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校际协作学习是远程合作学习的一种特殊类型,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是校际协作学习开展的核心,目前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指导.对校际协作学习活动存在形式及学习者需求的分析是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点.本研究运用扎跟理论研究方法梳理出校际协作学习活动的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学习者需求模型,最终得出各需求感知因子的权重分布,以期对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提供支撑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经与有关院校协商并请示省教委领导同意:“一九九九年安徽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于元月八日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合肥联合大学、淮南联合大学、皖西联合大学、蚌埠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分部、淮南矿务局职工大学、铜陵有色金属公司职工大学、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筹)、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九所院校负责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委主任陈贤忠同志、芜湖市副市长胡佩丽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省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解平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就成立“安徽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事宜,安徽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形成了共识。现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3.
金彦平 《科技信息》2007,(34):255-255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较强基础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在职业岗位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维修电工实训中引入PLC项目化教学,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最近在我校召开的全国短期职业大学第一次校际协作会议,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创举。这次校际协作会议,园满完成了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组织协作、建立网络的预定任务。它对于短期职业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对于开发我国丰富的智力资源,以适应新时期总任务的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次校际协作会议初步探讨了我国短期  相似文献   

5.
说明:2003年下半年,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九次学术年会将在重庆召开。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做好学术年会论文的评选工作,特拟定部分研究方向,供广大高职理论研究者、实践者撰写论文时参考。同时,也欢迎在指南范围以外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鬓琴珊既麟嘟熟麒健壤纂纂阮拿荡猖料弹豁)黝馨一会议主会场纂爆豁~与会全体人员合影热烈祝贺安徽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成立  相似文献   

7.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而且应该进行沟通与合作。但是目前在我国尚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与合作,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从确定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功能定位、发挥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调控职能、组建校际专门化协作组织、研制并颁布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标准等不同角度和层面,尽快制定有利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沟通与合作的政策、法规和制度。  相似文献   

8.
结合全国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教育部倡导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指示精神,提出构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介绍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含义、构建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名称 中文: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 英文:Anhui Assoc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缩写AASTI) 地址:合肥市巢湖路287号 第二条 性质 1.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安徽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业务主管部门是安徽省科委。在安徽省科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和国家科技火炬办业务指导下开展社会活动。 2.协会是安徽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生产和企事业单位和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关单位的全省性的、  相似文献   

10.
校际协作是学校间进行资源共享的新途径,但已有的支持系统功能单一,无法有效支持校际协作的多样化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校际协作的特点,指出了现有系统的不足.然后分析了适用于校际协作的CS、CW特点和CSCW技术体系,最后,采用Lotus Domino建立了一种基于CSCW的校际协作系统,并说明了其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 今年六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部份短期职业大学校长应联络站邀请,在汉举行座谈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派人来汉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文教组发来了贺信。座谈会期间,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邹时炎及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曾到会看望了与会校长,并参加了座谈。会议主要座谈了以下主要项目:一、讨论研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二、就召开第二次全国短期职业大学校际协作会和成立全国高等职业研究会进行磋商.  相似文献   

12.
简讯     
第四次全国职技高师协作会议暨第一届全国职技高师研究会于1989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21所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和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的院长、教务处长、系主任等60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秘书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编辑部派同志参加了会议。我校副校长柴志泉同志、教务处主任王为宠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第1期卷首语·················,··············一杨科安安徽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章程”·…1安徽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一次年会纪要···································,·········,··…3试论先秦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格局············…… 裘士京5略论张闻天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二“一…卢群房列曙9试论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反腐败对策·········…… 陶六一16论现代契约法的两大原…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2006,15(6):65-68
卷首语金鸡鸣唱舞灿烂玉犬吠旺奔辉煌1(1)发展与对策研究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在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暨第十次学术会上的讲话(节选)吴爱华1(4)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高职教育学术研究团体——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建会二十年李宗尧1(7)产学合作——奠定“职业自觉”的实践基石——对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定位的理性思考之二张妙弟贡文清1(11)职业资格与执业资格——两种资格的历史变迁与概念辨析汤向玲1(16)实施组织扁平化:高职院校组织创新的探索丁其宝2(3)由广东就业市场论高职教育与就业对策龚建国王晓勇2…  相似文献   

15.
本届研究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要求,组织广大会员单位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等职业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2005,14(1):1-1
本刊 2005 年第 1 期,正值我国传统的辞旧迎新佳节——乙酉年之际。在此,我们恭祝各位读者鸡年大吉,事业发展。2004 年,作为面向全国发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人员,我们 经历了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和天津职业大学的创新进取、发展进步的全部历程,深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成效突出;研究会在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高等 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关心指导下,在研究会各高职院校的帮助支持下,在社会各方面的通力扶助下,学术研究日益深入,发展成效愈发凸显,内部向心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各位常务理事: 下面,我代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秘书处,向大家汇报去年的工作,并对2003年以及今后两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各位常务理事审议。 一、过去一年研究会的工作情况 2002年是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极为重要的一年。年内,  相似文献   

18.
各位理事: 根据研究会第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的安排,现就研究会两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安排向全体理事报告,请审议。 一、两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 自研究会第六届一次理事会暨第八次学术年会(济南会议)召开至今已两年有余。两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产生了积极的成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镇江高专学报》2011,24(2):37-37
近日,由我校承办的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双证书工作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高职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中期汇报会议圆满结束。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双证课程"教学方案项目旨在通过院校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将业内优秀的技能培训资源、主流技术及应用引入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将院校教育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与  相似文献   

20.
舞夔藻黝愿苦兽翼鬃蒸霎鬓馨聋鬓鑫鬓鳞耀翼蒙赞蒸颧蘸螺缨翼理吩活勺耀蟾澎矍翼鬓篡翻聋…一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校门省教委主任陈贤忠一在我院金工实习车间视察并与师生亲切交谈~学生在我院计算机中心 紧张地学习热烈祝贺安徽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