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29种,隶14属、8科、2目.可划分成东部静水缓流群落、东部激流群落、西部静水缓流群落、西部激流群落、高山溪流群落5种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以东部静水缓流群落最为丰富,西部激流群落和高山溪流群落比较贫乏;中国林蛙和中华蟾蜍出现于各群落类型,为广布种.锄足蟾科的种类大都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  相似文献   

2.
采用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33~35期蝌蚪暴露于加Cu2+的自来水中,研究了Cu2+对东北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18~24℃条件下,Cu2+对东北林蛙蝌蚪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89、0.118、0.058和0.027 mg/L;Cu2+对东北林蛙蝌蚪安全浓度为0.022 mg/L.说明Cu2+对东北林蛙蝌蚪具有毒性作用,为农业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两栖动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两种林蛙的分布及保护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林蛙资源的调查,确定了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和黑龙江林蛙(Ranaamurensis)在黑龙江省的分布范围和栖息生境,同时对黑龙江省林蛙资源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种群管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北产中国林蛙—哈士蟆的染色体组型及C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28个个体的C带带型。结果表明:哈土蟆全部柒色体的中间带和端带较发达,而着丝点C带不明显,其C带特征表明哈士蟆是蛙属中较特化的类型。与黑龙江林蛙相比,它们的C带特征很相似,在异柒色质分布方面说明了两者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1、对岳麓山地区的无尾目动物,在1962年3月—1963年3月作了周年调查,共采得无尾目动物四科九种,其中优势种是:蟾蜍、泽蛙和青蛙。普通种是:金线蛙、日本林蛀、沼蛙和饰纹姬蛀。稀有种是:大树蛙和虎纹蛙。 2、岳麓山地区两栖动物的食物绝大多数是动物,其中又以昆虫为最多,包括许多著名的农林害虫:如螟虫、叶蝉和飞虱、蝼蛄、椿象、天牛、金龟子和斜纹夜蛾的幼虫等。本文计算了它们的有益系数,对食物尽可能地详细鉴定、列举了数量及捕食频次。 3、记录了本地区几种两栖动物的产卵期、蝌蚪期,观察到它们对产卵场的要求。 4、本文讨论了①两栖动物数量统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②有益系数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结合考虑食物种类以及出现频次。③保护两栖动物首先是教育人及保护卵及蝌蚪,因为人们的活动对两栖动物数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牛蛙、黑斑蛙和虎纹蛙的染色体组型及其晶体、脑、心脏和肌肉四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蛙的染色数目(2N)均为26,它们的染色体组型是:牛蛙为11m 2sm,黑斑蛙为9m 4sm,虎纹蛙为9m 4sm。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牛蛙和黑斑蛙的晶体、脑和心脏三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带谱较为相似,但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肌肉的酶谱相差更大。虎纹蛙与牛蛙和黑斑蛙相应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带谱都显著不同。说明三种蛙存在着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和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铅对花背蟾蜍受精卵出膜及蝌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人工配制不同浓度铅(Pb2+)(分别为0,0.7,1.4,14,70mg·L-1)培养液,研究铅对花背蟾蜍(BuforaddeiStrauch)受精卵出膜及蝌蚪生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铅对花背蟾蜍受精卵出膜时间影响不大(P>0.05),出膜率与Pb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的蝌蚪死亡率和畸形率大大增加,其中肌肉感应期对Pb2+最为敏感,因畸形而导致蝌蚪运动能力丧失、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进食少也是蝌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铅对蝌蚪生长(测量指标包括体重、尾宽、尾长、体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一、自然概况 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47°20′,东经123°59′,齐齐哈尔东南郊乌裕尔河下游的湖沼芦苇地带,四周与黑龙江省嫩江地区的富裕县、林甸县、杜尔伯特自治县相邻,总面积为四万二千公顷。其中齐市部分为四万多公顷,海拔高度为143m左右,全年平均气温3.2度,降雨量428.5毫米。 乌裕尔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侧,经长途跋涉流经到这里冲击作用显著加强,河道十分弯曲,正常年景河水通过滨洲线水闸以无尾状态漫延于泰康草原中。在雨水大年份河水漫溢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东北鼢鼠 (MyospalaxpsilurusnegansWang)标本 0 3779号 ,发现分布于大兴安岭以西 ,内蒙呼伦贝尔盟扎罗木得、白音查岗的东北鼢鼠与分布于大兴安岭以东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华安地区、泰来县东方红农场等地的东北鼢鼠存在显著的差异 ,可以初步认为西部的东北鼢鼠是 1个新亚种———蒙新亚种 ,该亚种体较长 ,体质量较大 ,尾长较短 (为体长的 1 /6) .上颌第 1臼齿内侧有 2个深凹刻 ,毛色较浅 ,掘洞能力强 ,形成的土丘形状、方式、生境不同  相似文献   

