之后读博士,做博士后,当博士生导师,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等.他从中国古代数学史、天文历法史拓展到科技通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成为知名的科学史家.在此期间,他为科技史成为一级学科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2000年,王渝生研究员调任中国科技馆馆长,开始了他从科学史家到科普名家的角色转换.在6年的馆长岗位上,王渝生研究员把22年来的科技史方面的积累同科普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撰写和主编二十余篇著述,发表科普文章百余篇,主讲科普报告百余场,为中国科普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先后荣获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突出贡献奖、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全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等.  相似文献   

2.
栏目主持人王渝生,科学史家,科普专家,研究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20世纪科普佳作奖等。  相似文献   

3.
栏目主持人王渝生,科学史家,科普专家,研究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20世纪科普佳作奖等.  相似文献   

4.
栏目主持人王渝生,科学史家,科普专家,研究员;曾任中国科技馆馆长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职;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20世纪科普佳作奖等。  相似文献   

5.
栏目主持人王渝生,科学史家,科普专家,研究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20世纪科普佳作奖等。  相似文献   

6.
栏目主持人王渝生,科学史家,科普专家,研究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20世纪科普佳作奖等。  相似文献   

7.
栏目主持人王渝生,科学史家,科普专家,研究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20世纪科普佳作奖等.  相似文献   

8.
栏目主持人王渝生,科学史家,科普专家,研究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20世纪科普佳作奖等.  相似文献   

9.
飞机发明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渝生,科学史家,科普专家,研究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20世纪科普佳作奖等.吕增建河南焦作大学基础科学系副教授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风筝,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儿一样在太空中飞翔.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史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现或发明都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也是社会的需要。要深刻理解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到历史中去追寻它的本源是有必要的。从本期开始,我们请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博士主持科技史专栏,和读者一起畅游历史上的科学之河,并探索其源流。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中国科技馆首场科普报告会上,馆长王渝生以博士的身份做了题为《“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的科普报告。王渝生说:“儿童之所以被认为是天生的科学家,是因为每个儿童天生都具有  相似文献   

12.
李志超教授于1974年从北京大学调到中国科技大学.从此,他在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研究之余,又开始进入科技史研究新领域.他在天文史、仪器史、科学思想史、哲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为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1月14—15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开幕式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封三图1—3),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韩启德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书记处书记、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吕昭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原理事长、国际科技史学会原主席刘钝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原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王渝生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原常务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姜振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孙小淳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李春才 《科技馆》2005,(3):I0003-I0003
2005年7月26日,由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技馆共同主办的《爱因斯坦——宇宙大匠》专题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白春礼院士,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先生,瑞士驻华大使马提内利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刘钝,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所长雷恩,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郑州市副市长龚立群,洛娃集团董事长胡克勤。  相似文献   

15.
李佩成,1934年农历12月生,陕西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他长期从事农业水土工程、水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11项,著书1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博、硕士生百余人。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被全国科协授予"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心底似乎一直有三大难题纠结着。一是"李约瑟之谜",英国学者李约瑟1930年研究中国科技史时发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二是"诺奖之痛",渴望中国的科技、文化与世界形成良性对接的国人一直被诺奖情结困扰。为什么诺贝尔奖总是中国大陆无缘?虽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零的突破,但这种困扰依然没能减轻。三是"钱学森之问",2005  相似文献   

17.
忆阎康年师     
阎康年(1933 ~ 2011年),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物理学史和技术史.他勤奋、专注,30年来著述论著两百余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社会公开招收2008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5名。1.招收条件科学传播、科技哲学、科学与社会、科技史、科技政策等相关专业、理工科背景并有科学普及工作或研究经验,品学兼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2010年5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的科技史家访谈录25篇,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科技史口述史料.通过回顾系列访谈的缘起、经过,总结了访谈的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李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曾获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奖(2003),中国科学院科普先进工作者奖(2004)、北京市海淀区高新技术老科技先进工作者奖(200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先进个人奖(2005)、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活动现今工作者奖(2006)、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有突出贡献科普作家奖(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