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潮》2004,(5)
江西庐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总占地面积50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及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具有极高的美学及科学价值。庐山还孕育和诞生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1931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首次发现庐山及其附近存在着大量冰川沉积物及冰川遗迹地貌,并于1933年发表了《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的论文。这是中国大陆东部首次发现的第四纪冰川。受第四纪冰川活动影响,庐山全山出现了许多冰斗、冰窖、U型谷、冰阶、冰刃脊和角峰等地貌景观。由于处在华南扬子地块北端…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秭归庙河一带的冰斗、漂砾、冰川谷及冰水阶地等冰川遗迹,该古冰川的发现有利证实中纬度地区中低山第四纪时冰川运动的存在.为了探讨该地第四纪经冰川作用,从影响冰川形成的机制(降水、温度和雪线高度)出发,通过与庐山地区的气候特征对比,来进一步阐明秭归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基于庙河阶地中钙结岩中δ^18O的分析,恢复了该地第四纪冰期时的古气温和降雨量,第四纪冰期时温度和降水分别为一3.1~+3.2℃和776~1155mm,这种气候背景条件有利于低山冰川作用的形成,总结出庙河第四纪时的冰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配合第四纪冰川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需要,我校地质地理系冰川冻土研究室与电教科共同摄制的彩色科教录象片——《庐山真面目——庐山有第四纪冰川吗?》已于最近完成。 对庐山有无第四纪冰川的问题争论已久。此片根据我校教师和有关科研人员在庐山地区科学考察的发现和取得的成果,将庐山的有关地貌现象与现代冰川区确定无疑的冰  相似文献   

4.
蜿蜒在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中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东南山区的最高山峰.这里第四纪时发生过冰川吗?这是地学上十分敏感的问题,许多年来一直吸引着我们.李四光教授对庐山冰川的问题曾作了非常详细的考证,许多人也深信不疑.但是,持相反意见的却也仍有人在.武夷山第四纪  相似文献   

5.
第四纪全世界大冰期时代,中国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问题,在三十年代争论甚激.有些学者如巴博尔等认为中国东部不存在第四纪古冰川.1931年李四光教授带领学生在江西庐山进行实地考察,获得许多第四纪冰川的证据,1937年完成《冰期之庐山》一文,公诸于世,受到中外许多学者的承认和应用.学者威斯曼、柯萨尔斯基等一致肯定庐山冰川遗迹是存在的.近年来,有的学者认为李四光教授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学说立论依据不足,在成因上应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以来,天目山是否存在过冰川,笔者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进行了室内孢粉分析。门口剖面红色亚粘土砾石层以Quercus—Castanea—Rhus一legumino-sae为主的孢粉组合,为温暖的阔叶落叶林带。“之江层”的紫红色一黄灰色砂砾层岩则为Pinus—Quercus—Juglans—leguminofae为主的孢粉组合,反映温暖的针阔叶林。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2004,(10):54-54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的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旁,面临永定河,背靠翠微山,冰川擦痕清晰,集中而大片,保存十分完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的一座建在第四纪冰川遗迹旁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西天目山土壤线虫区系与生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5月由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开始了“亚热带森林土壤动物区系及其在森林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研究工作,开选定浙江西天目山作为研究点之一。本工作在西天目山选定5个采样区。经鉴定,西天目山土壤线虫可分5目23属40种,其中有13种仅鉴定到属,并认为,土壤线虫数量的变化,主要与海拔高度、温度、土壤pH值、降水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历史是一个漫长的百家争鸣的历史.李四光教授生前曾致力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其成果后来集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科学出版社)与《李四光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之中.他与当时一些中外反对派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论,也得到一些中外学者的赞同.基本上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建国后又一再时起时伏引起了不少人争鸣.最近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迭出,很有再一次论述其分布与冰川类型的必要,如极大陆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极海洋型冰川、亚海洋型冰川等等.  相似文献   

