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牛科(Bovidae)中3种动物的染色体组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我国牛科中3种动物(即羚牛、绵羊、黄牛)的染色体组型,从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上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并讨论这3种动物彼此之间的进化亲缘关系和进行杂交育种的可能性,为畜牧育种培养新类型提供细胞遗传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连石槽岩滩附植小型动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定量分析从大连石槽岩礁潮间带共采得14种海藻和25个附植小型动物样品。指出海洋线虫和底栖桡足类是永久性小型动物中占优势的类群,平均相对丰度分别占41%和28.3%。共鉴定出46种海洋线虫。沉积食性的锐棘线虫(Theristus acer)的优势和普遍分布,指出本研究海域的隐蔽性,海藻上沉积了较多的有机碎屑和沉积物。将附植小型动物的数量与其他海域进行比较,并讨论了附植小型与附植大型动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家猫(Feliscatusdomestics)是一种毛皮动物、观赏动物和实验动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1986年以来,我们实验室一直从事家猫繁殖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建立了猫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技术〔1〕、发情周期检测和妊娠诊断方法〔2,3〕,电...  相似文献   

4.
根据内蒙古1983~1992年对全区四型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用Shannon-Wiener提出的多样性公式和Pielon提出的均匀度公式计算各疫源地啮齿动物,被检出鼠疫菌动物及血凝阳性动物的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同时对3种类型动物的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进行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各疫源地每一类型动物的多样性受种数和均匀度两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选昆明小鼠2~3d龄乳鼠和15~17d龄幼鼠,将其各随机分成若干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做比较试验,选择用于新药筛选和新药疗效体内试验的最佳实验动物。地址:吉林市北京路一号邮编:132001用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的133份脓汁标本中,分离鉴定的主要致病菌选出五种。即: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黑素杆菌和厌氧消化链球菌。经需氧(24h)和厌氧(48h)培养后,制成10亿/ml菌液,经臀部皮下注射感染动物。经10~48h观察记录,待局部出现病变后,用复方耳宁栓各类有效药物的不同组合,在病灶四周进行多点封闭注射。经5~20h,随时观察并记录病变开始消失至全部消失的时间。计算每组各鼠时间的平均值。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日龄鼠做比较试验,幼鼠为首选实验动物,因为1.幼鼠体型较乳鼠大便于多点封闭注射和结果观察;2.易于饲养管理,因不哺乳,不需与母鼠共同饲养,可避免因处理不当试验鼠被母鼠咬死、咬伤,而影响试验结果和统计学处理;3.对所注各种致病菌,均未出现严重感染而导致死亡的现象。综上所述,小鼠幼鼠是最佳的新药筛选和新药疗效体内试验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蝗虫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从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蝗虫34种,隶属5科14亚科25属,有1亚科3属5种为福建省新纪录,并有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广西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赖廷和  何斌源 《广西科学》1998,5(3):166-172
分析了广西沿海3个市的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特征。到目前调查为止,广西红树林区共记录有底栖动物262种。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的红树林区各有底栖动物种类分别为228种、64种和102种,三地种类差异很大。并对底栖动物的主要生活型和食性作了分析。附广西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名录。  相似文献   

8.
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游泳动物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大拦网(拦截水体约10hm2)分季节研究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的游泳动物。结果表明:4种软体动物、3种甲壳动物、42种鱼类随潮水进入红树林缘滩涂。这些种大多是近海浅水种类。在49种游泳动物中,最常见且数量大的有中华小公鱼、大眼青鳞鱼、印尼小公鱼、双边鱼、边鱼箴、黑斑、圆颌针鱼、勒氏银汉鱼和长毛对虾。鱼获的尾数和鲜重都是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平均为75466尾/网和39.38千克/网。体长小于10cm的游泳动物的尾数和鲜重,平均分别占鱼获尾数的93.92%和鱼获鲜重的70.83%。以尾数和出现季节频度来衡量它们跟红树林生境的关系程度,可将49个种大体上分成3类:关系程度较高的有9种,一般的有20种,较低的有20种。这些结果表明,红树林缘滩涂主要是近海浅水小型游泳动物或鱼苗的活动场所。跟热带红树林区相比,广西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鱼类群落的多样性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SDS线性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和比较了鱼类、两栖类,乌类及哺乳类共8种动物的角膜中蛋白质组分及数目的异同。结果表明:这些动物角膜中所含蛋白质组分约为:鱼17种,蟾蜍28种,鸡34种,小鼠32种,家兔35种,羊34种,牛36种,猪35种。若根据两种动物角膜中不同的蛋白质组分数与两种动物角膜中蛋白质组分总数之比为蛋白质组分差异距离的定义。则牛和羊的蛋白质组分差异距离最近,小鼠和家兔的次  相似文献   

