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湖北秭归庙河震旦系剖面陡山沱组-灯影组界线层内首次发现了微球粒。这些微球粒多为黑色、浅褐色,呈圆球形、椭球形,直径50~100μm。通过波谱分析,微球粒主要为石质球,即磷灰石球和硅质球。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出微球粒复杂的显微构造特征。一般认为微球粒有地外和地内两种成因。庙河地区微球粒的发现,为研究界线时期地质事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对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储层中方解石脉的12个碳、氧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区地质背景,探讨了该区方解石脉的成因问题.结果表明: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储层中方解石脉存在于2种不同的环境当中.泥晶灰岩或灰质砂岩中的方解石脉的同位素组成与渤海湾地区陆相沉积碳酸盐具有强烈的渊源关系,即方解石脉的物质组成来自沉积碳酸盐;细砂岩或钙质砂岩中的方解石脉的碳至少不是直接来自于陆相沉积的碳酸盐岩,该种方解石脉的形成与热流体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塔里木盆地野外采样的玄武岩典型杏仁体和钻井取芯的基性岩"球粒"的岩相学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比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基性岩"球粒"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表明,"球粒"和杏仁体虽然宏观特征相近,但在微观特征和碳、氧同位素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差异:"球粒"不具环带结构,边部重结晶作用明显,同一样品不同"球粒"的δ13C和δ18O相差较大;杏仁体普遍具环带结构,结晶颗粒较大,同一样品不同杏仁体的δ13C和δ18O较为接近。岩相学特征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基性岩中的"球粒"是岩浆捕掳沉积碳酸盐岩围岩碎块而成的,与典型杏仁体的次生矿物充填气孔成因明显不同,因而推测钻遇的基性岩为侵入岩,相关层系并非一定发生过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4.
马啣山方解石矿床,由一系列大型方解石脉和透镜体组成.矿体形状简单,矿物成分单一.矿体沿一定层位和断层破碎带分布.成矿明显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控制,具层控矿床特征.该方解石矿床是在震旦纪海相灰岩基础上,经地下水热液改造而成.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基性岩“球粒”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塔里木盆地野外采样的玄武岩典型杏仁体和钻井取芯的基性岩“球粒”的岩相学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比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基性岩“球粒”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表明,“球粒”和杏仁体虽然宏观特征相近,但在微观特征和碳、氧同位素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差异:“球粒”不具环带结构,边部重结晶作用明显,同一样品不同“球粒”的δ13C和δ18O相差较大;杏仁体普遍具环带结构,结晶颗粒较大,同一样品不同杏仁体的δ13C和δ18O较为接近.岩相学特征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基性岩中的“球粒”是岩浆捕掳沉积碳酸盐岩围岩碎块而成的,与典型杏仁体的次生矿物充填气孔成因明显不同,因而推测钻遇的基性岩为侵入岩,相关层系并非一定发生过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6.
山东青州尧王山剖面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地层发育齐全,在对该剖面下奥陶统实测基础上,结合详细的薄片分析,对其颗粒成分、生物组合、基质类型及结构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将剖面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划分为9种微相类型,即微生物岩砾屑灰岩微相、无纹层似球粒颗粒灰岩和灰泥质颗粒灰岩微相、砂屑与砾屑灰岩微相、包含有完整生物碎片的颗粒质灰泥灰岩微相、具有被包壳和被磨蚀骨屑颗粒的生屑灰泥灰岩微相、含亮晶胶结物的被包壳的生屑颗粒灰岩微相、贝壳富集灰岩微相、海绵骨针粒灰泥灰岩微相以及灰泥灰岩微相。依据各微相特征,结合野外宏观特征将尧王山剖面划分为3种沉积环境类型,即台内浅滩、局限台地及开阔台地。  相似文献   

7.
