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型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和选择毒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于开发新型害虫防治药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综述了一系列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新型杀虫剂,包括神经毒性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以及作用于氧化磷酸化的杀虫剂,并讨论了它们对非靶标生物的选择毒性。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杀虫剂对害虫种群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残留作用,以及同一种杀虫剂长期且单一的使用会使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同时考虑到自然界害虫种群的发展变化受时间影响以及人类对害虫的治理都是呈周期性变化,本文建立了在杀虫剂作用函数影响下的具有抗药性发展的非自治单种群害虫治理模型,给出了害虫灭绝的临界条件,并依据临界条件给出了杀虫剂的切换策略.  相似文献   

3.
实验运用功能法评价了高效杀虫剂、氧乐果乳油、杀虫双水剂等三种杀虫剂对大眼隐翅虫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大眼隐翅虫对各种农药的敏感性不同,杀虫剂造成的大眼隐翅虫的死亡率和残存大眼隐翅虫的捕食功能减退率均不同.高效杀虫剂对大眼隐翅虫的作用最明显,杀虫双水剂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
有机杀虫剂(Organic Pesticides)是人工合成对有害生物具有杀伤能力的有机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表明,有机杀虫剂可导致人体及动物体分子、细胞、组织等的水平发生病变,对神经细胞产生损伤,降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等。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对有机杀虫剂的发展、分类、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提出问题并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臭氧在温室中的应用,首先关注的是自然条件下病虫害、生长作物与杀虫剂之间的关系模型。对于问题一,在自然条件下,建立病虫害与生长作物之间相互影响的数学模型并以中华稻蝗和稻纵卷叶螟两种病虫为例,分析其对水稻影响的综合作用并进行模型求解和分析。问题二则将杀虫剂作用纳入模型,建立生长作物、病虫害和杀虫剂之间作用的数学模型并以水稻为例,给出分别以水稻的产量为目标的模型和水稻利润为目标的模型同时给出相应的农药锐劲特使用方案。在前面完成自然条件下的生长作物、病虫害和杀虫剂之间作用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问题三将自然条件改为温室条件,将农药杀虫剂改为O3型杀虫剂,考虑O3浓度、合适的使用时间与频率等关键要素,建立O3对温室植物与病虫害作用的数学模型,并建立效用评价函数,综合衡量O3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烟碱类化合物是具有新的作用方式的杂环化学杀虫剂,自吡虫啉成功开发以来,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杀虫剂品种系。本文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化学结构做简要的介绍,以促进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颗粒杀虫剂对玉米螟诱杀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对玉米螟幼虫有诱食作用的食物引诱素和药用植物的粉碎物配合成型剂等原料制成的植物颗粒杀虫剂用于诱杀玉米螟幼虫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螟幼虫对植物颗粒杀虫剂有效强的趋向反应,植物颗粒杀虫剂对玉米螟幼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田间平均防效可达70.2%。植物颗粒杀虫剂对天敌无毒害,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植物源农药,此项研究为利用植物杀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印楝植物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印楝中的有效成分印楝素是一种比较完美的植物源杀虫剂.本文叙述了国内外有关印楝研究的现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印楝素及其制剂的稳定性控制、制剂的主要成分以及印楝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途径和机制,并对印楝杀虫剂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农药是目前生物农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活体类微生物杀虫剂是微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防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原生动物和重组微生物杀虫剂5个方面,介绍了活体类微生物杀虫剂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概况,并对其在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将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发展及周期性轮换使用杀虫剂引入具有不同时刻脉冲作用的综合害虫治理模型,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给出害虫根除周期解存在及全局吸引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杀虫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应用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对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和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应用及进展情况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2.
谢钦铭  梁广文  曾玲 《江西科学》2006,24(3):235-237
就15种果园常用农药的田间使用浓度对卵跳小蜂成蜂的毒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植物质杀虫剂印楝素、微生物杀虫剂高效B t.对卵跳小蜂的触杀毒性较小;菊酯类杀虫剂、抑太保、杀虫双和三氯杀螨醇对卵跳小蜂的触杀毒性均较高;卵跳小蜂对有机磷杀虫剂如辛硫磷、敌敌畏及氧乐果等非常敏感,但对敌百虫有较强的耐受性。因此在综合防治中避免使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应合理选择使用一些生物源杀虫剂以减少对卵跳小蜂的杀伤。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应用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并对细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和真菌杀虫剂的研究、应用及进展情况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类农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的、在农业上具有应用前景的氨基酸类农药,按其结构分酸、酯、酰胺、金属配合物4类进行了介绍.不同的酸、酯可分别用作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及杀菌剂;酰胺主要用作杀菌剂,尤其是缬氨酰胺;氨基酸稀土配合物作为农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西部地区野生杀虫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吉林省西部地区野生杀虫植物共计118种,分属43科.对杀虫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为该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郭莹  刘长明  吴梅香  杨广 《武夷科学》2012,28(1):102-105
为有效地控制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Risso)发生,测定了6种农药在田间使用浓度下对该虫的致死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1龄若虫的防治效果较好,用药后72 h校正死亡率均在80.0%以上,而杀扑磷仅74.8%.在防治应用中,建议推荐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3种药剂,同时应针对不同虫态适当调整用药浓度和施药时间,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青花菜上的桃蚜种群动态进行了田间调查,结果表明,11月中旬以前桃蚜数量较少,11月下旬后桃蚜数量剧增,至12月上旬达到高峰。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法评价了阿维菌素、蚜虱灭、蚜虱蓟净等杀虫剂对桃蚜种群控制的作用。药后1 d各处理对桃蚜的防效较低;药后3 d蚜虱灭、蚜虱蓟净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阿维菌素处理,其干扰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0117,0.0717,药后10 d,蚜虱灭、蚜虱蓟净处理的蚜虫数量仍保持很低密度,其IIPC分别为0.0010,0.0186,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五种杀虫剂对芦笋十四点负泥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芦笋十四点负泥虫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芦笋十四点负泥虫成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为毒死蜱、辛硫磷、阿维菌素、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通辽地区的芦笋十四点负泥虫成虫对毒死蜱和辛硫磷敏感性较高,而对阿维菌素、敌百虫和高效氯氢菊酯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用黄瓜种子作试验材料 ,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衣种子 ,试验种子的发芽率 ,幼苗生长势及种子抗病能力 ,这三种处理方法是 :对照 (裸种子 )、化学杀菌材料包衣及选择非化学 (生物类 )天然无害材料作为杀菌材料包衣 (用以防止化学杀菌材料的污染提出的新天然包衣材料 ) .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天然材料和化学材料包衣种子均使种子发芽时间延长和非正常幼苗增多及单株生物量提高 ,并比对照组裸种子杀死了大部分的病菌 ;但化学杀菌包衣种子处理使幼苗的非正常率更明显的增多 ;生物类天然材料包衣相对对照同样也能杀死许多病菌 ,但比化学包衣材料杀菌力弱 ,将进一步研制和改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