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导体平板构成的角域内具有线电荷密度的静电场进行了求解.主要利用保角变换法以及电像法和数学软件Mathematica相结合,得到了任意夹角角域内的电势的表达式,并做出夹角为直角时的等势线簇图形.  相似文献   

2.
对导体平板构成的角域内具有线电荷密度的静电场进行了求解.主要利用保角变换法以及电象法和数学软件Mathematica 5.0相结合,得到了任意夹角角域内的电势的表达式,并做出夹角为直角时的等势线簇图形.  相似文献   

3.
对导体平板构成的角域内具有线电荷密度的静电场进行了统一描述,采用保角变换法求解出任意夹角角域内电势的表达式,再利用共轭调和函数法求出特殊角域的电力线函数,进而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5.0,作出了角域为直角的等势线簇图形和电力线簇图形,并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江门市220 kV杜阮变电站大型地网接地阻抗进行测试,运用电流-电压表(变频/定频)三极法的直线法、30°夹角法、远离夹角法进行实践分析。结果表明:大地网接地阻抗值与测试电流、频率无关,与互感系数、电流极和土壤的接触面积以及电流线和电位线的夹角有关。在测试中,应尽量增大电流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大电流线与电位线之间的距离,测试结果接近或小于设计值,相比之下,远距离测试法更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化控制模型的文本主题域划分方法, 采用主题域内距离、 主题域间距离、 主题域内夹角和主题域间夹角等相关要素, 构建了最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进而通过对模型求解得到文本主题域的最优划分模式. 该方法为全局最优化方法, 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 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实验结果表明, 在算法适用性、 F1评价和Window Diff评价上, 该算法均优于其他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6.
永磁同步电机宽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采用改进型模型参考自适应法及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对电机转子转速和位置进行辨识的原理与性能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宽速域内适用的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法。通过滞环加权切换法实现了2种方法的平滑切换,克服了改进型模型参考自适应法在零速与低速时误差大,以及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在高速时有稳态位置误差的缺点。经实验验证,复合控制法能在宽速域内准确地辨识出转子的转速与位置,系统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好,对于宽速域内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矩形薄板的线性弯曲挠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值方法—微分求积法,此方法从矩形薄板的弯曲控制微分方程出发,在板域内采用DQ法(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得到求解以板各结点弯曲挠度位移场为全部待定参数的线性方程组,只需一次求解该方程组即可得到各结点的位移场,再由高阶Lagrange插值即可得到全板域内各处弯曲挠度位移场。  相似文献   

8.
李武 《科技信息》2009,(28):I0027-I0028
自然单元法基于整个求解域内离散结点的Voronoi结构,在全域内构造近似函数和试函数。当采用标准伽辽金法建立系统的控制方程,在Voronoi图的对偶图Delaunay三角形内进行弱形式的积分,但由于自然邻接点插值函数的特性,自然单元法的积分存在明显误差。分析自然单元法积分产生误差的各种的原因,并找出新的积分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该通过分片试验和悬臂梁等算例验证新积分方法解决这些误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论证了层次分析中最小夹角法的一般性质,从而为该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问题在许多应用学科中存在,由于其难以求解而限制了诸学科的发展,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非线性方程求解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在复数域内求多项式方程组全部解的连续法和在实数域内求任意非线性方程组多组实数解的实数连续法,讨论了两种方法的应用情况,通过实例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计算效率,为工程中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几个典型导体角域静电问题示例出发阐明直接法与保角变换法的关系,指出保变换法仅仅是一种特殊的变 量代换法;保角变换具有局限性,不宜使用保角变换求解导体角域点电荷静电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可积Weyl时空的Vielbein形式,由此求出对应于广义平移变换X'μ=X^μ+e^μaba的能动张量守恒定律并给出引力场能动张量具表述。上述理论还存在对应于变换x'^μ=x^μ+e^μaCa的共形不变守恒流。对于中心对称共形引力场,其物理意义是质荷守恒。  相似文献   

13.
Liouville定理证明了欧氏空间到自身的共形变换是莫比乌斯变换.关于Riemann空间,Brinkmann首先得到了一般的结论.但对Finsler空间的研究乏人问津.本文运用导航术和共形映射的性质证明了Randers空间(或Kropina空间)之间保Einstein度量的共形变换必是相似变换.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希尔伯特空间中的极坐标表象与轨道角动量表象的基础上导出了二表象间的变换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希尔伯特空间的另两组基矢:极坐标表象和轨道角动量表象以及该二表象间的变换。  相似文献   

16.
在动量表象下对非零质量带自旋粒子的角动量算符和推动矢量算符也即Lorentz变换生成元进行了讨论,得到了它们轨道和自旋两部分分拆的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保角变换,首先在二维平面得到双曲线型的等位线簇方程.然后过渡到三维空间,从而得到表面为单叶双曲面(两实半轴相等)的带电导体的等位面簇方程.由此得到该电荷系统的电位分布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依据从基坐标系到任一坐标系的旋转变换可以通过绕给定轴的一次等效旋转来实现的原理,提出用等效角位移矢量来描述机器人的姿态,并进而提出用姿态旋量及其Plucker线坐标来描述机器人的位姿。依据三维欧氏空间中的有向直线与三维对偶空间中的点的对应关系,在对偶空间中对姿态旋量所对应的点进行插补规划,提出一种机器人连续运动轨迹规划的新方法。文末算例说明了上述原理和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