10.
以STO-3G和3-21G基组使用从头计算方法对3-甲基-3-戊烯-2-酮的9种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比较了不同构型的稳定性,并讨论了内旋转势垒。计算结果表明:1.有3种可能的比较稳定的构象,2.(trans,s-trans)和(trans,s-cis)两者可能同时存在,并相互转化。3.理论计算的振动频率与实验测量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1.
嫩江底栖动物与水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生态学评价方法对“八五”期间嫩江齐齐哈尔江段底栖动物进行了评价,并与理化评价结果做了对比,同时分析了有关理化因子对生物评价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酵母微量元素测定中样品消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研究了酵母和奶粉样品的四种消化方法,在HNO3-H2SO4,HNO3-HClO4和HNO3-H2O2三种凯氏瓶法中,HNO3-H2O2法较好,而在HNO3-H2O2的凯氏瓶和微波炉PTFE高压密封罐消化法中,微波炉消化法的速度快、简便、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北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收藏的标本比较研究,发现了属于陕西省分布新记录的被子植物32种、1亚种、3变种及3新变种、1新组合,并对其名称和分布情况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14.
剖检厦门,龙海和福州三地区淡,海水鱼类25种970尾,其中7种164尾有绦虫感染,感染率16.90%,经鉴定有11种绦虫,隶于5目6科9属,含1新种,寄生在鲤鱼肠道中定为厦门曾氏绦虫,并对其描述,有3个未定种,虫体标本保存在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15.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2-33
虎是一种大型的食肉动物,号称为“百兽之王”,是勇猛、威武和残暴的象征,在辽阔的海洋里,有的动物在捕食时好像饿虎一样凶恶,有些动物身上的图案与老虎身上的颜色比较接近,人们在给这些动物命名时,习惯上都加一个“虎”字,下面介绍几种名称中带有“虎”字的海洋动物,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否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交联膜对Sc^3+的电渗析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两种离子交换膜-壳聚糖交联膜I和壳聚糖交联膜II,研究了这两种离子交联膜对Sc^3+的电渗析作用,考查了槽电压,溶液酸度和溶液浓度对电渗析的影响,同时对两种壳聚糖交联膜对Sc^3+的电渗析作用进行了比较,得出壳聚糖交联膜II对Sc^3+的电渗析效果优于壳聚糖交联膜I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安徽峄山草场大型土壤动物生态分布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年3月-8月,作者对0安徽省峄山草场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高校,共获土壤动物1425个,隶属于3门,7纲,16目,27类,其中蚯蚓类,鞘翅目为优势类群。通过5个样地的分析对比得出:不同生境草场大型土壤动物的种类,个体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微地貌,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土壤动物群落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反映了峄土草场大型土壤运行生态地理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东北高寒地区麦田中土壤动物进行了统计,共有13类,隶属3门,5纲,其中蜱螨类,弹尾类和线虫类占土壤动物总数的99.17%,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与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即环境因素的变化可以使土壤动物的类群结构发生改变,麦田中0 ̄15cm土壤动物的垂分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对分属高寒半干旱地带的肃南县皇城区和温带荒漠人工绿洲生境的民勤县沙站进行了动物多样性调查,分析比较的结果表明:两地区共观察和采集到动物141种,分属8纲26目94科,其中肃南县皇城区观察和采集到动物81种,分属6纲18目61科;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933和0.956,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326和1.396,民勤县治沙站观察到采集到动物87种,分属8纲23目68科;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955和0.961,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391和1.586,提出了人工保护措施是增加物种多样性的一个影响因素,对上述两地区无脊椎和脊椎动物多样性特征的比较结果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1989年在云南嵩明发现3只梅花鹿用,这是梅花鹿在云南的新记录。云南犀牛化石共12种;近两千年来云南还生活着苏门犀、印度犀及爪哇犀3种,约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消失。20世纪60~70年代,云南有赤颈鹤的分布,80年代消失。绝迹的原因主要是人的因素,大量遭猎杀;近2000年来,云南人口增加54倍,使这些动物失去了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