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6°头低位卧床方法,模拟失重效应,通过观察和比较30d卧床期间不同时间节点,受试者便样中双歧杆菌含量的变化,探讨食用复合活菌制剂对模拟失重条件下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降低的拮抗效果,为制定航天员肠道菌群失调调节方案提供技术支持。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食用活菌制剂组,每组7人。对照组仅-6°头低位卧床,在30d卧床期间第15天开始食用安慰剂,食用活菌制剂组于30d卧床期间第15天开始每日口服活菌制剂。实验期间定期采集便样测定双歧杆菌数目。实验表明,对照组及食用活菌制剂组在卧床初期便样中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卧床期间,食用复合活菌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水平差异显著(p<0.05)。30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降,这提示模拟失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食用复合活菌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能够拮抗模拟失重致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虾青素对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法,选取120例受试者,试食者60例,对照组60例。试食者服用虾青素软胶囊(折合成虾青素9mg/d),连续服用90d,对照者服用安慰剂,试食前后分别检测安全性指标和功效指标。结果 试食前两组间过氧化脂质(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试食组试食前后自身配对比较MDA、GSH-Px、SOD活力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食后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MDA、GSH-Px、SOD活力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该研究表明日服用9mg虾青素能明显提高人体抗氧化功能,且对服用者身体健康无影响,为虾青素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短期限食对肥胖人群及大鼠脂肪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将谷氨酸钠肥胖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限食组,并分别观察两组体重、Lee指数、脂肪指数和甘油三酯的变化;人体实验:受试者为21名女性,年龄22~45岁.限食者均限食7天,第1天为缓冲日,第2~6天为禁食日,第7天为恢复日.观察限食前后体脂、体脂百分率、体重、BMI和腰围的变化.结果 谷氨酸钠肥胖大鼠限食组体重、Lee指数、脂肪指数和甘油三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1名受试者在限食前后体脂、体脂百分率和腰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和BMI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限食疗法对于肥胖症治疗及并发症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刚出孵的雏鸡以氟哌酸作对照饲喂双歧杆菌制剂,结果显示服用双歧杆菌制剂雏鸡的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数与氟哌酸组差异显著(P<0.05);大肠杆菌效差异不显著(P>0.05);均未检出沙门氏杆菌.在雏鸡增重效果方面,双歧杆菌制剂与氟哌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双歧杆菌与氟哌酸一样对雏鸡下痢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用双歧杆制剂饲喂肉仔兔进行增重试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增重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无一例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5.
魔芋甘露聚糖对大负荷训练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大负荷训练模式,研究魔芋甘露聚糖(KOS)对运动疲劳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安静KOS组、大负荷训练组和大负荷训练 KOS组.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大鼠粪便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双歧杆菌以及乳杆菌培养记录菌落数及菌株的鉴定,并观察肠粘膜的组织病理改变.研究发现:大负荷训练中大鼠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被抑制,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乳杆菌保持一定的稳定性;KOS使粪便中的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肠杆菌、肠球菌和拟杆菌数量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KOS训练组肠黏膜组织结构均较大负荷训练组有改善.表明:魔芋甘露聚糖可促进大鼠肠道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的增殖,促进由于大负荷训练造成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并对条件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道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构成及基因组DNA的变化特征.方法分别采集肠癌患者与健康人晨起粪便,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鉴定菌株并进行菌落计数.采用试剂盒法提取粪便中肠道细菌总基因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肠杆菌数量增多,以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明显减少,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数量比例颠倒,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总基因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在23 130 bp处有清晰、明亮的单一条带,且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均有相同大小的条带.结论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组成存在差异,肠道菌群总基因组DNA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鸡源性嗜酸乳杆菌对黄羽肉鸡小肠黏膜肥大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为嗜酸乳杆菌的应用提供试验数据。试验选取200羽1日龄健康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设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15 g/kg的嗜酸乳杆菌和20 mg/kg金霉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Ⅳ组小肠各段的肥大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Ⅱ、Ⅲ组的小肠各段的肥大细胞数量均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的空肠和回肠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Ⅲ组的小肠各段的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Ⅱ组的杯状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小肠各段杯状细胞数量降低(P0.05)。结论:综合分析表明添加15 g/kg嗜酸乳杆菌的Ⅳ组可以明显提高肉鸡小肠黏膜肥大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而金霉素组的2种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8.