若尔盖铀矿田含矿岩系的岩石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川西若尔盖铀矿田含矿岩系的宏观产状和显微岩石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铀矿田的三套含矿地层主要有硅岩、灰岩、板岩三种岩石类型.其中,硅岩包括了泥晶硅岩、变晶硅岩、硅化(交代)硅岩、钙化硅岩;其成因有两类,产于泥质板岩夹层中的薄层状硅岩是生物化学沉积形成的,而以不规则透镜状产于灰岩层内及其上、下部的硅岩则属于灰岩受后期硅化交代而成.灰岩包括砂质细晶灰岩、硅化球粒灰岩、硅化泥晶灰岩三种;砂质细晶灰岩系混积陆棚环境的产物,硅化球粒灰岩、硅化泥晶灰岩系生物、生物化学成因的泥晶灰岩经硅化而成.板岩包括泥质板岩、砂板岩、千枚状板岩三类,系陆棚环境细碎屑岩经区域变质而成.三类岩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反映出若尔盖铀成矿区早志留世为陆棚环境,海平面的升降使沉积环境在内陆棚与外陆棚之间变换.在剖面结构上,表现为砂质板岩-粉砂质板岩-泥板岩(泥晶灰岩)-页岩-硅岩的韵律性叠置.  相似文献   

8.
膜乳化-复乳化法制备载蛋白高分子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乙基纤维素(EC)为微球材料,牛血红蛋白(Hb)为模型药物,采用膜乳化-复乳(W1/O/W2)法制备了载蛋白高分子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微球形态及内部结构.激光粒度仪测定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膜孔径是决定微球粒径的主要因素.微球粒径随EC浓度和初乳相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大。随着初乳相体积分数的增大,微球表面微孔数目减少,但孔径增大。当操作压力稍大于膜乳化初始临界压力时,可制得粒径单分散的栽蛋白高分子微球。这一结果对制备粒径单分散的栽蛋白高分子微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和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为原料,泊洛沙姆188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乳化法制备了聚(α-氰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微球,然后通过共聚物微球对溶菌酶的吸附,制备了共聚物载药微球。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对微球粒径的影响,并就共聚物和药物的质量分数及吸附时间对微球粒径、载药率和负载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空白微球适宜的制备条件为,共聚物质量分数0.8%(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与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的物质的量比为1∶1),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1.0%,搅拌速度800r/min,体系pH2.5,反应时间3h;空白微球在pH7.0条件下进行溶菌酶吸附,在溶菌酶质量分数0.08%、吸附3h时所得的共聚物载药微球性能最佳,且所得的载药微球具有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0.
SiO2/PSt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Stober方法合成了SiO2/PSt纳米微球, 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 以SiO2纳米微球为核, 采用乳液聚合法, 合成了SiO2/PSt纳米复合微球. 该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单分散性好.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可以合成不同大小的复合微球. 对两种微球的形貌、 尺寸、 所携带官能团及表面元素变化情况进行了表征, 讨论了SiO2纳米微球用量、 乳化剂用量与反应介质配比等因素对SiO2/PSt纳米复合微球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宋元时期海南和大陆贸易活跃,参与中国内地与南海诸国间的转口贸易,与占城、安南、暹罗民间往来频繁,征收商税数额可观.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了疍民、番民和海盗的发展,海外物种乘机传入,丰富了海南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药用真菌种类资源丰富,作者续报海南岛药用真菌62种,并对其药用状况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人物姓氏分析"的索引发现我国对省域内的人物姓氏的地理学分布研究相对缺乏,故截取地理环境完整的海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514年至1957年海南省古今人物姓氏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两方面分析海南省人物姓氏分布情况,总结出了海南省姓氏时空分布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4.
