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利用血象指标测定法,计数板法,煌焦油染色法,瑞氏染色法,氰化高铁比色法以及红细胞体积抗凝离心计算法,测定了高原鼠兔在低海拔地区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积,其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的测定值都低于高海拔地区的测定值。醋酸纤维膜电泳技术反应了鼠兔部分生化指标的概貌,为今后高原鼠兔生化遗传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低氧对不同海拔雄性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生殖机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海拔雄性高原鼠兔繁殖期睾丸指数,附睾指数,附睾尾精子数量,精子活率和睾丸组织LDH-C4和LDH比活力及其比值;同时还统计了不同海拔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数。结果显示:不同海拔高原鼠兔睾丸指数、睾丸组织LDH-C4比活力和LDH比活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高海拔高原鼠兔附睾指数和附睾尾精子数量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1);高海拔高原鼠兔精子活率和LDH-C4比活力/LDH比活力均显著高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5);而高海拔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数却显著低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5)。以上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低氧对高原鼠兔精子生成和精子活率不仅没有抑制,反而明显提高,但低氧对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有显著影响,随着低氧程度提高,胎仔数下降。  相似文献   

3.
旨在讨论高原与低海拔环境下单次有氧耐力运动后造成氧化压力和代谢压力的差异.招募38名大学生(男生20人,女生18人,平均年龄21.5±1.5岁,平均身高168.9±10.5 cm,平均体质量59.3±12.6 kg),全部受试者均须在高原和低海拔两种环境下进行耐力蹬车运动,分析受试者静息状态,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0 min,运动后60 min,运动后120 min,运动后240 min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两种环境下耐力运动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研究发现高原环境进行耐力训练后红细胞比容、乳酸、尿酸显著高于低海拔环境(p0.05).高原耐力运动后血浆总蛋白、羰基蛋白、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氮氧化物浓度、超氧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低海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急性高原耐力运动与在低海拔环境进行的耐力运动对机体造成的氧化压力基本一致,但代谢压力远大于低海拔环境.高原环境下耐力运动后运动员的葡萄糖浓度显著降低,红细胞比容显著上升,其可能与低氧环境下机体水分大量散失、造成血浆总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常来说,不同海拔地区的人进入高原后,生化和生理机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特别是机体为适应低压低氧环境会发生代偿性反应,其中呼吸系统、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将发生适应性的变化.本文依据实地对平原大学生初进高原进行了血液化验、生理及机体测试,与世居、久居的汉族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不同海拔地区白唇鹿的呼吸、心率、体温、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形态等12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发现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白唇鹿,其呼吸、心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中性和酸性白细胞均高于低海拔地区的白唇鹿,而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平均体积却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体温在不同海拔高度大致相同,电镜下,红细胞形态呈双面凹陷的轮胎状,直径4.368±0.192μm。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纯种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平原组(海拔397米),高原组和高原给药组(海拔3900米),分别检测实验动物外周血液的三项指标。得知;高原给药组的红细胞(RBC)计数,明显低于高原组(P<0.05)。此外,高原给药组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比积(Hct)均值都低于高原组。结果提示:异叶青兰对家免造血系统的低氧性改变有肯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阐明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低氧环境对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xxx剪切体的组成、VEGFxxx剪切体mRNA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海拔(3 200 m)和高海拔(4 200 m)的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VEGF188,VEGF164,VEGF144和VEGF120都有表达,而低海拔的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表现为VEGF189,VEGF165和VEGF121,高海拔的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只有VEGF189和VEGF165有表达。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VEGF188,VEGF164和VEGF120的表达水平和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189和VEGF165的表达水平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高海拔的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121几乎不表达。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VEGFxxx剪切体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但是微血管密度有所升高,提示低氧增强VEGF mRNA的稳定性。无论是高海拔环境,还是低海拔环境,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VEGF188,VEGF164和VEGF120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都高于高原鼠兔,这表明低氧可以上调VEGFxxx的表达,从而促进组织微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高原公路海拔对驾驶员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生物反馈系统对急进高原公路的驾驶员进行实地行车试验。通过定量分析,建立了驾驶员各项生理指标与试验路段海拔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高原公路行车驾驶员的各项生理指标都随海拔上升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驾驶员心率增长率、LF/HF、LF以及脑电波"频段功率值与高原公路海拔成正相关,而表面肌电IEMG、血容振幅、HF指标与高原公路海拔表现出负相关性;其中,驾驶员心率增长率、LF/HF及脑电波"频段功率值三项指标与高原公路海拔的相关性较强,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备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转基因C57BL/6-Tg(ACTB-EGFP)1Osb/J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对5~6周雄性、6~7周雌性EGFP小鼠的血液常规及生化值进行测定。结果EGFP转基因雄雌小鼠血常规比较,雌雄鼠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之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单核细胞计数(MO)、红细胞宽度(RDW)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液生化值雄雌小鼠比较,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该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值在雄雌间有一定的差异,但该值均在正常波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模拟急性高原低压性缺氧对大鼠血液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原缺氧大鼠损伤模型,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10 h组、缺氧20 h组、缺氧30 h组,每组10只,对照组置于当地海拔1 500 m处,缺氧10、20、30h组放入大型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8 000 m高原低压性缺氧环境,检测大鼠血气、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观察不同缺氧时间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与常氧对照组比较,血气相关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逐渐下降;血常规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计数(RBC)和血小板(PLT)均显著增加;血生化指标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白蛋白(ALB)、血清尿素氮(BUN)异常升高,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模拟高原低压性缺氧不同时间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均发生显著改变,严重影响大鼠的正常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1.
高平原训练对高原竞走运动员血象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世居高原的10名男女竟走运动员在26天高原不同海拔高度交替训练,以及20天平原训练期间血象值的测定和对比研究,探讨了高原运动员高平原训练期间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驾驶员安全舒适度评价指标(驾驶负荷)在高原公路弯坡路段的变化特征,利用生物反馈仪等相关设备,在海拔大于3 000~5 000 m的高原公路选取符合标准的弯坡路段62段进行行车试验。定量分析了驾驶负荷与海拔、高原公路弯坡路段线形组合值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且建立了相关模型。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高原公路弯坡路段行车过程中,驾驶负荷受到海拔与弯坡路段线形组合值的双重影响;驾驶负荷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上下行过程中,驾驶负荷随着弯坡路段线形组合值的增大而增大;在海拔与弯坡路段线形组合值的共同作用下,驾驶负荷变化更加明显,海拔越高、弯坡线形组合值越大,驾驶负荷越大。  相似文献   