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海带的条件进行优化,并以此发酵海带饲养刺参,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海带的优化条件为发酵温度30 ℃、适宜发酵时间96 h、接种剂量12%,发酵后海带的粗蛋白含量为14.65%,相对提高了15.17%。在36 d饲养时间内,实验组在刺参的配合饲料中添加了30%的发酵海带,刺参特定生长率、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皆有显著提高(P<0.05),但是,刺参体腔液细胞数量、纤维素酶活性皆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刺参摄食发酵海带还导致其消化道异养菌总数减少、弧菌相对数量降低、芽孢杆菌相对数量升高。由此可见,投饲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海带能够促进刺参生长,提高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右旋柠檬烯对荷MCF-7乳腺癌的裸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30只裸鼠接种MCF-7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每天给予蒸馏水),双酚A+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80、160、320 mg/kg),双酚A组(1 mL/kg),每组6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6周,接取新鲜粪便,提取粪便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构建文库后上机测序,下机数据中拆分出各样本数据,经过严格的过滤处理得到高质量的Clean Tags,删除嵌合体序列后得到有效数据(effective tags)用于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结果 接种肿瘤后细菌种类和丰度下降,右旋柠檬烯治疗后肠道菌群种类和丰度增加,肿瘤组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例接近,双酚A组和右旋柠檬烯组的拟杆菌门菌数量增加。在属水平上,与肿瘤对照组(H组)相比,双酚A及右旋柠檬烯组的乳杆菌显著下降,异戊酸杆菌属显著增加,狄氏副拟杆菌在肿瘤组和双酚A组显著下降,而喂食右旋柠檬烯后该菌增加。结论 右旋柠檬烯显著影响了乳腺癌裸鼠肠道菌群的数量和丰度,拟杆菌门和异戊酸杆菌是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滑冰与羽毛球运动对青少年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取试验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法,通过招募90名7~8岁健康男性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滑冰组、羽毛球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0人,3组受试者在身高、体重、年龄3项指标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滑冰组和羽毛球组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试验前后采用IIM-BAL-100平衡机能测试仪进行静态平衡测试,实验所得数据应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结果]滑冰组与对照组在睁眼双足站立和睁眼线型步2种站姿的4项测试指标,即重心动摇速度、重心动摇角度、外周面积和动摇总轨迹长方面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羽毛球组与对照组在5种站姿指标对比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滑冰组与羽毛球组对比,在双足睁眼与右足睁眼站立测试中,外周面积和动摇总轨迹长2项指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滑冰与羽毛球运动都能改善青少年的静态平衡能力,且滑冰运动的效果优于羽毛球运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小剂量尿激酶(UK)与肝素和阿斯匹林联合治疗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选20例经正规抗心绞痛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UA)病人,给予小剂量尿激酶与肝素及阿斯匹林联合治疗,UK剂量为0.5万IU/kg于60min内静脉滴入,连续治疗3天,在第一天静滴UK前1h静脉滴注肝素5000U,口服阿斯匹林0.3g,然后肝素7500U皮下注射12h一次,共5天,阿斯匹林0.3g,每日一次,5天后改为0.1g,每日一次。结果发现,20例难治性UA病人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90%,随访32个月,显效组病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率、猝死率明显降低。这表明,小剂量尿激酶与肝素和阿斯匹林联合治疗难治性UA,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且可减少AMI和猝死(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乳杆菌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生长性能、健康的影响,选取45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89.55±0.75)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按照对照组(CG)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EG)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按照0.8%(EGⅠ)、 1.2%(EGⅡ)、1.6%(EGⅢ)、2.0%(EGⅣ)的比例添加亿菌优(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含量比2∶1)进行养殖.养殖8周后,分析各组杂交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显示:(1) EG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与CG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2)血清生化指标中,EGⅡ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EGⅢ组总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总胆固醇含量及甘油三酯含量,EGⅣ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G组(P <0.05);(3)杂交石斑鱼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饲料中添加乳杆菌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EGⅢ组肠道淀粉酶含量最高(P <0.05),其他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介导的花生抗线虫基因遗传转化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皮秋花生1012种子萌发3d,获得花生无菌苗,切取子叶、胚轴、子叶柄作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植体侵染20-30分钟转入培养基MS+5mg/L BA+0.5mg/L NAA+100μmol/L AS暗光共培养3d,转至加有280mg/L Cef的培养基P2或P2上诱导芽伸长,长至1-2cm时转至促根培养基MS+0.2mg/L BA+75mg/L Kan+280mg/L Cef上促根,经27天观察有5株再生苗长根。结果表明培养基P2上芽诱导率较高,长势也较好,同时乙酰丁香酮对芽诱导率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对3岁以下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取213例6个月~3岁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各7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期间各失访2例.