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履带式起重机的最大接地比压在编制吊装方案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中并没有提供,根据GBT14560-2011《履带起重机》中对履带式起重机静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一种最大接地比压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履带式设备标称的平均接地比压不能真实反映设备使用过程中地基的受压情况,且现有文献中没有对实际接地比压进行系统论述的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履带式设备工作过程的等效模型,基于履带接地面积内比压呈平面分布的假设,系统推导了各种工况下最大接地比压的计算公式,包括设备重心在行走部X向对称面、Y向对称面、不在行走部对称面上三种工况下设备接地比压计算模型。为了保证设备工作过程中接地比压尽可能均匀分布,要求履带接地面积内任意位置的接地比压大于0,文中分别给出了三种工况下重心位置的约束条件,用以指导接地比压的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履带式三角形车轮的通过性,计算了某型6×6轮式车辆的接地比压和爬坡牵引性,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中建立了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对履带式三角形车轮车辆在压实干土路面上的直线行驶和越障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履带式三角形车轮能够将原车接地面积提高135.71%,接地压力降低57.58%,牵引力增大38.5%,垂直越障高度由550 mm增加到600 mm.仿真分析动态、准确地反映了履带式三角形车轮车辆的运行过程,表明了履带式三角形车轮较普通轮胎出色的通过性,体现了RecurDyn软件在履带式三角形车轮动力学仿真分析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履带式起重机的地基承载力,将履带式起重机的偏心荷载等效成均布荷载,同时以履带式起重机的允许沉降量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过理论验证以及有限元模拟表明,等效均布荷载可以代替偏心荷载,履带式起重机的允许沉降要求比相对沉降法荷载板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更加苛刻,这种方法理论上是安全的,可以为实际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机耕船试验资料的出现提供了选择设计参数的依据。船体接地比压的问题,是机耕船的设计参数重要问题之一,对船体下陷深度,行驶阻力,通过性等影响极大。依据各种土壤机械性质选择合理的接地比压参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土壤机械性质,对机耕船船体接地比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供合理的比压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6.
轮履复合式变形车轮机构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结构环境地形的特点,结合轮式、履带式移动机构在复杂地形环境中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一种可在轮式、履带式之间进行自由切换的轮履复合式变形车轮的设计。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得出了变形车轮各机构参数对接地长度的影响,为最优化机构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析机构参数对车辆通过性能影响,其结果研究表明:变径比越大,与轮式模式相比,履带式运动的越障优势越明显;同时,相对履带式运动而言,轮式运动快速灵活的优势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考虑基础弹性的履带式起重机回转工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回转工况下基础变形导致履带式起重机侧向荷载增大甚至引发臂架破坏或倾翻事故的问题,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考虑起重机机械结构与弹性基础的耦合作用,应用Adams软件建立多体刚柔耦合作用模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不同的地基系数、回转速度以及起升高度对起重机臂架危险截面应力与整机倾翻稳定性的影响,得到特定基础条件下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参数,为履带式起重机的设计以及安全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斌 《科技资讯》2010,(15):24-24
起重机配置的电气设备容量较大,保护接地是预防电击的主要技术措施。起重机保护接地主要由保护接地电路、防护电器设置和外部接地连接三个部分构成。本文详细分析阐述了起重机保护接地各个部分的检验检测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在土槽内进行的履带板推力滑移特性的试验结果。土槽内的土壤是取自水稻田的中粘壤土。分析结果指出:增加履刺高度就相应地增加土壤对履带板的最大水平推力(绝对值与拉动履带板的水平牵引力相等)。增加履带板接地压力也使最大水平推力增加。土壤含水量大小影响履带板接地压力所产生的作用。在直刺、人字刺和圆弧刺三种履带板中,其他条件相同时,制造简便的直刺履带板的推力最大。在试验过程中,还观察了在履带板作用下的土壤失效模式。为了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寻找提高履带式行走机构通过性,降低能耗的最佳途径,今后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壤含水量大小影响履带板接地压力所产生的作用。在直刺、人字刺和圆弧刺三种履带板中,其他条件相同时,制造简便的直刺履带板的推力最大。在试验过程中,还观察了在履带板作用下的土壤失效模式。为了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寻找提高履带式行走机构通过性,降低能耗的最佳途径,今后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起重机是起重机械的一种,俗名吊车,多用于以水平或平行的方式搬运重物,常间歇交替性工作。近年来起重机等设施已被愈发广泛的使用,在方便了工作方式与提高工作效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安全威胁,造成了数额不小的经济减损。对此,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已经制定了关于起重机械包括起重机的使用规范,并已执行于今日的使用中。