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销商在展业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卖产品不如卖自己”。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直销商个人口碑在直销运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直销商来说做直销的过程也是不断打造直销商个人口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当直销新人由一张“白纸”成长为轻松销售的直销高手.心灵激励与潜能开发是直销商必胜的秘诀:当直销高手向组织领导人和成功领袖的角色转变时,快速建立、巩固和发展直销队伍是当务之急:在一流团队领袖挑战超级直销商的过程中,团队策略构建和系统管理运作是突破极限目标的砝码。  相似文献   

3.
令直销新人由一张“白纸”成长为轻松销售的直销高手,心灵激励与潜能开发是直销商必胜的秘诀;而当直销高手向组织领导人和成功领袖的角色转变时.快速建立、巩固和发展直销队伍又是当务之急;在一流团队领袖向系统领导人冲刺的过程中,团队策略构建和系统管理运作成为突破极限目标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4.
“信任”在社会科学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同理,安全信任作为对安全的行为期望,在安全领域也是一重要概念,为填补安全领域信任研究的不足,完善安全社会科学的内容,对安全信任基础理论进行研究。首先,基于信任与安全的关系总结出安全信任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其次,提出安全信任的概念,对安全信任过程进行界定与区分。最后,将安全信任划分为社会、人际和组织信任维,并构建安全信任网络,具有对实践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既禁止了“团队计酬”的奖金制度,又将直销人员的奖金上限订为30%,让直销公司和直销人员在销售的奖励制度上没有太多的弹性运作空间,原来上下级直销商之间“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也随之消失;上级直销商辅导下级的经济动机不存在了,理论上“直销团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但是很多成功的直销团队,其成员之问已经有多年共吲奋斗的经历,团队成员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这些直销团队是否会自然解散呢?它们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值此直销公司努力争取直销牌照的关键时刻,直销团队的未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本文试着从直销团队的功能和价值来探讨直销团队的存废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代地方科技》2005,(8):89-91
直销商本质上既是一个SOHO族,又是一个创业者。创业者跟当伙计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当伙计有许多打混的空间,老板不在,主管出差,免不了会来个闲磕牙、喝茶、看报纸。可是,创业者如果一打混,恐怕就要面临倒闭的厄运。直销的创业门槛也许不高,“倒闭”好象看上去也无大伤,但是,与其做直销做到失败,还不如不做的好。有一句话说:“如果不能没事找事,就会不知如何是好,到最后就真的会什么事都没有。”所以说,当一个直销商,尤其是刚入门的菜鸟,在羡慕别人的财富、崇拜领导人光环的同时,也一定要先认同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没事找事做”。这其中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能够把有限的时间应用起来,取得最大的效率,从而得到真正直销事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是由于中国直销也曾经让政府伤透了脑筋,因此政府的所有谨慎都毫无遗漏地反映到了本次直销立法上面。从草案中可以看出,政府不但为直销企业立起了“内外资准入条件”、“教育训练”以及“保证金制度”三大“铁门槛”,还在奖金拨出比例、自产产品比例和直销商管理方面作出了诸多限制。对于热切盼望立法的企业和直销商来说,怎么去迈这一道道“铁门槛”,可谓费尽心机。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对直销的印象,是直销商多半动员亲戚、好友加入。事实上,亲朋好友等强连带并非合适的销售网络。这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亲近的人际网络不是扩展组织的最佳管道。Granovetter探讨社会网络对个人求职的影响时发现,家人、好友等强连带往往提供重复而多余的信息;相反,弱连带反而是推荐工作时较有力的网络。Uzzi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些急功近利的新直销企业过多关注直销网络,而忽视真正给客户传递价值的根基是产品或服务。常见的错误观念是,直销网络是企业运营的命脉,在网络中流动的产品并不重要,只要有了网络,随便卖什么产品都可以实现“利润倍增”。这种思维模式的极至便是“老鼠会”,网络中销售的不是产品,而是虚拟的“权证”或空头支票。国家已经严令禁止企业采取这种操作方式。只有能为客户所认可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帮助直销企业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人际信任思想,对中国人的人际信任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人际信任与文化的关联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信任思想的梳理、剖析和解读,得以管窥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特点:中国人的人际信任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仍然以宗亲关系为出发点,从而促进着人际关系的和谐。改善中国人的人际信任状况需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健全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11.
