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科普知识     
《石河子科技》2012,(6):48-51
<正>垃圾食品有哪些危害1.油炸食品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相似文献   

2.
《科技知识动漫》2010,(3):32-34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能量密度高,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的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群,其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丝束表面油剂含量对滤嘴成型及卷烟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丝束表面油剂含量的增加,丝束的卷曲能升高,滤嘴吸阻的稳定性提高,特性曲线向右上方偏移;随着丝束油剂含量的增加,卷烟烟气水分、焦油和CO量略有降低,烟气烟碱变化不明显;评吸发现,在一定的吸阻范围内,丝束油剂含量适当增加,对香气浓度和烟气的细腻程度有轻微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风味物质与不良因子的相关性,检测了油炸薯片、油炸方便面面饼、麻花、咸味花生米4种常见方便食品共16个样本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不良因子丙烯酰胺、多环芳烃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探讨了油炸方便面面饼风味物质和不良因子间的相关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基于NIST 2015谱库检索和核对保留指数的方法鉴定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氧杂环化合物、醛类、羧酸类、酮类、酯类、烷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等共7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反式脂肪酸,油炸薯片和油炸方便面面饼中检测出苊、蒽、 艹屈 、荧蒽、芴、菲、芘等7种多环芳烃及丙烯酰胺。比较4种食品,油炸薯片中检测到的吡嗪类化合物及丙烯酰胺含量较高,油炸方便面面饼中羧酸类化合物及多环芳烃含量较高,麻花和咸味花生米中脂肪醛类化合物和含氧杂环化合物含量较高。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油炸方便面面饼风味物质和不良因子间的相关性,发现丙烯酰胺含量与可来自美拉德反应的吡嗪、甲基吡嗪等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环芳烃含量主要与可来自油炸或烘烤过程中脂肪氧化降解的醛类、酸类等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食品加工工艺条件可同时兼顾喜好风味的形成和食品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煎炸用油和油炸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炸在提供加工、食用便利和美味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质量和安全问题。如何及时准确判废、甄别油脂真实性、减轻和控制煎炸过程中有害化合物超标,是当前煎炸用油主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降低含油量、控制传统油炸食品的铝害、减少油炸食品原辅料在油炸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劣变,是中式油炸食品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概述了相关解决方法和措施,包括新型检测技术、大数据技术、青少年科普、风险评估、管理与共享平台等。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的预糊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加热方法中,马铃薯经蒸煮25 min后的糊化效果最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奶粉含量和黄油含量对冷冻调理马铃薯饼的感官指标有显著的影响.对冷冻调理马铃薯饼的油脂的测试结果显示,未经油炸的马铃薯饼的脂肪含量为4.24%,而经过油炸后的马铃薯饼的脂肪含量为11.18%.经过一个月的冻藏后,未经油炸的冷冻调理马铃薯饼的油脂的过氧化值为1.94%,而经过油炸的冷冻调理马铃薯饼的油脂的过氧化值为7.79%.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方便面有害的种种传言从十几年前开始就从未间断,它确买不是健康食品,但是,是否所有关于其"有害"的言论都靠谱呢关于方便面的各种传闻层出不穷,它曾被联合国卫生组织评定为十大垃圾食品之一。曾有传言说方便面有防腐剂,吃多了会变成"木乃伊";一次性碗装方便面会释放有毒物质导致肿瘤;方便面碗壁上有蜡层被吃下后会堆积在人体器官致死等等。最近,坊间又流传一则关于方便面所含抗氧化剂BHT会致癌的消息,再度引起消费者恐慌。但从科学角度看,事实真的如此吗?抗氯化剂BHT致癌尚无定论BHT,又名二丁基羟基甲苯,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可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饼干等加工类食品。其作用是让食物的食用寿命延长,如果不添加抗氧化剂,方便面的食物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酸化后的油脂会给食用者带来健康风险。方便面中的油脂中,的确添加了对健康不利的抗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卷烟加工工艺过程中几个重要工序对烟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并在实验室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卷烟加工工艺过程中储叶的温湿度条件,进一步研究了润叶后不同储叶温度以及不同烟叶水分对烟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卷烟加工工艺环节的依次推进,样品中细胞壁物质、淀粉、果胶、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糖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规律性不明显;不同碳水化合物在不同工艺环节前后其含量变化也有所不同;在烟叶水分相同的条件下,淀粉、总糖的含量随着储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储叶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淀粉、纤维素、细胞壁物质含量随着烟叶水分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的有限性和短缺性日益凸显,植物蛋白肉作为传统动物源性食品的“替代品”,通常被认为是“更健康”(比肉类)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食品。高水分挤压技术是新兴的植物蛋白重组技术,该技术制成的产品质地紧密、口感细腻,具有类似于动物肌肉的纤维组织,因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及研究的焦点。在高水分挤压过程中,螺杆的转动将物料输送至高温的封闭腔体内,而物料分子构象的复杂变化对挤出物品质特性影响显著。综述了在高水分挤压过程中,原料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油脂、风味物质、着色剂)和挤压条件(挤压温度、水分含量、螺杆转速)对植物蛋白肉品质特性的影响,为植物蛋白肉制品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降低油炸方便面油脂消耗的探讨杨富民(甘肃农业大学食品工程系730070)在油炸方便面生产过程中,除面粉外,煎炸油是用量较大的原料,占生产成本的50%左右。另外,含油量过大的方便面,不仅复水性差,口感不好,而且易酸败变质。因此,降低油炸方便面的含油量,...  相似文献   