本文主要针对起重机的重点保护,即保护接地展开,首先对起重机的保护接地进行简要介绍,而后浅要对起重机的保护接地检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传统单自由度履带式起重机输出轨迹不够灵活、作业空间有限以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首先运用功能分析方法求解其起重执行机构的运动输出规律并获得了实现起重运输作业的机构拓扑结构学要求。其次利用平面基础闭环子结构替换法进行机构型综合,设计出一类新型多自由度履带式起重机构构型。在此基础上运用Jacobian矩阵法分析了一种九杆十一副的平面二自由度履带式可控起重机构的奇异性和理论可达工作空间。最后,针对典型起重工况对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工程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履带式起重机,新型履带式起重机构能有效提升作业空间、输出轨迹更灵活,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层间压应力,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及水泥板厚度、超载对层间压应力的影响.发现荷载圆中心连线上各点的压应力明显高于其他位置的压应力,最大压应力值可达到0.6MPa;随着沥青加铺层厚度的增加层间压应力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当加铺层厚度为0.06m时层间最大压应力可达0.75MPa;层间压应力受水泥板厚度的影响很小;随着轮胎接地压强的增加层间压应力明显增大,当轮胎接地压强由0.7MPa增加到1.4MPa时,层间最大压应力值增加了100%,达到1.2MPa.综合分析表明,层间压应力受轮胎接地压强和沥青加铺层厚度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目前市面上常用静力压桩机不方便转场和转位的问题,将履带底盘与附着式静力压桩机相结合,提出了多功能履带式静力压桩机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压桩机的主要结构和创新点,并对夹持压桩机构和履带底盘的设计原理与功能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以上海市土层条件为例计算了压桩过程中的最大压桩阻力,并以此为依据对夹持压桩机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符合要求,应力分布结果也为夹持压桩机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从实斥工作情况来分析QUY50B履带式起重机工作中所产生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组设计均压接地网的经验公式,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简便设计均压接地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某港口65 t-65 m集装箱起重机为研究对象,在风洞中对其1∶50缩尺比的刚性模型进行了测压试验.试验在均匀风场和B类风场中进行,并考虑了工作和非工作这两种状态.给出了起重机主要构件在360°方向范围内的杆体型系数;对其分析表明,最不利风向并不一定出现在主轴方向.试验获得的杆体型系数可供起重机设计参考,也可用于修订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型履带式液压凿岩台车原地转向能力展开研究。以车辆-地面力学理论、履带车多刚体建模理论为基础,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 Dyn中构建了整车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三种路面条件下履带式车辆的结构参数即履带接地长度与履带中心距比值L/B对转向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结构参数L/B对履带式车辆的转向能力有很大影响;履带车辆在软地能够转向必须满足L/B小于1.7,且当L/B越小,履带车转向能力更好;对于在硬地转向,L/B越小,履带车辆转向稳定性更好。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互为验证,研究工作对大型履带车辆行驶操控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清平 《科技资讯》2011,(21):136-136
起重机械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过程中实现运输机械化、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和设备。起重机安装、架设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电线管子的敷设,配线和安全接地等工作。本文谈谈起重机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整。  相似文献   

19.
陈兴  王雅民 《甘肃科技》2022,(12):55-58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建工程数量急剧增长,在役塔式起重机的数量也不断上升。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缺失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导致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对2008年—2018年国内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在所有塔式起重机事故类型中,整体倾翻事故占比最大的结论,进而通过分析2018年某建筑工地一起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从事故分类、事故原因分析等角度出发,总结出了几点事故防范措施,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不同力学边界下变物性梯度功能材料板稳态热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和辛普生法分析了由ZrO2和Ti-6Al-4V组成的变物性梯度功能材料板在不同力学边界条件下的稳态热应力问题.结果表明:当无限长板只能伸长、不能弯曲时,板内稳态拉应力最大,比无限自由长板时板内最大拉应力增大 6.1倍;当无限长板伸长、弯曲受限时,板内的压应力最大,比无限自由长板时板内最大压应力增大14.9倍;考虑变物性的最大拉应力比常物性减小48.9%,最大压应力比常物性减小39.6%;此外,材料组分形状系数M、对流换热系数和孔隙度的变化对不同力学边界条件下该变物性材料板稳态热应力场的影响显著.此结果为该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准确的理论计算依据.图4,表1,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