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汉字的造宇理据和形体结构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表现出新的特点:现代汉字"见形知义"的特征不再突出,汉字的象形性功能逐渐丧失,表音性功能大大降低,半理据字和无理据字的比例上升.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已由最初的表词文字发展成一种语素一音节文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利用汉字的理据特征进行对外汉字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字中心"看对外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字中心"教学论的提出体现了汉语的综合性和模糊性特色。它以字为起点,进而为中心,来展开对外汉语教学。在"字中心"的指导下从汉语自身的特点出发,同时借鉴国内小学生识字教学的经验来提高对外汉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汉字与幽默     
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具形体特征的书写符号,而且本身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在记录汉语同时必然表现出潜在的文化价值与修辞功能。交际中,运用汉字可以构建言语的幽默。本文旨在举例论述运用汉字构成幽默言语的机制,分别表现在错别字、字形示意、析字推衍、重复同字、咬文嚼字、同形字和用宇调侃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通过跨文化的方法,对汉藏族大学生在字形相似性判断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藏族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评定等级数低于汉族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2)在高频汉字对中,藏族男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评定等级数低于汉族及藏族女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3)在低频汉字对中,藏族男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等级数低于汉族男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其他两两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字本位”观与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教学通常强调言文并重,然而与其他教学要素相比,汉字教学从研究到教学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字本位”观把汉字当做是书面汉语的基本单位,紧扣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从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着眼来理解词的意义与读音,强调汉字的理据性,以字带动词的学习,重视汉字书写的训练。这样,汉字的形、音、义就能完整地呈现于学习者的脑海中,并由此而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6.
汉语教学通常强调言文并重,然而与其他教学要素相比,汉字教学从研究到教学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字本位”观把汉字当做是书面汉语的基本单位,紧扣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从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着眼来理解词的意义与读音,强调汉字的理据性,以字带动词的学习,重视汉字书写的训练。这样,汉字的形、音、义就能完整地呈现于学习者的脑海中,并由此而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7.
董红 《科技知识动漫》2010,(10):117-117
汉字虽为方块之形,但形体活泼灵动;虽为点画组合,但组合错落有致。在教学中应当努力给学生讲解、示范怎样欣赏字、写好字。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与喜爱。在让学生观察汉字的形体美时,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是我国现行汉字规范标准,通过将日本计算机用字的国家标准(JISX0208—1990情报交换用汉字符号系》的6355个汉字与我国现行规范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的字形比较,并且给予详细分类。希望分类结果能为中日两国人民相互间的语言学习和教学提供帮助,为中日双方的汉字规范和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汉字“书同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汉字教学在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从教学实践性原则上看,汉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初级阶段,从认知开始到书写再到记忆和使用,同时应与言语的学习同步进行。认知过程中要注重常用汉字理据意义的分析。中高级阶段要将汉字学习与词语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汉字教学在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从教学实践性原则上看,汉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初级阶段,从认知开始到书写再到记忆和使用,同时应与言语的学习同步进行.认知过程中要注重常用汉字理据意义的分析.中高级阶段要将汉字学习与词语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
在作者提出的一种构造三维字体方法的基础上,将二维平面汉字转换为三维立体汉字,并按照三维汉字的特点进行了优化,为三维汉字的字形设计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汉字学问博大精深,如何执简御繁、化难为易地教学汉字一直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而目前的汉字教学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往往局限于现代汉字的字形,忽略汉字古今源流的演变。《汉字源流》的出版为我们提供重要启示:重梳理源流,知其所以然,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沟通古今,以今文字、常用字为落脚点,做到深入浅出、精彩纷呈;溯源探流,出于学术,归于教学,做到学术由教学而致用;学习和研究汉字当以守正为本,做到科学审慎。  相似文献   

13.
通假字与古今字是在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中形成的。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他们共时与历时的交叉使得二者区分有些复杂.加上古书的注解中用的术语含混,区分比较困难。要使通假字和古今字区分清楚,必须从文字学和训诂学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考察,追本溯源,从根本上来把握。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汉文化的活化石,考察汉字能够一窥古人的生活和文化。“贝、布、刀、圜、钱、泉、币”是汉字系统中用来表示钱币的一组字,有的沿用至今,在对它们进行来源分析和使用情况的探索后,可以了解汉先民早期经济活动的部分面貌和质朴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5.
汉字的起源一直是中国语言学家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从研究汉字起源的意义谈起,阐述、分析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最后提出了一个关于汉字起源的假设。  相似文献   

16.
浅谈汉字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世界上与众不同的、独树一帜的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汉字的博大精深,寓意深刻,蕴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邃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兴旺,呈现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渊源。本文仅从汉字的造字方法和结体原则方面来透视汉字蕴含的诸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汉字简化总表》的简化方式大致有四种。繁简字之间存在“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关系。客观审视简化字,可谓有得有失。现阶段汉字的发展应以简化为主,汉字简化的关键不是减少笔划而是减少用字的数量。建议《规范汉字表》分成三类,确定各类的使用原则和范围,以弥补《汉字简化总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论汉字文化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文化圈”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局限于汉族 ,而且影响国内许多民族 ,并辐射到东亚及东南亚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字符轮廓特征的印刷体汉字切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一汉字切分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字符轮廓凹凸特征的印刷体汉字切分方法,首先对扫描后的印刷体汉字文本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根据整篇汉字字符的左右轮廓凹凸特征,把字符图像切成一个个的汉字行,最后根据每一个汉字行的字符串上下轮廓凹凸特征,把每一个汉字行切分为单独的汉字字符.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对于标准的纯印刷体汉字文本图像,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切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