10.
白尾鹞Circus aeruginosus Linneas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为夏候马,每年4~8月为繁殖期。在保护区内是分布数量较多的猛禽,它们对保护区的繁殖鸟类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入了解在本地区繁殖及生态习性,数量分布及其益害,我们于1982年4月—7月中旬对其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22个个体的C带带型。结果表明:无斑雨蛙全部染色体着丝点部位均出现深染C带,中间带和端带则很少。其C带部位的特征体现出雨蛙属(Hyla)与蛙属(Rana)有明显的区别,而与蟾蜍属(Bufo)相似。  相似文献   

12.
本书的主要编著者为英国斯旺西威尔士大学的R·C·V.马卡里奥教授,于1996年由(英国)迈克尔·法拉弟出版社出版.本书经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授权翻译出版,该书系河海大学常州分校桑晓峰副教授翻译、杨学泉副研究馆员审校,河海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7月独家翻译出版,全书共29.2万字.  相似文献   

13.
对东北三大硬阔(胡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和黑龙江等几个代表性样点的叶片长和叶片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在天津地区的叶片长最长,叶片宽最宽.水曲柳和黄菠萝在纬度较高的黑龙江地区叶片长最长,叶片宽最宽.东北三大硬阔和城市距离较近,易受城市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形因子是影响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2019年7月MODIS MODl3Q1数据提取了秦岭牛背梁植被指数,研究牛背梁植被指数(NDVI)在高程、坡度、坡向、地形平面曲率4个地形因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NDVI在海拔1 156~1 820 m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在1 820~2 053 m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在2 053~2 294 m达到峰值,后又随高程增加而减小;(2)NDVI在坡度0°~35°随坡度升高而增大,在35°~40°随坡度升高而减小,在40°~45°达到最大值,当坡度大于45°时随坡度增大而减小;(3)受太阳辐射影响,植被在0°~22.5°(北)、22.5°~67.5°(东北)坡向长势较好,其他坡向长势一般;(4)NDVI值在平面曲率为157.5°~202.5°(南)时达到最大值,在67.5°~112.5°(东)时达到最小值。研究结果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BrdU—Hoechst—Giemsa技术,在活体条件下掺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以便使复制带研究的方法更简化,更容易做。同时,分析了黑龙江林蛙染色体的复制带型。结果表明:不同个体在同一复制时期,相应染色体的带型是恒定的;同源染色体间有完全相似的带型;在二倍体(2n-26)染色体组上可见到约500条带。  相似文献   

16.
基于黑龙江省2004~2008年的干旱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采用信息扩散理论分析了黑龙江省各市(县)因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研究认为:①黑龙江省因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风险中的重度风险损失、较重损失风险集中在西部的齐齐哈尔、大庆地区,以及佳木斯地区的中部和南部县市;中度损失分布在黑河、牡丹江、鹤岗地区;轻度损失风险则分布在大兴安岭、伊春、鸡西、双鸭山地区.②黑龙江省54.4%市(县)干旱直接经济损失风险为四年一遇,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齐齐哈尔和大庆地区;全省有47.4%、38.2%市(县)干旱直接经济损失风险分别为两年一遇和四年三遇,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齐齐哈尔地区及东部的佳木斯地区;损失风险为二十年一遇的市(县)仅占全省的17.1%,零散分布在同江、绥滨、友谊、宝清等13个市(县),损失风险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avidin-biotin-pemxidase complex)法,对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小肠内含有的5-HT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研究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十二指肠5-HT的分布密度最大;空肠次之,回肠最低,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形态各异,主要有雄体形,梭形和椭圆形,分布于上皮细胞之间或基部.锥体形的细胞常有一个长突起伸入到固有膜或肠腔,行使内或外分泌功能;梭形的细胞有两个细长突起,一个细长突起指向固有膜,另一个细长突起指向肠腔,表明这种细胞可能具有内、外分泌双重功能.同时对其分布型的原因、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7年4~9月在带岭及齐齐哈尔地区捕获的棕背平鼠、沼泽田鼠及东北鼢鼠的数量,依胴体重及繁殖率,划分为幼鼠、亚成体、成体Ⅰ、成体Ⅱ及老体5个年龄组。幼鼠不参与繁殖,亚成体与老体繁殖率分别为18%与2.6%,成体繁殖率为76~77%。性比有季节性变化,为鼠情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花背蟾蜍的表皮为材料制成石蜡切片,运用Con A-FITC组化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表皮发生过程中Con A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胚胎期由两层细胞组成的表皮向鳞状上皮发育过程中,Con A受体逐渐减少,基膜中的Con A受体逐渐增多,真皮中的Con A受体变化较大。这些变化与皮肤发生过程中细胞的分化及适应陆生生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采自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的桥弯藻科植物2属38种20变种2变型,共计60个分类单位,即桥弯藻属(Cymbella)34种18变种1变型,双眉藻属(Amphora)4种2变种1变型。在这些分类单位中,中国新纪录4种10变种,东北新纪录8种4变种1变型。本文对某些种类的鏊剐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某些个体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桥弯藻科植物在东北地区的生态分布特点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