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莹  赵晓冬  赵晓峰 《科技信息》2013,(19):498-498
本文从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分析出发,论述了其在当前住宅建设中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策略,户型设计策略和节约设计策略,旨在为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朱健 《科技信息》2009,(27):I0294-I0295
房地产市场发展到如今,商品房价早已如一骑绝尘,令许多低收入家庭甚至是中等收入家庭拥有自己房屋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适时推出了保障性住房政策。在这种政策推动下,各地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推出符合地方特色的保障性住房。作为身处保障性住房设计最前沿的一员,考虑到保障性住房收购价偏低的情况,结合普通商品房和动迁房的设计经验和教训,对上海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以期对今后经济合理地进行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我国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通过对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设计的思考,提出中小套型设计的技术手段的分析,对中小户型进行总结,为保障性住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端菊 《科技咨询导报》2011,(19):234-234,236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商品住房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保障性住商品住房设计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保障性商品住房的由来和概念,进而给出了中低收入者居住形态的调查结果,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出了三种保障性商品住房设计的方法,其中重点论述了舒适性设计的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云芬  王志辉 《科技信息》2012,(30):124+121-124,121
保障性住房是世界各国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普遍推行的一项福利政策,在我国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的保障作用,促进保障性住房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流动,完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昆明市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弊端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探索完善昆明市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2004—2011年重庆市保障性住房规模相关数据为基础,选择灰色关联度数学模型,对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影响重庆市保障性住房规模的因素主要为居民住房需求、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与住房市场供给等3方面,其中保障性住房投资额关联度最高;鉴于此,一方面要保证保障性住房资金的落实;另一方面要确保保障性住房供需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保障性住房关乎国计民生,同时也是民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动对于缓解住房供需矛盾、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的进程,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力度,但地方政府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政策执行效果中大打折扣。文章从地方政府的属性着手,分析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不作为的原因,寻找刺激地方政府积极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指出利用资本市场和民间资本筹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开辟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新的融资渠道和途径,有利于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瓶颈。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各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主要分为欧美建设模式及亚洲的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的建设模式。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状况,提出了今后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翠  唐诚 《科技信息》2013,(19):395-395,417
近几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引导下,以及对口支援城市资金的帮助下,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以农七师123团曙光里淮安小区(二期)为例,探讨兵团保障性住房小区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和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民生。与此同时,其配套公共交通的建设也迫在眉睫。本文在研究我国和西安保障性住房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公共交通规划相关知识,提出保障性住房公共交通规划的解决策略,以西安市米家崖廉租房小区为例进行研究,对西安乃至全国的保障性住房公共交通规划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住房问题是民生之本,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满足其基本需求的住房,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总结国外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未来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解咏平 《科技信息》2013,(18):74-74
多年来,河北省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力度和规模持续加大,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本文结合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特点,探讨了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少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宏杰 《科技信息》2011,(7):372-373
本文以地方政府角色为研究视角,归纳总结了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特点,积极探讨地方政府在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中的应然角色。地方政府在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中角色定位应当遵循系统性、适度性和绩效性的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底线,促进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形成,完善制度体系,协调金融体系中各方的关系,扩大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设立专门的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社居委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灿 《当代地方科技》2012,(1):28-28,63
在房价日益升高的今天,湘潭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房源短缺是主要原因。而"住有所居"是该市实现"两个率先"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介绍BT模式的含义、对推进该市保障性住房的作用,并对BT模式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BT模式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综合效益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汤辉 《科技信息》2012,(25):52-53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运用BT融资模式对保障性住房进行建设是缓解政府资金压力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其存在诸多风险,若控制不好,将对政府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将运用WBS-RBS方法对重庆市某保障性住房BT项目进行风险辨识,将其危害量化,以便于有效的预防风险并提前制定控制措施,确保保障性住房BT项目优质优量的完成。  相似文献   

17.
许征学 《广东科技》2011,20(16):21-22
通过对我国目前保障性住房融资问题的分析,以及信托制度的特点的介绍,提出与信托制度相结合的保障性土地使用制度建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保障性住房信托融资的设想和运作方案。  相似文献   

18.
该文基于2009年-2017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以土地为中心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分异特征异于其他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土地财政依赖和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有负面影响,但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住房供应的影响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的抑制作用会更显著.该研究结论为如何有效推动保障性住房供给和差异化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9.
伍从明 《科技信息》2011,(27):I0397-I0398
国家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前提下,央行货币政策却日行渐紧,在此经济形势下,天量的资金缺口阻碍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本文在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模式启发下,结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具有较好可行性的融资建设模式,采用重庆市公共租赁保障性住房先租后买试点制度,为公共租赁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提供一种可操作性方案,是一次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当前在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方面出现的热点问题分析,从规划建设角度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路和对策,希望保障性住房真正达到缓解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