观察组患儿口服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2个月,对照组患儿口服匹多莫德2个月,空白组患儿不给予任何干预,停药后随访观察4个月,记录每个月3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咳嗽、喘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第4个月起,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组;第5个月起,对照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组;研究期间观察组患儿累计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喘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持续时间从第3个月起明显短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从第5个月起发热、咳嗽、喘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累计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空白组累计使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累计抗生素使用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及观察期间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可有效降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缩短发热、咳嗽、喘息时间,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武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密闭式吸痰时持续机械通气,对照组使用开放式吸痰时停止机械通气.观察两组行机械通气5 d、10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5 d、10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过程中,使用密闭式吸痰的方法能降低和延迟呼吸性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蜂花粉对小白鼠兔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油菜蜂花粉对青年鼠和老年鼠免疫机能的影响,青年鼠(20g 左右)每日每只用蜂花粉液(50%)0.5ml 灌胃,持续22天,可明显提高抗鸡红细胞(CRBC)的抗体水平;增加外周血中酸性α—醋酸酯酶阳性细胞数和促进 T 淋巴细胞的功能;并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功能。一年以上的老年鼠(45克左右)每日每只用蜂花粉液(5O%)1ml 灌胃,持续22天,不仅提高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的数量,而且使胸腺重量增加、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测定具有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稳定性,利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细菌素 粗提液,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在温度、pH、酶及紫外线4种不同因素的处理下对大 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排除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植物乳杆菌细菌素仍具有抑菌性。 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在121 ℃高温处理30 min后仍存有81%的抑菌活性;在pH 3.0~8.0内均有良好 的抑菌效果,在pH为8时仍保存69%的抑菌活性;在经由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 蛋白酶、胃蛋白酶及蛋白酶K的处理后,抑菌活性分别保留84%、98%、67%、91%、88%和98%;在经 过紫外照射2 h后,该细菌素依然保留83%的抑菌效果。说明植物乳杆菌细菌素抑菌性较稳定,食 品防腐剂可作为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通过接菌发酵提高普洱茶的品质,将从普洱茶中分离鉴定到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L1接种于灭菌和未灭菌的晒青茶中,分别进行纯菌发酵与强化发酵。结果表明:纯菌发酵后茶叶中茶多酚质量分数和5种儿茶素[儿茶素(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质量比较自然发酵显著降低(P<0.05),茶褐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与自然发酵相比,强化发酵中茶褐素[(6.75±0.13)%]、茶红素[(1.04±0.09)%]和可溶性糖[(5.76±0.10)%]质量分数显著升高 (P<0.05);而CG[(0.39±0.03)mg/g]、表儿茶素[(0.86±0.05)mg/g]、GCG[(0.20±0.03)mg/g]、 C[(2.28±0.14)mg/g]、表没食子儿茶素[(1.69±0.11)mg/g]、EGCG[(0.33±0.02)mg/g]6种儿茶素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强化发酵茶汤甜味(3.33±0.78)和厚重感(6.11±0.71)感官评分增加,苦味(1.33±0.50)、涩味(0.67±0.50)和酸味(0.33±0.44)分数降低。色差仪检测发现,强化发酵茶汤的a*值(25.70±0.68)、b*值(77.06±1.07)增加,L*值(71.58±0.83)降低。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序列的扩增子测序发现,地衣芽孢杆菌L1在整个过程中并未一直是优势细菌(发酵中后期仅为0.2%~0.5%),但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在短杆菌(Brevibacterium)、食腺嘌呤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 adeninivorans)和Rogersella griseliniae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伯克氏菌(Burkholderia)、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欧文氏菌足杆菌(Erwinia)、埃希氏菌(Escherichia)、克雷白氏菌(Klebsiella)和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7种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因此,接种地衣芽孢杆菌L1发酵普洱茶,可能通过与其他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改变茶叶中的特征成分,从而提高普洱茶的感官品质。  收稿日期:2021-08-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60225;32160728);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YNWR-QNBJ-2018-366);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2104BI090008)。 第一作者:刘琨毅,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统发酵食品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赵 明,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家兔注射FMD疫苗前后,服用中草药制剂,观察其对部分生理指标影响。试验选取健康家兔16只,随机分为4组;A组:阴性对照组;B组:每只家兔肌注苗0.5mL,不口服中药制剂;C组:每兔注苗0.5mL,30min后口服中药剂量5mL;D组:每只家兔注苗0.5mL,注射前1h口服10mL中药制剂,观察不同时间段家兔血液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注射FMD疫苗能引起家兔的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心率、血压下降。使用僵蚕、蚕蜕等中药,可抑制试验组家兔的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心率、血压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琥珀酸索利那新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入选的60例小儿尿道下裂患者根据个体病情选择适当的尿道成形术,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患儿于手术当日起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3 mg/次,1次/d,服用7 d;对照组(30例)患儿在出现膀胱痉挛疼痛时予以吲哚美辛直肠栓剂25 mg作镇痛处理.记录术后7 d患儿膀胱痉挛每日发作次数、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记录患儿术后3 d内每日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和急迫性尿失禁次数;观察患儿术后并发症尿道瘘和尿道狭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每日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3 d内平均排尿次数和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单次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道瘘和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服用琥珀酸索利那新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术后膀胱痉挛,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符合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