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佛教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中影响很大的一部分,它的体制和风格上的独特系统在汉、唐之间逐渐形成。呗赞音乐、唱导音乐、佛曲音乐在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了宗教艺术的功能,使得佛教音乐系统显示出一种自我完足性。  相似文献   

2.
佛教音乐的传入,给华夏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佛教音乐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这近两千年的历程里,佛教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今天听到的这些佛教音乐与当初的形式有哪些不同?  相似文献   

3.
音乐审美是音乐美学最广泛的一个范畴,也是整个音乐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论及的是基于藏传佛教哲学——佛教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价值观等之上形成的佛教音乐观,并由此试图揭示藏传佛教的音乐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佛教早在汉朝时就传入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唱诵就是佛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唱诵介于佛教的赞叹与念唱之间,是寺庙中的僧人每日早晚的必修课.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寺庙主要唱诵内容之一的〈普庵咒〉,其旋律的发展手法、音乐表现形态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佛教唱诵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佛教音乐文化传入中国后,对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影响,并阐述了蒙古族佛教音乐文化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九华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经千年传承,已然成为一种特定的九华山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时影响着九华山佛教音乐的传承。九华山佛教音乐作为汉传佛教音乐的一种,被应用于各种宗教仪式中,随着时间的积淀,其对民俗文化和传统音乐开始渗透影响,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文章就九华山佛教文化形成的背景与各种音乐形式展开调查分析,试图在佛教文化的视域下探究其音乐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汉唐音乐传入大理白族地区的基本情况,论述了白族音乐与汉唐音乐、佛教道教音乐、周边国家音乐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8.
对于我国来说,佛教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是在我国却是有着广泛的、影响深远的宗教。佛教对于中国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主要就体现在生活习惯上、武术、医学、文学、雕刻、绘画、书法以及音乐等方面,特别是在封建时期,创造出一系列具有佛教思想的巨著,比如文学上的《西游记》,音乐上的《鱼山梵》,还有就是在绘画中的莫高窟壁画。该文为了简析佛教壁画之美,就以壁画中的典范莫高窟壁画为代表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9.
弘一大师的佛教艺术,虽广泛涉及书法、绘画、诗词、音乐等多种体类,但其美学品格却是统一的,即在华严学圆融思想的指导下,融通西洋与东方、人文与佛道、净土与般若、空性与实相,从而在圆成妙有的艺术形式中寄寓缘起性空的佛家义理.在此,西洋美学观念的融入并未改变弘一大师佛教艺术的中国品格,反而化归于后者,并愈加张显出后者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唐代佛教地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是李映辉博士的新作,是一项令人振奋的优秀成果.该书内容翔实,涉及面广,体系完整有条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突破了历史佛教地理研究的现状,成为系统完整研究唐代佛教地理的第一书.  相似文献   

11.
佛教寺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 ,它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根据已知的资抖 ,大体可将流行于中土的佛寺划分为以佛塔为主的和以佛殿为主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就有音乐鉴赏的传统,在西方音乐批评学的影响下,中国的音乐评论学科在改革开放尤其在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些为其学科化建构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音乐评论学科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其发展中不能离开历史学的全景纵向角度。  相似文献   

13.
音乐具有反映生活的审美特征,音乐审美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在审美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声乐教学必须重视音乐审美,有效克服当今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丽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纳西人喜文嗜乐的风俗,将纳西古乐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并使之成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从纳西大研古乐会文化均商业发展现象看,要减少演出场次,深入民间挖掘、整理、抢救更多的宝贵曲日及后备成员。守住纳西古乐的独特性,并通过交流和传播不断地加以弘扬。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的内容包含音乐性内容和非音乐性内容两个方面,教学过程中偏颇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善的教学。为此,音乐欣赏教学教师应该先掌握音乐的内容,然后才能正确地教学生欣赏和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16.
对高师声乐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平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117-118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展示了一系列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其推动着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呼唤着高师音乐专业从知识结构上调整充实。声乐课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缺乏师范特色的教学现状,从强化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多元化培养,突破唱法局限,加强艺术实践,加强民族声乐教学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地发挥声乐课培养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音乐师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几个应用,说明电脑音乐这门新兴的技术在音乐教育的课程中采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音乐理论教学变得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习者的音乐视野、活跃了学习者的音乐思维、激发起学习者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音乐学习的效率。因此,电脑音乐制作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这个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使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从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学习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高校音乐教育角度探讨如何把民族民间音乐纳入音乐学院教学体系,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融入民族音乐,以期有利于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