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概述了太原市空气质量总体状况及污染物情况,分析了影响太原市空气质量状况的原因,探讨了提高太原市空气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浙江省空气质量变化特征,选取浙江省2014—2019 年的空气质量指数月度数据和6项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月度数据进行研究。首先,将空气质量指数数据和6项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拟合为函数曲线;然后,为了发掘浙江省空气质量指数和6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对空气质量指数曲线族的主成分基系数进行了K-means聚类,并对6项空气污染物浓度曲线族进行了多元Funclust聚类;最后,借助ArcGIS绘制浙江省聚类结果空间分布图,并探索了浙江省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在空间上可以划分为4类区域,呈现出由南至北逐渐变差的趋势;在时间上,浙江省空气质量指数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SO2浓度下降明显,其他5项污染物浓度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显著的季节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太原市和吕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5—2018年两市各空气质量相关数据的分析,探讨了两市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分析得出:PM10和NO2对空气质量的贡献值比较大;根据综合指数判定,太原市空气质量劣于吕梁市;4类污染物浓度呈现各自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太原市空气质量数据,分析太原市2013至2017年间大气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太原市大气环境质量呈逐年好转态势,其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呈逐年递减趋势,除二氧化氮外,各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太原市市区的空气质量大致呈西北部空气质量最好,中部地区最差,并以太原市市区中部为中心大致呈同心圆状向外辐射,其空气质量由中心向外部逐渐变好.本研究的开展可为改善或治理太原市大气环境质量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或支撑.  相似文献   

5.
综合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2020年1—5月太原市大气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大气污染的6项污染物浓度、优良天数、污染物对空气质量指数的贡献度,同时与太原市2019年1—3月的相关大气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因为疫情影响停产停工后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同期,随着复工复产大气中6项污染物浓度又开始逐渐升高,优良天数逐渐减少。基于以,提出了改善太原大气污染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6—2007年汉中市城区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分析了汉中市城区空气质量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同期的地面、高空气象要素与空气污染物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方程。结果表明:(1)汉中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77%,主要污染物为PM10;污染物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远远高于夏季;(2)冬季空气质最主要受地面气象要素影响;夏季既受地面要素影响又受高空要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保证2005年空气质量功能区全面达标,促进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燃煤技术进一步提高,由太原市环境保护局组织成立了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太原市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被列为太原市科学技术局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成都市2010~2014年5年间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科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3种空气污染物PM_(10)、SO_2、NO_2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成都市2010~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分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出3种空气污染物与9项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定量判别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成都市空气质量呈恶化趋势,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总人口、第二产业比重和工业烟粉尘排放,与上述3种污染物的关联度均大于0.8。  相似文献   

9.
以太原市2013年1月~2016年12月份PM2.5、NO_2、SO_2等污染物逐日浓度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太原市地面气象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太原市空气质量AQI(air quality index)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小波去噪和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AQI的春、夏、秋、冬季预报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太原市AQI均值呈现逐年降低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冬季,具有冬强夏弱的特点,太原市主要空气污染物为PM2.5,PM10和SO_2。2)AQI与各污染物浓度因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AQI与PM2.5和PM10的相关性最大,Spearman相关系数极显著(P0.01),并且污染物之间、污染物与气象因子之间也存在相关性。3)太原市AQI具有较明显的年际周期性振荡、30~60d的季节性周期振荡、10~20d的双周性振荡及5~7d的准双周振荡。4)将AQI前一天的历史数据作为因子引入预测模型,相比于仅以气象因素为输入的模型具有更强的拟合精度。对数据进行小波去噪后所建的最优子集回归方程比使用原始数据更优。文章所建立的"去噪气象数据+去噪历史AQI数据"模型可以较精确地实现对太原市AQI指数的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讨论空气质量评价问题。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将六项主要空气污染物作为空气质量的指标,对空气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选取乐山市更新至2015年5月16日10:00的24小时空气污染物浓度值作为研究数据,得出该段时间内乐山市空气质量大体情况较好。然后通过模糊综合指数法得到综合评价矩阵,进而得到模糊综合指数FCI。该模型基本克服AQI“爆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0—2004年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简要地分析了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针对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太原市2003—2011年原始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主要采用API指数法,通过Spss16.0计算3项主要污染物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合空气污染负荷法、概率统计法,分别计算出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和污染负荷,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太原市近10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目前太原市大气环境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准地价是土地出让费、政府税收、税费征收标准确定的重要依据。太原市基准地价查询系统基于数字太原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借助公共平台提供的标准数据和二次开发接口,为太原市合理确定基准地价及基准地价公示、查询提供了高效的工具。阐述了太原市基准地价查询系统建设的意义,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太原市2003-2011年原始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主要采用API指数法,通过Spss16.0计算3项主要污染物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合空气污染负荷法、概率统计法,分别计算出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和污染负荷,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太原市近10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目前太原市大气环境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目前太原市用水状况以及现在供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证了建设太原市呼延水厂二期工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二氧化硫污染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市不同季节、不同监测位点大气二氧化硫(SO2)浓度的监测,分析了太原市SO2污染状况,指出在太原市对SO2排放企业的治理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太原市的大气污染已相当严重,主要原因是老式锅炉以原煤为燃料,生成大量悬浮烟尘和二氧化碳通过烟囱排入大气所致。为改善太原市大气污染现状,必须将原煤洗选为洗精煤,引进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除尘、脱硫效果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  相似文献   

18.
从太原市能源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太原市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变现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空气质量,提出了建设清洁能源技术服务平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通辽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状况也备受瞩目.为了解和掌握通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在收集、整理通辽市近三年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SO2、NO2及PM10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环境空气污染的特点,对近三年通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辽市近三年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0.478-0.525,属于较清洁-清洁;首要污染物为PM10,污染物排放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为通辽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公益性图书馆建设与布局是体现城市整体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对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打造"公共文化圈"已成为发展文化战略的新趋势。阐述了太原市公益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现状,探讨了太原市公益性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