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北京时间2018年5月5日晚20:05(7:05 EDT),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器搭乘"宇宙神"V-401型火箭从位于加州中部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目前探测器正在飞往火星的旅途中,并计划在2018年11月26日着陆在火星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in)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先后于1996年2月发射了观察近地小行星的“幽会”号探测器;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着陆了考察火星的“探路者”号飞行器;1998年1月发射探测月球的“月球探测者”飞行器;并将于2004年发射为收集Wild-2彗星上灰尘的“星尘”探测器。继已选定的4个宇宙探测器之后,美国宇航新探测飞行计划将由收集太阳风采样和飞经3颗近地彗星两项 任务组成,并分别命名为“成因”和“彗核旅行”。  相似文献   

4.
正"朱诺"号探测器即将面对强烈的辐射、极强的磁场,还有可能与陨石相撞离开地球五年并飞行18亿英里之后,2016年7月4日,"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到达了目的地。但现在,它将面临极为恶劣的环境。当"朱诺,欢迎来到木星!"的声音响起时,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已在太空遨游了五年之久,在飞行了  相似文献   

5.
《科学24小时》2012,(11):3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近日宣布,计划在2016年发射名为"洞察号"的火星探测器,探索火星内核状况。根据计划,"洞察号"将耗时6个月抵达火星,然后用一整个火星年,即大约680天时间收集目标数据。与"好奇号"精心装备不同,"洞察号"仪器相对简单。据路透社报道,"洞察号"将使用太阳能电池,并配备一个  相似文献   

6.
数字     
12年由英国科学家研制的小猎犬2号火星探测器是欧洲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它于2003年12月25日在火星登陆,但随后就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联系。12年来,小猎犬2号究竟发生了什么,始终是个谜。2015年1月16日,科学家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高清图像终于找到了失踪12年的小猎犬2号。  相似文献   

7.
动态点击     
美国拟于2016年发射探测器测查火星内核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近日宣布,计划在2016年发射名为"洞察号"的火星探测器,探索火星内核状况。 根据计划,"洞察号"将耗时6个月抵达火星,然后用一整个火星年,即大约680天时间收集目标数据。与"好奇号"精心装备不同,"洞察号"仪器相对简单。据路透社报道,"洞察号"将使用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8.
青云 《科学之友》2004,(8):26-28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卡西尼”号飞船(以下简称“卡西尼号”)在经过近7年的太空旅行后,于2004年7月1日成功飞入土星轨道,成为进入土星轨道的第一艘人造探测器。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7月,人类航天的宏伟史诗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章。就在十来天的时间里,有三个国家的火星探测器相继启程前往这颗红色行星:阿联酋于7月20日发射"希望"号,中国于7月23日发射"天问一号",美国于7月30日发射"毅力"号。本期专稿《奔火:三国探测器同台竞技》对此的介绍要言不烦。中国"探火"启幕,"绕、落、巡"一步到位的决策尤令世人瞩目。天问一号轨道器将环绕火星运行,作为火星的人造卫星在空间执行探测任务;它施放的着陆器将降落到火星表面,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固定工作平台;自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7日凌晨4时,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的"洞察号"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成功。在此之前,"洞察号"已经在太空飞行了半年多,行程超过4.84亿千米。自从登陆火星以来,"洞察号"就不紧不慢地逐步开展工作。它首先展开直径2米的2个太阳能电池板,然后给自己来了个自拍。随后,科学家远程遥控"洞察号"上的机械臂把探测火星震动的"火震仪"抓起来放在火星表面,用来测定火星的震动。  相似文献   

11.
探索未知     
2004年1月4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登陆,1月6日向地球发回第一张高清晰度的火星彩色图片。探索未知  相似文献   

12.
正5枚探测器将在2016年飞向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然而,美国宇航局(NASA)在确定没有足够时间修复和全面测试探测器上的地震仪的真空密封后,宣布取消原定于2016年3月的"洞察"号(In Sight)发射。火星探测任务的下一个有利的发射窗口期将在2018年。当"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器(twin Viking landers)于1976年登陆火星时,每个登陆器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这位机器人探测器将联合好奇号探测器共同探索火星,并有望盼来由中国、欧洲和俄罗斯建造的轮式探测器同伴。美国宇航局(NASA)下一台前往火星的探测器已经被命名为毅力号(Perseverance)。此前,该探测器一直被称为火星2020。自2019年夏天开始,NASA发起了"探测器命名"的征文比赛,毅力号是此次比赛中胜出的称号。从幼儿  相似文献   

14.
《科学24小时》2013,(Z1):27
<正>日前,研究人员在分析火星轨道勘察探测器于2007年拍摄的图像时,发现了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的残骸。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还拍摄到了该探测器的减速伞和隔热屏蔽装置。"火星3号"探测器于1971年发射,同年12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但是马上与地球失去了联系。虽然  相似文献   

15.
天问·火星     
正在经历了漫长的飞行后,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按照预定计划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天问一号"负责执行的任务充满艰辛和挑战,它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经"祝融号"火星车(由"天问一号"搭载)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当时,远在3.2亿千米外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指挥大厅顿时掌声雷动,大厅中的一名女调度员激动之余仍不忘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地播报着:"根据遥测判断,着陆巡视器转入无控模式。"  相似文献   

16.
’97,访火星     
别睡了,火星!地球使者来了。于1996年12月4日发射升空的"探路者号"飞船,以1.7万公里的时速在太空中飞行了4.97亿公里,历时7个月后,终于在1997年7月4日下午1时零7分成功地着陆火星"战神谷",这是美国自1975年向火星发射两艘"海盗"飞船以来在火星表面降落的第一个探测器,这项耗资2.66亿美元的火星探测工程是"一个宇宙探测新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前沿     
正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火星距离地球逾3亿千米的神秘红色星球火星第一次迎来了中国的访客。中国国家航天局2021年5月15日宣布,天问一号探测器于5月15日7时18分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相似文献   

18.
正十几年前,当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唤醒"勇气号"火星探测器,转而研制"好奇号"时,我们就应该已经意识到了——火星探测车的昂贵造价,与它的表现不能划上等号。那么,火星探测器是否只有机器人车这一种呢?回顾"机遇号"、"勇气号"和"好奇号"三辆火星探测车先后成功登陆火星的表现,虽说它们都传回了大量火星图片与物质成分数据,使人类对火星表面有了直观的了解,但遗憾的是,三辆火星车在凹凸不平、沙砾遍布的着陆点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由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三个部分组成,总质量约5吨。本次探测任务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也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本文将带大家一起认识中国的火星探测之旅。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全球启动了三项非载人航天任务,均发射前往火星。这三项任务分别是:中国的天问一号、美国宇航局(NASA)的毅力号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希望号。中国和美国的航天任务都设计了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将寻找火星上当前或过去的生命迹象。此外,NASA还计划发射"欧罗巴快艇"(Europa Clipper)探测器去勘探木卫二,发射"蜻蜓"(Dragonfly)机器人探测器去勘探土卫六。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中的这两颗卫星也有望找到生命,正如土星冰封的卫星——土卫二,其冰下的海洋中可能存在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