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评”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运用,也可以说是我们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一种武器。如何运用和掌握批评的艺术和技巧,对于我们能否搞好工作关系重大。如果批评得恰当,能够促使学生改正缺点,奋发向上。如果批评得不恰当,掌握不好度,不仅达不到教育人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钟嵘提出的“品第”批评方法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要对作家作品进行品第高下的划分,但这种品第高下的划分绝不像有的研究者所说的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行为,而是受其总体的“品评”批评方法体系的内在制约和影响,并且有着自己明确的批评标准和批评惊讶。应该对“品第”法这一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总结,并将其整合到当今的文学理论批评中来。  相似文献   

3.
钟嵘提出的“品第”批评方法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要对作家作品进行品第高下的划分 ,但这种品第高下的划分绝不像有的研究者所说的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行为 ,而是受其总体的“品评”批评方法体系的内在制约和影响 ,并且有着自己明确的批评标准和批评尺度。应该对“品第”法这一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总结 ,并将其整合到当今的文学理论批评中来。  相似文献   

4.
社会批评 ,文化批评 ,或鲁迅所说的“文明的批评” ,或直截了当地简称为“批评” ,乃是知识分子的一项重大使命。知识分子在实行此一使命时所处的“位置” ,大致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现实经验的历史积累 ,二是个人身份的复杂构成。这是一个游动的、越界的、无家可归或格格不入的位置 ,是知识分子真正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郑建设 《奇闻怪事》2007,(11):15-16
要达到理想的批评教育效果,教师应当不断深入研究和借鉴科学的批评教育方法,提高批评教育学生的技巧。下面几种批评教育学生的方法希望能对同仁有所启发: 1.参与式挑评教育。批评教育学生时,如果教师仅以教育者的身份去进行,学生常常会产生反感,如果教师参与其中,把自己和学生一起做一个被批评者,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难免没有错误和缺点,对于老师来说则少不了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能使学生很好地接受,起到教育和转化学生的效果。讲究批评艺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社会批评,文化批评.或鲁迅所说的“文明的批评”.或直截了当地简称为“批评”,乃是知识分子的一项重大使命:知识分子在实行此一使命时所处的“位置”.大致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一是现实经验的历史积累,二是个人身份的复杂构成:这是一个游动的、越界的、无家可归或格格不入的位置,是知识分子真正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宋红云  姜新峰 《科技资讯》2009,(19):227-227
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目的是关爱学生,促进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因此,批评教育学生应注意方式方法[1],心平气和,切忌嘲讽、不注意场合、态度蛮横、主观臆断等。  相似文献   

9.
苏冉 《科技信息》2008,(3):194-194
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是辅导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如何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心服口服,这与辅导员的批评艺术是很有关系的。本文从批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批评的时效性、批评的表达方式、批评的效果和批评的目的五个方面谈一谈批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雕龙》一书广泛评论了历代作家、历代作品、学史以及历代批评家。刘勰的批评观是什么?一,他自以为是独立于作家的批评家;二,他要以学批评家的身份来实现“树德建言”的社会责任;三,他对学批评的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四,他正确区分了鉴赏与批评二;五,他具有批评家所应具有的自信;六,他具有批评家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七,他具有批评家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文学一文化现代批评家,梅光迪借重的批评语言资源明显不同于晚清批评家的所在,就是他的跨文化经验。这种经验不仅来自于文本阅读,而且也来自于直接的异域教育经验。但梅光迪并没有在他的批评实践中过于放大他的异域教育经验,而是更多强调前者,即对于文本阅读的高度关注及细读分析。这种文本细读并不拘泥于个别,而是在一种富有传统和整体性的连续性语境中展开并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12.
“杀一儆百”我们都很熟悉,是所谓的一种教育方法,顾名思义是杀了一个坏的,让其他一些想干坏事的人有个警惕。教师想尽量直截了当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之于众,以使其他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杀一”果能“儆百”吗?在自己的一次“杀一儆百”实践中,使我对当众批评学生的利弊产生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潘岳、陆机比较批评历史上,王夫之的批评颇具特色。他许以潘岳为“俗”:从创作内容、创作目的、主体诗气、艺术表现形式等俱是如此。他还认为陆机的诗歌创作以与弟陆云“俱入洛”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创作符合王夫之标举的雅的规范,且体现了“晋宋风味”这种诗美,而后期创作与潘岳一样,体现着俗。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潘、陆比较批评乃是早期陆机与潘岳的比较,批评的结果乃是雅、俗之别。如此鸿沟批评在潘、陆比较批评史上为第一次。如此批评也体现着王夫之诗学思想的某些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唐以前文论对批评方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意象批评方法的运用;二是对比较批评方法的运用;三是对源流批评方法的运用;四是对摘句批评方法的运用。唐以前文论作为我国古代文论的“武库”,它为不同文学批评方法在后世的拓展、丰富与完善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5.
姚鲁峰 《科技信息》2013,(15):321-321,414
批评是对学生的学业或品行进行否定性评价的一种形式,其在学生教育中的价值,远没有像表扬或奖励那样被人们认识到,实在是一种缺憾。爱学生,懂批评的艺术,才是批评学生的最佳方案。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仍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谈馆员批评学生应讲究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图书馆馆员管理学生过程中,批评是被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探讨了如何正确运用教育形式达到批评的真正目的,指出讲究批评的艺术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表扬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强化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同样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也可以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可“直言批评”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在批评的时候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引起师生之间的隔阂。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是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同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恰当的表扬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掌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对于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这里,我想就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现代文学批评的任何一位读者来说,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立即鉴定批评的任何定义是如此地必要而又如此地难以捉摸。从艾利斯到科林伍德;从理查兹到利维斯对此均有阐释。从定义方式去考虑,“批评的功能”、“以范畴和种类定义批评”以及描述“定义批评”等亦失之偏颇。尽管我们不会也不能够定义批评,但希望批评的定义会变得清楚明了。  相似文献   

19.
在一堂投掷垒球课上.我正在耐心细致地讲解动作要领。突然,一个女同学举手告状,说她后面有男生用石子弹她。我的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学生的目光也全都集中到了一个平时上课爱搞小动作的“调皮鬼”小睿身上。我当时十分气愤。因为他在课前做眼保健操时就不那么认真,提醒了几次也还是心不在焉。我真的很想当着大家的面严厉地批评他一顿:可我一想小睿那倔强的个性,批评只会使他逆反,于是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走到他身边。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情感叫爱心。丁有宽老师说:“爱心是根。”教育工作是一门爱的艺术,老师应该是创造爱的艺术的实践者。教育学生、转化后进生,需要教师具有对学生深深的爱以及高超的爱的艺术。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艺术折射出这位万代师表者那高尚的职业情感;斯霞老师对学生的爱让教育事业熠熠生辉。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职业情感,爱就是理解、尊重、信任、公正与赏识。“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是表扬与批评学生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