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片充满情感的天地。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师情感世界构成的要素──职业情感是语文教师情感的基础,有了高尚的职业情感,才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师生情感是语文教师情感的核心,有了良好的师生情感,才能谆谆教诲,乐此不倦;教学情感是语文教师情感的归宿,有了浓厚的教学情感,才能教文育人,完善人格。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愿语文教师洒下更多的情与爱。  相似文献   

2.
罗长春 《科技资讯》2013,(12):184-184
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情境、移情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把握知识,陶冶性情,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浓郁的教学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语言整体教学的要求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文章分析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整体语言教学中的必要性,呈现了当前语文整体语言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语文教师如何提高情感教育的素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在学生获取知识、形成健全人格、进行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高度重视情感体验的重要作用,探索促进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情是教育的根,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教育,教育过程是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作品、老师、学生三者的情感交流,因此,情感性原则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文章从陶冶情感、释放情感和培养情感这三方面来注重情感教育,让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流露。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生动而形象的讲解,把文章中这些优美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使之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伟韦 《科技信息》2008,(32):261-261
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本的意境、形象而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因此,优秀的语文教师教师不能仅仅传授孳文知识,还必须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氛围,尤其是在中专的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误导下,语文教学步入了纯工具课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德的培育和情操的陶冶.应该看到,语文教学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的过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全的教育,如果只有知识的传递,而没有情感的激励,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枯燥无味和苍白无力的.  相似文献   

9.
闫长楼 《科技资讯》2014,(30):171-17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只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却很少提到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很重要,教师必须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最终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动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及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以情动情,从而达到知、情、意交融的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切实发挥情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优化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有:一是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加强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二是在教学中要真正地在理论上、在实践中体现“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内涵和本质特征,不流于肤浅。三是在教学中应体现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着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把握“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的相互融合,努力使教材中的“情感和知识”教育相互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体验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将文中细致的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感受,应该是情感教学的关键之处。在课堂上我们要紧扣作品,真正吃透作品,把作品所提供的人物、情节及其他相关内容化为教师娴熟而又饱含真情的展示。教师的教其实也是一种再创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从情入手,才能体会到文章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浅谈语文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科技信息》2008,(35):235-236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但语文工具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此,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就变得不容忽视: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入手,进而从教材和教师方面分析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最后具体论述了进行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一环.文章认为,要指导学生阅读,教师首先要注意提高精讲的时效性;其次,要在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育,就是指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迅速掌握语文知识,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因此,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这就肯定了语文教学具有情感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认识探索过程,这主动的认识活动要想收到满意的效果,无疑需要情感的支撑与推动.但长期以来,职教语文课的教学过分强调语文专业知识的传授,无视学生的情感与需求,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与动力,同时也淡化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审美修养方面应有的功能.因此,现在应该是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怀古教育的时候了.下面就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声乐教学中的一大缺陷.在声乐教学中,要深入认识情感因素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情感是艺术想象的动力,是审美体验的载体,是感染听众的桥梁.要认真探索情感训练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材的中介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努力把握情感训练的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声乐的情感特征,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经常进行师生的情感交流,以此加强对学生的情感训练.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情感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不尽相同,这个过程在他们的生命中会留下长久的痕迹,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做人理念。如果在语文教材的选择上,教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选择大量的体现人文精神的文章进行教学会更受学生欢迎。语文教师的情感体验应该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力求完善,所以说对语文情感体验的研究具有比较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语文教学情感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有效利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