10.
论庐山第四纪冰期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四纪冰川作用是近三百万年以来,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许多自然现象都与第四纪冰川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生产实践及第四纪地层的研究的需要,第四纪冰川作用和冰期问题,日益引起了有关单位的重视。庐山是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所创立的我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场所,也是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典型地区。以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依据,深入研究庐山的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对于解决我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问题,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前人调查基础上,结合我们多次的调查工作,对庐山地区的第四纪冰期的划分,进一步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希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徐芳与钱谦益二人主要在1661年来往频繁,徐芳前往胎仙阁拜访钱谦益,写《与钱牧斋宗伯》一信请求钱谦益为《藏山稿》和《永思录》作序跋。徐芳收到《戏题徐仲光藏山稿后》《书南城徐府君行实后》这两篇序跋后,回以《答钱牧斋宗伯》一信致谢。临别之际,钱谦益为其著作《天目游》作《赠愚山子序》,徐芳亦作《寿钱牧斋宗伯序》赠别。钱谦益逝世后,徐芳惊闻钱家变故,作《柳夫人小传》,书写了钱谦益与柳如是之间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12.
文章着重介绍了贺兰山第四纪古冰川研究课题设计的学术思想、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吴悦同志写了《〈“行李”词义的商榷〉一点质疑》(见《江苏师院学报》1981年第二期,下简称《质疑》),对我们《“行李”词义的商榷》一文(见《中国语文》1980年第三期,下简称《商榷》)提出意见。他的文章中心思想,是否定唐代“行李”一词具有“行装”的意思。因此,我们愿意再谈谈唐、宋时期“行李”词义的变化,向同志们请教,兼作答复。 (一)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国家强大,工农业生产发展,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科学发达。“行李”的词义,和其他语同一样,在这时发生了丰富多采的变化。斯大林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说:“语言,主要是它的词汇,是处在差不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大专院校文科必修学科教材,我们曾先后两次在1990年、1992年咸宁师专学报提出过一些商榷性意见。由于我们认为《概论》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较多,故再次提出一些商榷性意见,也发表在咸宁师专学报上。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概论》(英国语言学家罗.亨.罗宾斯著)中说道:“……语言学在较严格的意义上是一门科学……语言学处理材料的方法和它的论述,受科学的三原则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论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庐山现已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依据,论述了庐山的地质基础与地貌基本特征(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一致性、谷宽岭狭平行排列、里平外陡相差悬殊),庐山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庐山第四纪冰川作用所造成的表皮构造,与庐山成冰条件的分析等问题。文中强调指出,庐山第四纪冰川应为海洋型冰川,当时降雪量丰富,积累与消融均强烈,冰川可塑性大,运动速度快,冰川作用能大,所以即使庐山面积不大,也形成了巨大的U谷(如王家坡、七里冲、大校场)与大量冰碛物。尤其是最近在羊角岭冰碛物下,发现寒武系页岩被冰川挤压所造成的岩层弯曲的表皮构造,提供了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重要新资料,是庐山第四纪冰川作用的铁证。  相似文献   

16.
发现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何元庆、沈永平在甘肃省迭部县境内扎尕那地区发现大量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冰期形成大约始于200万~300万年前.结束于1万~2万年前.波及范围十分广泛,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玉龙山第四纪冰川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摘要地描述了玉龙山第四纪冰川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如冰斗、刃脊、角峰、槽谷等冰蚀地貌和侧碛堤、终碛堤、冰碛丘陵等冰碛地貌;较详细地论述了玉龙山冰川沉积物的组构、粒度和石英砂粒表面的形态特征等,最后对冰期作了划分。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六年夏,李四光教授在黄山发现第四纪冰川擦痕,并认为这是个确据,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视和争论,给地学界留下一个难解之题。 一九八二年春作者对黄山第四纪冰川擦痕问题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并从地质环境构造,地貌、岩性,岩石风化速度及现代冰川发育理论,运移条件等进行分析对比,认为李四光发现的“擦痕”不是冰川擦痕,而是花岗岩体中的流线,及长石矿物定向排列,经过长期选择性风化,剥蚀而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庐山地区混杂堆积物砾向计算初步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布在庐山地区的一套混杂堆积物的成因,是我国东部是否存在过第四纪冰川争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持肯定态度者,将其称为冰川泥砾,而否定论者,却用非冰川成因去解释。 兰州大学冰川冻土研究室,近年致力于东部古环境研究,对于庐山地区这套沉积物的砾石产状,进行过量测和分析。我们拟对这些数据,作进一步统计计算。用统计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吕洪波教授经过2年多的研究和实地考察,在山东境内花岗岩山区发现大量冰川遗迹,明确指出中国东部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大陆冰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