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脱水剂强化超稠油脱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河超稠油的含水状况及原油的性质,对辽河超稠油进行了热化学沉降脱水和电化学脱水实验,并对脱水前后的超稠油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开发的脱水剂和破乳剂的协同作用,无论是否施加电场,脱水速度都明显快于目前辽河油田应用的超稠油热化学沉降脱水速度。特别是电化学脱水工艺,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超稠油的深度脱水。利用脱水剂处理后的油品性质得到明显改善,金属含量显著降低,50℃时粘度降低幅度超过40%,改善了油品的储运性能,有利于超稠油的后续加工利用,为辽河超稠油预处理脱水工艺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新的储备技术。  相似文献   

2.
辽河稠油破乳脱水综合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稠油在辽河田具有较大的产量,主要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技术进行脱水,存在耗时长、耗能高、耗剂量大的现象。在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的基础上,引入超声波物理场,与现有的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相结合,实现声、化学和热联合作用,对辽河稠油进行破乳脱水研究。研究证明可以大幅度降低时间和化学药剂用量,降低能耗,提高脱水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SAGD超稠油,合成、筛选出适合其脱水的耐高温型破乳剂,该破乳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与超稠油采出液作用后可使净化油含水≤5%。并且通过实验摸索出适合SAGD超稠油脱水的温度、压力、破乳剂加入量等脱水工艺参数。目前破乳剂已成功应用于SAGD超稠油脱水实验站,在脱水温度高于155℃、脱水压力高于水的饱和蒸汽压0.1Mpa-0.2Mpa、破乳剂加入量高于300mg/L、热化学沉降时间高于1h的工艺条件下,净化油含水低于4%。  相似文献   

4.
对辽河超稠油表观黏度与温度、剪切速率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超稠油的表观黏度是温度与剪切速率的函数,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来模拟各种影响因素与超稠油表观黏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超稠油表观黏度的预测模型.这种方法综合考虑了温度、剪切速率对超稠油表观黏度的影响,模型所需参数少、计算简单、预测精度较高,为原油管道工艺计算和管道运行提供了较精确的黏度参数.  相似文献   

5.
稠油微波脱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稠油由于黏度高、比重大,脱水具有很大的技术困难.利用微波辐射进行了稠油脱水的室内实验,对微波脱水与常规热沉降脱水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微波处理方式和原油含水率对微波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稠油微波脱水较常规加热沉降脱水效果好、速度快,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微波功率、作用时间、乳化液含水率等参数对稠油微波脱水效果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对于稠油微波脱水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化油,特别是油田聚驱工艺、三元系统等产生的老化油,给生产管理带来严重危害,对其进行及时回收与高效处理,是提高油品质量,降低运行成本,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工艺原理是采用热、化学脱水技术,将老化油集中回收加入高分子水溶性药剂,在热化学脱水器中充分沉降、分离。该项技术处理后的油品质量达到石油产品要求标准,在经济、能源、管理等方面有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辽河超稠油和辽河稠油减压渣油两种焦化原料的性质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不同原料对石油焦收率、灰分含量及灰分组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原油开采及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助剂、腐蚀等因素对石油焦灰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元素并不是影响石油焦灰分的惟一因素;利用劣质焦化原料进行延迟焦化加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处理措施降低构成石油焦灰分的相关组分浓度,才能提高石油焦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石油焦灰分与原料性质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河超稠油和辽河稠油减压渣油两种焦化原料的性质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不同原料对石油焦收率、灰分含量及灰分组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原油开采及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助剂、腐蚀等因素对石油焦灰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元素并不是影响石油焦灰分的惟一因素;利用劣质焦化原料进行延迟焦化加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处理措施降低构成石油焦灰分的相关组分浓度,才能提高石油焦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国外合作研究和室内试验数据为依据,对曙一区SAGD产出液高温脱水进行现场中试试验.现场试验成果表明,采用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加入xx破乳剂250~~500 mg/L,脱水温度为155~170℃,沉降时间2.5~3.5 h,可使净化原油含水低于3%,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加快浅层超稠油开采效率为前提,把浅层超稠油开采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研究,重点论述浅层超稠油开采中抽油机的设计解决方案。实现小型机的长冲程、低冲次,实现大泵大排量深抽,提高排液速度,充分地高效利用在注汽时建立的注汽热焓,保证地面集输油的温度,延长稠油生产周期。通过解决目前在稠油开采工艺中,抽油机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延长机杆泵抽油设备的系统使用寿命,使之具有适应稠油开采工艺特点,同时也适用于稀油井和稠油水平井上,对油田产能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