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HPDP的五级离解作用;测定了其逐级离解常数;计算了离解过程的热力学参数△G、△H、△S。同时对HPDP与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pH-电位法辅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新型偶氮显色剂DBC-偶氮氯膦六级离解作用,测定了其逐级离解常数,计算了离解过程的热力学参数△rG△m、△rH△m、△rS△m,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该试剂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离解性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显色剂5-(4-磺基-1-萘偶氮)-8-羟基喹啉的离解常数,并研究了该显色剂与Yb的络合情况。结果表明,在pH为2-12之间,该显色剂共有三种存在形式:H2L(NH^+)、HL^-、L^2-,它的离解常数为Ka1=1.61×10^-5,Ka2=4.10×10^-9,在pH=9.60附近,该显色剂可与Yb^3+形成3:1、2:1、1:1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4.
双原子分子离解能的精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LeRoy与Bernstein的工作, 该文建立了计算精确的分子离解能的新解析表达式. 应用该公式和作者最近建立的研究双原子分子精确振动能谱的代数方法, 研究了一些异核(氢化物)和同核(N2)双原子分子体系部分电子态的分子离解能, 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 用新解析式获得的精确分子离解能与实验值符合得非常好; 此外, 以 7Li2分子的23g 电子态为例, 使用建立的新公式从理论上预言了尚没有离解能实验数据的正确离解能数值. 该式在理论上提供了获得精确分子离解能的物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位滴定法 ,在水 -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体系中 ,测定新β-二酮螯合剂 1,3-二苯基 - 4-丁酰基 - 5 -吡唑酮在不同二氧六环含量时的离解常数 ,通过外推 ,求得其在温度为 2 5± 0 .1℃ ,离子强度为 0 .10时 ,在纯水中的离解常数 p Ka为 4.38。  相似文献   

6.
本文计算出碳酸的真实离解常数,指出不存在K_(2真),并对如何使用碳酸离解常数进行有关计算作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于78种取代酚类的O-H离解能提出了模型方程进行定量关联。其中,XP(G)为取代酚类的均衡电负性,∑σ为各取代基Hammett参数之和,TSEI为立体效应参数,IgP为正辛醇/水分配系数,Q为指示变量。研究结果对78种取代酚类,相关系数0.948,标准偏差6.27,还进行了留一法交互检验,相关系数0.932,标准偏差6.83。五参数线性回归分析估算取代酚类的离解能结果比较满意,表明模型方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出用荧光光谱法测定环糊精包络物离解常数的新方法。对于1:1型包络物,若客体与包络物均有荧光且波长相同或者客体无荧光或很弱,包络物有荧光,则可用公式(I-I_0)/(I_∞-I)=(I/K_d)[CD]测定离解常数K_d 用提出的方法测定了对羟基苯甲酸和蒽与β-环糊精在水溶液中包络物的离解常数,与文献报道值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了解过程的研究,发现离解极限必须符合对称性关联的方向性原则,把这一结论应用于各种离解过程之中,获得了正确的离解通道,并且,地NO2体系,在势能表面上准确地再现了NO2(X^2A1)平衡结构和ONO线性鞍点。  相似文献   