善待直销商     
没有见过哪个行业的经销商像直销商这样对企业如此忠诚的,这种忠诚与直销业的特征息息相关。如果要区别直销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差异,直销商与直销企业的关系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直销产品,是一门了解和洞察人性的营销哲学。修筑属于自己的“管道”,是积累财富的最佳方法。直销企业不是“生产产品”而是“生产机会”;直销团队不是“推销产品”而是“推销梦想”。有了正确的定位之后,我们就能真正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直销商。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做直销,面对政策的要求和市场的真实需要,建立人际网络很重要,店铺同样很重要。直销这个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直销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店铺,但是我们今天并没有几个企业将这种必然性重视起来,虽然有很多企业提出了诸如“三网合一”、“六网合一”这样的口号,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直销业20年,涌现出了大量出类拔萃的杰出直销商,他们是企业销售队伍的中坚力量,至今活跃在中国直销市场的第一线,他们或伴企业风雨同舟终成正果,或在企业退出之际勇敢承担责任为团队寻找到了更优势的发展平台,他们是中国直销界的真正表率,为推动直销业发展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开始做直销,很多人从兼职做起,所以时间管理尤其重要。很多优秀的直销商都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可以管理的时间并不多,而只有“可管理时间”才最有价值。那么,什么是“可管理时间”呢?  相似文献   

16.
《当代地方科技》2007,(1):52-55
2006年岁末,各行各业都在盘点,本刊于2006年12月针对国内直销状况策划了《2006中国直销风云榜》(第二届)对2006年中国大陆的直销进行了盘点,而美国著名直销杂志MLM insider近日也隆重推出了年终盘点,这里本刊特别转载“2005-2006年度直销商选择最佳直销公司”、“2005-2006年度编辑选择最佳直销公司”两个部分,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地方科技》2004,(3):25-25
“工厂 直销”模式不会改变? 2004年2月11日,安利母公司安达高全球副总裁侯立威在北京向媒体表示,直销法中如果包含必须采用“直销十厂家”模式的规定,即坚持直销商必须在华具备生产基地的观点,这将违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此言一出,立刻在业内引发高度关注,甚至有媒体预言,这将是安利在直销立法中的底牌初现,质疑直销法一旦为无厂家直销发放通行证,那么安利将会关闭中国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8.
直销是人的事业,激励是直销事业的灵魂,通过激励并附诸行动的直销商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获得满足,有的还能够实现自我最高级的需要。因此,无论是自助还是助人,优秀的直销商应该熟悉动机知识,力求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以便准确的把握自己或伙伴的需要,致力于建立美好远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内容和方向的决定性影响、由于这种关系而带来的人际传播中"装相"与"本相"的冲突。作者认为: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的,因而人际传播中会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契约,"决定着人际关系,并影响传播的内容、情感的表露,尽管传播双方或多方并没有实际签订什么契约,规则却是潜在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看到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晓丽和上海东方无店铺行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顾问甄刚共同翻译的《解读联邦多层次直销法》一文。文章原作者是jeffreya.babener先生,是多家美国和世界超大型直销公司的法律代表。这篇文章从作者角度解读了2003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向美国国会提供并获得通过的一个直销法案h.r.1220。该法案表明,美国首次在法律上认可了合理限度内的直销商个人消费,至于什么是合理限度的个人消费,该法案没有做出明确规定。1998年我国国务院全面禁止了传/直销,原因是这种方式“不符合国情”。那么究竟有什么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产品价格和奖金制度。价格问题比较复杂,这里暂且不谈;奖金制度应有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的问题,因为在直销商的生活消费能力、直销产品对一般消费者的销售力这两个因素上,我国与直销业比较成功的经济发达市场还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