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踏进一九九七年,香港与内地都有各式各样的庆祝回归活动。尤其是在香港,名目繁多的回归庆典更是多不胜数。在这个历史性时刻,在香港已成立29年的长春社,亦被中外许多传媒问及怎样庆祝回归。作为一个民间环保团体,我们应该努  相似文献   

2.
经常有人问:香港、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在中国地图上还标着"香港(英占)"和"澳门(葡占)"字样?香港、澳门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向大家简单地谈谈这两个问题.先说香港.我们现在所称的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个部分,这个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位于珠江口之东,现有面积1,061.8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岛75.6平方公里,九龙11.1平方公里,"新界"(包括大屿山等周围岛屿)975.1平方公里.人口520万,我国同胞占98%.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l]“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提出来的。这个构想是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出发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1983-1990年间,邓小平在许多重要场合谈到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时,对“一国两制”构想进行了深刻地阐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思想:首先,坚持一个国家是根本、是原则,社会主义是主体,是前提的思想。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和台湾与大陆统一后,中央人民政府将分别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进一步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实质,是如何发展中国经济,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集中反映了这一要求,因而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做两件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事情:一是促进香港和内地以及中国和国际之间的科技交流;另一件事就是力图将我研究了几十年的电动汽车产业化。我此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 能够看到电动汽车代替汽油车跑遍大街小巷。我一直认为,电动车一定会代替汽油车。有两个理由:一是能源问题,二  相似文献   

6.
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这是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原始人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有史以来,人类对人的理解却有着清晰的轨迹。奇怪的是,尽管在我们眼里人类社会与一般的动物界相差越来越远,但是随着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苦苦追寻,人  相似文献   

7.
与复杂的跨国网络与跨界互动相比,公民身份却划分了清晰的边界。香港回归中国主权后,对其公民身份的类别划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依照香港基本法中对居留权的定义,很大一部分——近一百六十七万人——可以享有这个权利,反映出香港与内地的跨界社会关系有着复杂历史。尽管香港与内地的社会和经济高度统一,但其边界仍然严格限制了人口从内地向香港流动。这种既统一又分离的状况导致了一种复杂的对立,部分地反映在关于居留权的争论。即使那些已经成功移民香港的内地居民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最严峻的是怎样在香港这样一个住房价格最高的城市中获得可以负担的住所。因为新移民无法申请公营房屋,但这些房屋却占香港房屋总数的一半。而其私人住房的价格又是世界上最贵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年岁的增长,人进入独立思考问题阶段以后,对万事万物的由来总爱问个为什么,想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人是怎样形成的?是人们首先最普遍关心的问题,其次一个问题就是民族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分成不同的民族?在古代的民间,由于文化科学水平低下,人们无法用科学的观点来说明这个难题,只好抓住区别民族的某一特殊现象,用讲故事的办法来解答这个人们悬念的问题.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就有这类的故事.苗族有这样一个故事,前段讲述了天地星辰的由来,姐弟成婚,繁衍了人类,接着就说,人们怀念从前"阴阳嘎"(译音)天堂般的田园生活,想上天去寻找.于是他们建起一座很高的塔,有台阶可登高,玉皇大帝怕这些人到了天上会扰乱他的幽静生活,差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统一的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率先实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澳门的回归是继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洗雪国耻彪炳史册的又一民族盛事,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伟大胜利,它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1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  相似文献   

10.
人们给旅游业起了个含义深刻的雅号:“无烟工业”。这个投资少、不用燃料,而又赚钱多的行业并非任何国家和任何地区都能搞得好的。香港的旅游业却搞得非常出色。 1984年到香港旅游人数达280多万,旅游收入超过120亿港元,比1962年增加10倍多。现在,旅游业对香港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源,它同贸易、制造业、房地产建筑业并列为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是香港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份。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象香港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很贫乏的弹丸之地,怎么能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间,发展成世界上享有盛  相似文献   

11.
中印边界问题是一个全世界瞩目的问题。对中国人民说来,中印边界发生争端是不幸的。中国政府一直尽最大努力谋求这个问题的友好解决,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取决于中国一方面。中印边界当前的局势怎样?双方主张怎样?为什么中印边界问题至今不能解决?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第64届Interstoff,世界上最大的纺织面料展销会于1990年10月23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商品交易会场举行。印度有60位参展商参加,处于领先地位。紧接着是日本,参展商为35人。其余来自中国台湾、南朝鲜、印度尼西亚、香港、中国等地。39个国家的1200位参展商吸引了80个国家的29000位贸易专家,比1989年的秋季展销会增长8%。几乎45%的参观者非本国人,其中250人来自日本,在国外参观者中居首位。明显增加的中国参观者是1989年的4倍,印度尼西亚人是以前的10位。另一亚洲人来自南朝鲜、印度、香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泰国、新加坡、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等地。  相似文献   

13.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86-86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地域特征已成为江湖中不可磨灭的印记,直销江湖亦不例外!古有项羽的八百江东子弟、曹操的10万青州兵曾国藩的湘军,今有直销的台湾帮、香港帮等。 江湖里,不断有人退出,不断有人加入,江湖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让我们走进这个承载了太多人梦想的江湖,看看是哪些人在主宰现代中国直销版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困扰香港的越南船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是越南人从海上向外涌流的一大跳板。自1975年首批越南船民涌入香港以来,进入和滞留香港的越南船民逐年增多,目前已达20余万。多年来这个问题成为香港当局的一大包袱。从1975年至今,香港当局为越南船民的花费  相似文献   

15.
"文学香港"与都市文化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香港"这个论题的提出,是想探究"文学"在形成"香港"文化身份的过程中究竟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特别在以民族国家作为基本规划单位的现代,香港作为一个大都市,它是否有可能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从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以及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都市文化认同的建构当然不能依赖于刻板的想象方式,"文学"为香港文化身份的获得提供了不同的想象和理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是谁?我们与这个世界有着怎样的联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科学家们在把DNA技术用于为人类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人类竟有几个超级祖先,即在众多人身上留下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在大学生中,积极报名参加业余党校学生的人较多,写入党申请书的偏少,被发展入党的人更少,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怎样改变这种状况,是一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是: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未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又对中国实行禁运,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决定集中力量处理更紧迫的问题,不搞“四面出击”。维持香港现状,可与英国  相似文献   

19.
一、1990年初“雅芳”进入中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位香港人在香港及大陆东南沿海几个城市以传销方式销售日本JAPAN LIFE(日本生命)公司生产的磁疗床垫,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传销。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和观念,传销是新生事物以及国家法律空白等原因,加上这种销售靠的是人们口耳相传,因此不必为大陆出现传销“上纲上线”。  相似文献   

20.
正周边外交需要思考的问题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对今天的中国周边外交,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思考。第一,中国的主要对手是谁?或者说,影响中国发展的主要对手到底是谁?谁有能力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才能对周边外交有更加清晰的思路。第二,怎样处理中日关系?我认为,中美日这三角关系是互动的。中日关系越近,中美关系就越近;中日关系越远,中美关系就越远。道理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