11.
油炸时间及温度对方便面水分及含油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方便面的水分含量及含油量是影响方便面品质的两个重要因素,研究了油炸时间和温度对方便面水分含量及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炸时间越长、油炸温度越高,面饼失水程度越大,含油量越高.说明油炸时间和温度对面饼中水分含量及含油量的影响是相互关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  相似文献   

12.
用沉淀法和色谱分离法将大庆原油分离成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 3部分。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沥青质组分和极性物中存在羧酸类或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 ,抽余油主要为烃类物质 ,可能还存在很少量的非极性基团较大的酯类物质。测定结果表明 ,在大庆原油中 ,沥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其次为极性物 ,抽余油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都具有一定的界面活性。原油乳化实验表明 ,沥青质具有较弱的W /O乳化能力 ,抽余油具有较强的W /O乳化能力 ,是造成大庆原油W /O乳化的主要组分 ,极性物是造成大庆原油O/W乳化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3.
固体颗粒对油田采出水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固体颗粒对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粘度、悬浮液体系zeta电势等的影响,进而考察了不同条件(如矿化度、pH值等)对胜利油田坨四采出水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固体颗粒的体系,油水界面张力、zeta电势增加;固体颗粒浓度增加,水中油含量降低,固含量增加,界面剪切粘度增大,悬浮液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食用花椒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花椒籽核和壳中提取花椒油,用GC-MS联用仪对不同材料中提取的花椒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超声辅助法从花椒籽核和皮中提取的油的提取率分别为7.8%和6.74%.成分分析表明花椒籽核和皮中提取的油化学成分差异很大.用极性溶剂提取时,籽核油主要成分是烯烃,烯烃含量占总含量的48.73%,油中未检出麻辣酰胺物质.花椒籽壳油主要成分是羧酸和羧酸酯,含量占总含量的66.45%,其中酰胺类物质含量为3.84%.  相似文献   

15.
生姜提取物在油脂中抗氧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各类溶剂来浸提生姜中有效抗氧化组分,并对提取物在猪油,花生油中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能力的强弱与溶剂的极性直接相关,生姜中的抗氧化组分应该是极性物质。论文还对利用溶剂浸提抗氧化组分的经济性开展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航空发动机轴承腔中润滑油滴与壁面油膜的碰撞特性,采用VOF方法建立了油滴与深油膜正碰撞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油滴与深油膜正碰撞后溅射油膜与空腔的形貌演化与流动铺展过程,以及二次油滴的初始特性;探讨了油滴直径和碰撞速度对碰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碰撞形成的溅射油膜以油滴接触点为中心向外铺展,最终发展为冠状油膜,其间伴随有大量尺寸各异的二次油滴产生;油膜内部形成的空腔近似空间半球形状,二次油滴的直径呈对数正态分布;随着油滴直径和碰撞速度的增大,油冠高度、空腔深度和直径均增大;二次油滴直径分布区间随着油滴直径的增大和碰撞速度的减小而更加分散.与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提出的数值分析模型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掺稀降粘是超稠油井筒举升过程中有效降低井筒摩阻的方式之一。针对现有的掺稀优化评价方法,本文根据掺稀工艺建立了超稠油井筒掺稀降粘模拟装置,通过和旋转粘度计测量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井筒降粘模拟测量。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掺稀比条件下的井筒粘度变化。对比结果发现,井筒掺稀降粘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沿着井筒流动,稀油不断分散稠油,降粘效率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8.
小管径强化管内R410A-油混合物流动沸腾阻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环保制冷工质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 mm小管径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纯制冷剂R410A,摩擦压降随着干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干度为0.7~0.8左右;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随油平均质量分数、干度和质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油平均质量分数从0增长到5%时,在干度为0.9的高干度工况下,摩擦压降最大可增加120%.R410A-油混合物在5 mm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与7 mm强化管的相比约增大10%~30%;用已有的7 mm强化管的压降关联式预测5 mm强化管的压降时,误差为±40%.以R410A-油混合物在7和5 mm强化管内摩擦压降的实验值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混合物物性的R410A-油混合物在不同管径强化管内的摩擦压降关联式.该关联式的预测值与95%的实验值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9.
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动力学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主要成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在提取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动态变化,比较不同蒸馏时间获得精油的品质。结果表明,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过程的动力学模型y=4.292 5(1-e-0.017 9x),气质联用共解析挥发性成分48 种,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为主要挥发性成分,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芳樟醇相对含量由49.51%降至16.78%,下降趋势明显。实验发现该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薰衣草精油提取过程的规律,并且结合精油品质分析,前120 min的提取率达1.88%,组分基本稳定;120 min后,提取率增长趋势变缓,且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明显下降,组分种类复杂。研究认为薰衣草精油减压提取最佳时间为120 min,既可保证提取率较高,又可获得品质优良的精油,且节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