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与依法治国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大的区别。法治与依法治国在产生的时间、实质、内容、对象、领域、目的、要求及其必要性和意义上都是有差别的。区分法治与依法治国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在理论上能够进一步明确法治与依法治国的内涵、外延、内容和对象,在实践上有利于走出法治与依法治国的认识误区,进一步明确法治与依法治国的目标,避免将依法治国简单化和口号化,完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加强宪政建设,依宪治国,从而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国家和社会。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将政府的行政权力置于法律的制约之下,实现法治政府.依法治国工程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实行依法行政.本文通过阐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论述了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这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法治国的实施涉及方方面面,对权力进行制约是现代各国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为了建立法治化的国家,正在努力探索着如何进行权力制约,通过什么方式、手段和途径进行制约,以建立起符合我国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权力制约机制,企求最终实现国家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法治的本来含义是指"法的统治",即法居于国家与社会的统治地位,而不只是国家用法来治,在真正的法治社会,国家机构本身也受法的统治,即受法的制约和监督,只有在政府的行政权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的情况下,才意味着法治的真正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法治理念要求限制权力以保障权利,实现依法治国的美好愿望需要一定的主体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律师担负着维护社会正义、保障人权、促进法治实现的使命,是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力量。律师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行使法律监督权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赋予律师独立的法律监督权,并通过完善律师的权利和构建律师法律监督的机制来促进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人民群众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的主体,而政府则是依法治国的客体,依法治国中的法,是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法,而不是依本部门、本地区局部利益或首长意志为出发点为法。只有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下,才能实现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目标。既要民主法制化,更要法治民主化;既要掌握与监控国家权力,也要培育和发展社会权力;既要建立法治国家,又要形成法治社会;从党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更是领导党。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目标。权力制约是法制国家的普遍规律,也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目的是希望公权的行使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之内,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佘民通过法律形式授予国家权力,从而依靠法律手段来维护公民的意志和利益,监督制约权力。笔者试图从立法、执(司)法及法律监督三方面探索用法律机制对公共权力约束之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公、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8.
以权利制约权力,是权力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的需要。本分析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内容、实质和依据、意义,强调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必须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权利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权力运用与权力制约从公共权力出现时就一同产生。在我国的监督体制中,权力制约存在着严重的不力、乏力现象,主要原因是监督机构的双重领导体制,预防监督薄弱,权力运用规范不完备等,为此本文提出的对策思路是加强监督体制建设,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10.
张兴波 《曲靖师专学报》2000,19(1):20-21,41
本文在主张依法治国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力依法运行的前提下,落脚于权力与制约的相互关系,并对二者的辩证统一形态-平衡,以及平衡的作用、怎样维持平衡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现实生活中,领导机关和领导者违反领导法律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归根结底,其法治意识淡薄是主要根源之一。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者必须依法领导,而领导者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依法领导的实施。领导者只有牢固树立并不断强化法治意识,才能保证领导权力沿法治之轨行使。  相似文献   

12.
法治理念要求限制权力以保障权利,实现依法治国的美好愿望需要一定的主体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律师担负着维护社会正义、保障人权、促进法治实现的使命,是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力量。律师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行使法律监督权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赋予律师独立的法律监督权,并通过完善律师的权利和构建律师法律监督的机制来促进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共和国刍议     
共和国在现代语境中往往被理解为一种与君主制相对应的国家形式。但共和国还有另外一层的含义:共和国是人民共有权力、共治国家、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以及保持内部和平的国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共和国在价值取向上要求自由、平等与国内和平;在政治制度上要求民主、法治和权力制约;同时还要求公民具有公共美德。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一种权力之癌。邓小平强调,反对官僚主义,克服特权现象,防止党内和国家权力机关腐败的滋生蔓延,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而且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可以说,制度反腐是邓小平法治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依法治国方略的思想支点。沿着邓小平指引的方向,我国在推进反腐败的总体思路上正逐步实现由权力反腐败向制度反腐败的转变,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07,(3):5-5
钱颖一把法治分为“以法治国”与“依法治国”,前者是政府用制度规则来管制民众与企业;后者是用制度来限制政府的权力及保护个人的权利被他人侵害。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现代性社会的根本规范,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政策创新思维是国家公职人员处理公共事务的基本范式和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他们要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法治与德治、权力与制约等重大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因为,这不仅是持续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同时也是实现政府由管制型到服务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西部法治现代化进程必须关注传统化的影响。西从分析传统诉讼化对法治现代化的消极影响入手,提出在扬弃传统化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治理念,建立道德感召与法律威慑并重的社会运动模式,完善权力制约机制的措施,加快西部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以法治逻辑为依据建立的政治认同,从根本上体现为全面依法治国认同,即人民群众通过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建立起来的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法治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增强民众政治认同的保障.新时代,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问题的解决呼唤全面依法治国的到来.遵循法治逻辑,全面依法治国应着眼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反腐的功能分析和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是公共权力的滥用。如何制约公共权力,防范腐败的滋生蔓延?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中央纪委强调,要“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快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但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如何把反腐倡廉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封建主义残余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其主要表现为: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的废除与党和国家核心权力的平稳交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这样,封建残余在我国政治生活领域中的影响逐渐弱化,从而促进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断民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