13.
高原鼠兔和血液生化正常值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驯化的高原鼠兔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并与实验家兔,大鼠和人的相应指标作了比较。高原鼠兔的血清白蛋白的百分含量高于人,大鼠及实验家兔;血清胆固醇明显低于人、大鼠及实验家兔。可为应用该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鼠兔 (Ochotonacurzoniae)是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主要的草原害鼠之一 ,也是青藏高原的优势鼠种 ,它不仅对草原的破坏严重 ,给草地畜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是某些自然疫源疾病的宿主动物。更重要的是导致草场的退化 ,引起土壤沙化 ,水、土、肥流失严重 ,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 ,因此对高原鼠兔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分类、生理学、生态学、行为学及种群动态和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危害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动物学家的广泛关注。作者较全面地查阅了有关高原鼠免研究的最新文献 ,现将有关高原鼠兔研究的情况及最新…  相似文献   

15.
花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用显微镜计数法、血色素计法、GOD-PAP 法对花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糖四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是血红蛋白:12.80g/100ml_血液;红细胞:628×10~4个/mm~3;白细胞:6657个/mm~3;血糖:150.48mg/100ml.  相似文献   

16.
低氧对小哺乳动物心肌组织中的LDH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进行了平原引入高原的子低性成年Wistar大鼠,成体高原土著动物--高原鼠兔(O.curzoniae),和成体根田鼠(M.oeconomus)在模拟不同海拔代氧和时间下心肌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无论在海拔5000米或8000米以及模拟低氧1天至25天时,三种动物心肌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具有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低,干燥等特点.其幅原辽阔,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自然条件而形成了许多特有的自然动物群,可开发的野生实验动物资源有免形目中高原鼠兔,柴达木灰尾免;啮齿目中的喜马拉雅旱獭,三趾跳鼠,中华酚鼠;食肉目中的藏英等,都是理想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对家其中高原鼠兔和喜马拉雅旱獭作为新发掘的实验动物已引起国内外关注。我省科研工作者自八十年代就对野生高原鼠兔,喜玛拉雅旱獭进行饲养,驯化、繁殖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近年来对藏英这一中国…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高原公路驾驶员颈部疲劳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高原公路驾驶员颈部疲劳状况,寻求减轻驾驶员疲劳途径。选取新疆帕米尔高原典型路段进行实驾试验,通过生物反馈仪获取受测驾驶员颈部肌电数据,利用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选取积分肌电值(IEMG)与中值频率(MF)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高原公路驾驶员颈部肌肉IEMG与MF在连续驾驶时间、海拔作用下的疲劳特性。研究表明:连续驾驶时间、海拔是影响驾驶员IEMG、MF的主要因素。随着驾驶时间增长与海拔逐渐升高,驾驶员IEMG有上升趋势,而MF有下降趋势,表明高原公路驾驶员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路段长时间连续驾驶车辆导致颈部疲劳感增加。通过对比不同行车经历驾驶员,发现经常出入高原公路驾驶员的颈部疲劳度与自我缓解能力要优于首次进入高原公路行驶车辆的驾驶员。  相似文献   

19.
藏木香属菊科旋覆花属的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富含植物多糖,以根入药.实验通过超声提取法提取藏木香中的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显示,甘南高原藏木香中多糖的含量为0.435 1g/kg,高海拔地区藏木香多糖含量高于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20.
陈耕  韩佐生  杨新平  韩晓东  王琳 《甘肃科技》2010,26(16):75-77,62
甘肃是黄河上游的内陆省份,省内海拔一般在800~3000m,居民也多生活于这一海拔高度,属典型的亚高原人群。兰州-榆中地区海拔梯度差显著,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中长跑、自行车等项目"低住高练,高住低练"天赐理想场所。旨在重点介绍兰州-榆中高原训练网络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其进行高原训练方面的优势,同时简要介绍甘肃近年来开展高原训练实践研究的经验和体会,使上述优势和特点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