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接受理论把读者的文学感受和审美再创造纳入到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文学感受就是一种审美的文学感觉,它依靠想象超越了日常感觉的混沌、无聊和焦虑,也超越了认识和道德感觉的利害性。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读者的审美感受通过和诗歌语言文本的对话、填空和完形,获得对文学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诗所显示的相关物就会无限度地敞开自身的本性。  相似文献   

2.
思维,智能与属性论方法(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感觉同态,关系生成机制,定性基准变换和属性坐标分析法等基本概念,并讨论了它们在思维与智能研究中的作用,指出,感觉同态可将人类感觉记忆结构问题转化为事物属性集结构问题,基于属性整合的关系生成机制及其生坐档表示法,能为多元事物或系统的生成提供数学描述手段;定性基准变换是感知识别产生某些不确定性效应的基本根源,因知觉模式的生成等价于其识别基准的建立,固定性基准的建立及其变化过程,以及由此诱导的某些  相似文献   

3.
郄光超 《科技信息》2013,(35):116-116
和谐美学是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以和谐思维方式演变的基础,借鉴自然科学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本文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现状入手,在概述其现实状况的基础之上,结合和谐美学的思维方式探讨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得出结论:坚持和谐美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和谐美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触觉美感是一个被美学忽视的问题。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美学错误地认为触觉只是本能的官能感觉。而其宗教视之更不在话下。中国审美文化也避讳或忽略这个问题,但从其整体思维与全面体味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上看,似乎隐隐地透露出触觉美的一些信息。马克思关于整体的人和人的本质力量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工具等重要思想是我们思考触觉美感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团体操对大学生体育美学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团体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形体和运动感觉,而且对其他运动技能的掌握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浅析体育中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德平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224-225
体育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因素.体育与美学共处于人类的生活当中,相互包容,相互促进.通过对体育与审美关系的分析,指出体育是审美创作的"生活源泉"和取材领域,同时,体育也要借助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美学渗入体育,给体育运动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体育具有审美价值.审美心理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审美心理素质、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思维.  相似文献   

7.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适合对儿童进行各种感性培养的最佳时期。文章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论证了儿童美术审美与艺术感觉的关系,分析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中艺术感觉的缺失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感觉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歌唱内感"是在歌唱发声活动中歌唱心理对歌唱肌体内部运动感觉的一种感受 和反应。"歌唱内感"的培养不仅是歌唱实践中必须获得的歌唱体验,更是声乐理论研究 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先秦文学中存在着一次审美感觉重心转移:从文学发展初期以《诗经》为代表的声音描写为主的听觉审美转化为艺术相对成熟阶段以楚辞为代表的色彩描写为主的视觉审美。把握先秦文学中审美感觉的发展脉络,针对李泽厚美感产生先色后声说,提出文学审美发生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0.
美育纵横谈     
“美育”这个词是德国浪漫主义剧作家和诗人席勒(1759——1805)在其主要的美学著作《美育书简》(致丹麦亲王27封信,也译《审美教育书简》,1793——1794)里创造出来的。顾名思义,“美育”是“美学”的派生词。美学在传统上被看作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关于美和审美的理论,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16——1762)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给予“美学”(Aesthetics)这个名称。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是感受或感性认识的意思,鲍姆嘉通把它同逻辑对立起来;逻辑研究的是抽象的、推理的或理性思维,而美学研究的是具体的感性  相似文献   

11.
公共关系中蕴含了美 ,有待人们发掘。本文试图对公共关系的审美层次作一划分 ,认为公共关系审美是一个由感知—心理—精神的不断层递过程  相似文献   

12.
宫崎骏创作审美意识中较多地表现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在作品中蕴含了现代意义上“善与恶”对立的思考。文章主要对宫崎骏动漫作品中所传达的审美观及审美主题进行探讨,试图揭示“善与恶”在宫氏动漫作品中的审美内涵,以期对审美现代性及艺术美学探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是基于生态美学和当代存在论美学的必然契合,所以提出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理论观念。而且,这一理论观念研究的深入必将有助于我国美学学科对于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和人类中心主义基本原则的突破,实现由认识论到存在论以及由欧洲中心主义到中西平等对话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赵晓明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3):112-113,120
形式美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美感经验与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一种审美体验与审美思维,也是指导人们创造美感的形式规律。从设计美的规律出发,阐述了形式美在海报招贴设计、标志设计、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约瑟夫·艾迪生美学思想的独特性表现在他对审美想像的论述上:想像快感不同于感官快感和悟性快感,它可分为初级想像快感和次级想像快感,均来自视觉对象,这种对象由“伟大、新奇和美”组成。艾迪生对想像的研究比他同时代的美学家更深刻。文章还勾勒了想像这二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流变。  相似文献   

16.
生态美学与诗性智慧的现代复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虽作为一个时代课题而提出,但在逻辑上表达的却是美学研究回归自身,是诗性智慧在文明时代中真正的复活。生态美学研究在学理上的可能,主要奠基于这样两个方面:从思维方式角度讲,它根源于与理性智慧截然不同的诗性智慧;从精神—实践方式的角度讲,它根源于与人的种属尺度截然不同的审美建造尺度。就生态美学的实践意义而言,它意味着一种真正的审美建造方式,为一种全新的人自身再生产方式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篮球竞赛规则》(2 0 0 0年 )明确要求裁判员“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 ,对于参与者们正想做什么以及宣判什么对比赛是正确的 ,要有一种‘感觉’”.由此试图对裁判员如何体会、培养并完善这种“感觉”进行讨论、分析 ,并提出几点建议 .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电影课教学把电影纯粹看作教学辅助材料的理念是落后的,应该汲取现代电影美学理论的成果,从电影影像思维的角度,强调影像思维美,并进一步让人们在传播媒介的语境中,领略电影课对当代教育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绘画和戏曲,虽属不同门类的艺术,但所体现的“观物取象”的审美观照,“写意”“摹情”的艺术观,“传神”的审美追求,“意象”的形象思维,“虚实相生”的手法等民族美学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内感觉"与"外感觉"意识上是否统一,是学生在学习歌唱过程中,掌握歌唱方法的关键.本文从两方面说明"找感觉"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