黄文锋 《科技信息》2012,(3):332-333
古籍保护对海南来说是一个难题,首先是古籍保护的环境十分恶劣,再次是古籍保护人才严重匮乏。实施古籍寄存保护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最佳选择。在海南实施古籍寄存制度也许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古籍寄存保护制度对海南古籍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侍茂崇  陈妍宇  陈波  丁扬  刘振 《广西科学》2019,26(6):614-625
为获得北部湾生态要素分布规律更全面的认识,本文基于北部湾海表层温度、盐度和有关生态参数的遥感数据,利用2007年"908"专项调查资料,结合海流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2007年夏季(6-8月)的海表层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和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an,POC)、颗粒无机碳(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an,PIC)浓度的分布态势并给予合理的动力机制解释:(1)北部湾表层叶绿素a浓度呈明显的自东向西、由近岸向湾中部逐渐递减的态势,高值区为琼州海峡、广西沿岸、越南沿岸和海南岛西南侧近海海域;(2) POC和PIC空间分布特征与叶绿素a相似,低值区均主要集中在湾口水交换较快区域;(3)入侵高盐水的33.5 PSU等值线最北可达到21°N;湾内存在一个上升流区域形成的高盐核心;(4)北部湾水温的高值区分布在广西沿岸和越南沿岸的浅水区;(5)叶绿素a、POC和PIC高值区与沿岸径流有关;(6)海南岛西南部叶绿素a、POC和PIC的高值区与上升流有关。上述分析虽然只是2007年一年的结果,但是结果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中部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分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岛中部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储量之间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国土空间规划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nVEST模型估算2000—2018年海南岛中部山区碳储量及其时空分异,结合PLUS模型模拟2050年中部山区土地利用及碳储量变化。【结果】2000、2010和2018年海南岛中部山区的碳储量分别为80.44×106、79.96×106和79.82×106t,呈逐年减少趋势,累计减少620 406.31 t。各时期碳储量降低的原因不同:2000—2010年草地的转出是中部山区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因素;2010—2018年碳储量减少的原因在于城镇化扩张侵占林地及耕地。林地作为主要地类,贡献大部分的碳储量,是中部山区碳汇的主要来源;同时,草地碳密度远高于其他地类,区域碳储量对其变化较为敏感。基于自然发展状态下的模拟发现,2050年海南岛中部山区的碳储量显著下降,原因在于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及林地、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结论】在城镇化扩张的背景下,生态系统碳储量存在不断下降的风险。未来国土空间规划应...  相似文献   

17.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是非常有影响的电离层经验模型之一,利用该模型对我国东亚地区,尤其是海南低纬度地区,进行长期预测的效果尚未研究。通过对一个太阳活动周(2002~2012年)期间海南观测站(19.5°N,109.1°E)数字测高仪DPS-4D观测到的电离层临界频率foF2在低地磁扰动条件下的月中值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相应的IRI-2012模型预报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到的foF2存在着明显的冬季异常和半年异常现象,对太阳活动存在着明显的依赖关系;2IRI-2012模型预报值虽给出了海南foF2的基本观测特征,但细节上IRI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还是存在着地方时、季节和年度偏差,主要表现为:在太阳活动低年模型存在高估;在太阳下降年期间模型存在低估;在太阳活动较高时期模型存在明显的分季低估,冬、夏季高估;整体上,多数偏差率在±20%以内。偏差率较大的时段主要集中在0500-0800LT,这与以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些结果对进一步完善IRI模型,尤其是在中国低纬度地区foF2预测参数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因子分析提取的3个公因子单独排名,在全国并不十分落后,但综合排名居全国倒数第2位;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以市场为依托的模式;北京市主要以政策为依托的模式,但也有市场因素的优势;天津、上海、江苏主要以政策为依托的模式;包括海南在内的其他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且具有共同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发现,海南原始的、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实际是当地人(主要是黎族)的定居点与农田,这个区域历史上存在着广泛的林木清除与灌溉轮垦农业.观察与研究修正了以前理解热带地区森林仅仅通过植物学来达到的方法,如果要较好的理解海南雨林的历史与动态,进行植物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的联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曾辉  李豪  卢勇 《科技资讯》2013,(10):86-89
本文以海南西线高速公路路面改建工程为依托,介绍了海南地区高速公路路面改建关键技术应用情况。面层以下基层以及土基的检测与判别、基层病害处治以及原沥青路面再生回收利用是沥青路面改建的关键技术。综合考虑海南地区气候特点和施工条件,提出了三种关键技术地域性实施具体措施,同时对实践情况和改建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供今后类似工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