10.
铒氨基酸配合物的离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稀土铒盐与甘氨酸(Gly),组氨酸(L-His),脯氨酸(L-Pro)形成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并研究了其离解动力学,实验表明:配合物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的离解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pH=4时,稀土脯氨酸配合物离解速度较快,而稀土甘氨酸、组氨酸配合物不发生离解.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症的一个关键致病原因是大脑中淀粉样蛋白(A13)的过度产生或堆积.Aβ是由其前体蛋白APP经β-和γ-分泌酶依次水解而生成的,但对于这些分泌酶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的了解还很少.由于大脑发生缺氧/缺血会造成Aβ的产量增加,而缺氧时所激活的转录因子HIF-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会调控下游多种基因的表达,我们对HIF-1是否参与调控β-分泌酶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对小鼠β-分泌酶基因bace1的调控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一个缺氧应答元件(Hypoxia-Responsive Element,HRE).我们的数据显示,HRE突变片段启动报告基因荧光素酶表达的活性比正常序列片段的启动活性明显降低.电泳迁移率的变动分析(EMSA)实验进一步证实,HIF-1可以与小鼠bace1中HRE元件相互作用.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过度表达HIF-1时,BACE1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高.这些结果表明小鼠bace1基因的表达受转录因子HIF-1的调控.鉴于目前阿尔茨海默症研究领域都把抑制BACE1作为首选治疗靶位,HIF-1因而有可能成为治疗AD的一种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MIKE11和MIKE21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IKE 11和MIKE 21分别构建北京市大兴区天堂河下游地区一维和二维水动力学模型,采用DHI MIKE FLOOD耦合模拟了不同暴雨重现期下该地区的淹没特性.为分析该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危险性,研究模拟了不同情景下各骨干渠道考虑限制下泄流量的排水状况,整个研究区淹没范围随时间的演变趋势和空间上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现状防洪能力不足20a一遇设计标准,且研究区局部区域最大淹没深度超过2m,最大积水时间超过8h,是防洪排涝的重点区域.该结果可为下一步暴雨风险评估,滞洪区的选址和闸坝调度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L-脯氨酸-1-脱氧-D-果糖的热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线裂解装置分别在200℃,300℃,400℃三个不同温度点对-L-脯氨酸-I-脱氧-D-果糖(PF)进行裂解,用二氯甲烷收集产物,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初步定性分析.结果表明:PF在不同温度下裂解产物不一样,高温裂解产物较多;裂解产物大部分为杂环类化合物(如吡咯、吡咯烷类、呋喃、吡喃、呋喃酮、吡喃酮等等),这些物质是卷烟烟气中重要的致香成分.  相似文献   

14.
以PEG6 0 0为相转移催化剂 ,无水碳酸钾为碱 ,1 ,2 -二氯乙烷为溶剂 ;氰基乙酸乙酯和 1 ,3-二溴丙烷为反应原料 ,经缩合反应较高产率的合成 1 -氰基环丁烷- 1 -羧酸乙酯 ,收率达 6 4 % ,此方法反应条件温和 ,原料便宜易得 ,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1A1)基因异亮氨酸(Ile)-缬氨酸(Val)位点和Msp1位点多态性和结直肠癌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PCR-RFLP和AS-PCR技术检测79例结直肠癌和110例对照者的CYP1A1基因Ile-val位点和Msp1位点多态性.结果 Ile-Va三种多态基因型在结直肠癌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Ile/Val,Val/Val基因型在结直肠癌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le/Val,Val/Val基因型患结直肠癌的危险分别是Ile/Ile基因型的2.113倍和4.203倍;当按吸烟分层后(将Ile/Val,Val/Val基因型合并分析),吸烟组中Ile/Val、Val/Val合并基因型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是Ile/Ile基因型的2.98倍(P<0.05);Msp1位点多态性在结直肠癌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1A1第7外显子的Ile/Val,Val/Val基因型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有关,突变基因型增加了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尚不能认为Msp1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类描述H1N1型流行病的常微分方程模型,利用常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的理论,研究了所建立的模型,得出了该系统的奇点以及奇点的类型,得出结论,在H1N1流感的控制中,政府行为是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的元素。  相似文献   

17.
分别在常规方法、超声技术和微波辐射三种条件下合成了1-(1H-咪唑-1-基)-苯乙酮,通过核磁共振,红外,质谱确认其结构.并对各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CUEDC1蛋白质是否参与了AP—1信号通路,首先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了Flag—CUEDC1蛋白质,通过双荧光报告系统,研究了CUEDC1对AP—1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CUEDC1能够显著抑制TNFα激活的AP—1转录活性,而对IFNα激活STAT3的转录活性没有影响,并且CUEDC1抑制AP—1转录活性影响是发生在TRAF2分子或者上游水平。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HF)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病理过程.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组织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致ECM在肝内异常大量沉积.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对调节肝脏ECM代谢起关键作用.调控MMP-1、TIMP-1以维持ECM在肝内的合成与降解平衡是中医防止和逆转HF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已知人翻译延伸因子eEF1A的多功能性和与细胞存活相关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eEF1A的变体蛋白eEF1A1对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eEF1A1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区经过克隆,并瞬时转染了人肺癌细胞H1299,在确定eEF1A1蛋白的胞内表达后,采用MTT法测定高表达eEF1A1的H1299细胞对抗癌药物紫杉醇和阿霉素的耐受.相对于对照细胞,eEF1A1的高表达可显著提高H1299细胞对阿霉素和紫杉醇的耐受性.通过耐药性测试揭示出eEF1A可能参与肿瘤发生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